成都都市圈同城化加速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成都,都市圈,同城化
  • 发布时间:2024-09-21 11:00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简宏妮 编辑顾佳贇

  2024年上半年,成都都市圈158个同城化重大项目超额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8月5日,成都市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2024年上半年,成都都市圈(成都市、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931.51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成都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152.14亿元,增长4.8%;德阳、眉山、资阳分别增长8.0%、8.5%、7.6%,增长速度均跑赢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都市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为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供了重要支撑。

  2024年上半年,成都都市圈158个同城化重大项目超额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轨道交通资阳线开启空载试运行、蜂巢能源动力电池制造及西南研发基地项目一期提前竣工、“立体双环”500千伏电网进一步加强……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建立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国务院日前印发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实施现代化都市圈培育行动。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表示,中国各城市单打独斗和“一城独大”的时代已经过去,城市发展进入区域协同时代。要解决全国发展不平衡问题,首先要从解决区域内的不平衡状态做起,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来实现大中小城市的分工和协调发展。

  作为四川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引擎,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实施4年多来,成都与三市共绘蓝图、共促衔接、共抓实施,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在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创新驱动、现代产业等各方面成势见效。

  “成都都市圈的同城化效应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并且正在以更高水平服务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长期关注和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重庆工商大学讲师何增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交通一体加速

  近日,成都轨道集团发布消息,成都轨道交通资阳线进入专家评审阶段,预计2024年9月底通车。这意味着,距离四川省首条跨市域轨道交通线正式运营已指日可待。

  轨道交通资阳线全长38.7公里,设置车站7座,连接起成都地铁18号线和19号线,可实现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资阳北站火车站之间的快速通达。“相比高铁,轨交票价更低、发车频次更高,从资阳北站到成都南站,只需70多分钟。”资阳市同城化发展工作局局长刘少旅说,目前该线路正在进行空载试运行。运营后,资阳市到成都市的空间距离将大大缩短,资阳将加快融入成都“半小时经济圈”。

  “一直以来,市域铁路都是‘圈’内关注的交通大事。”四川天府新区眉山管理委员会发展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轨道交通能够快速、便捷地将都市圈串连起来,让都市圈真正意义上实现同城化发展。

  目前,连通四市的另外两条轨道交通线路也在火热建设中。

  全长59公里的成眉S5线,起于成都天府新区红莲站,终于眉山东站(位于眉山市东坡区),共设13个车站。7月8日,成眉S5线工程秦皇寺站主体结构封顶。

  市域(郊)铁路成都至德阳线(S11成德线)正在加快10个工点建设,城区4座地下站全部进入主体施工,梁场基本建设完毕。

  根据相关部门官宣的竣工、运营时间表,成都都市圈将在2027年实现“全国首个中心到副中心市域铁路全覆盖的都市圈”目标。

  不仅是轨交,高速公路也在成都都市圈加速“织网”。近日,成都经温江至邛崃高速公路扩容项目和德阳绕城南高速公路项目取得省发展改革委核准批复。业内人士评价,这两个项目对支撑服务成都都市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成都都市圈已形成“1环12射”干线铁路网络,已构建“3绕14射”高速公路骨架体系,成德眉资间共建成12条快速通道,毗邻地区共打通13条“断头路”。

  “德阳、眉山、资阳三市中心城区与成都主城区地理位置接近,随着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的持续改善,城市之间的互动更加紧密。仅以动车为例,成都都市圈日开行动车137对、日均客流达4.2万人次。成都都市圈年日均客流总量达到60万人次。交通同城化一方面提升人员、资金、信息等要素的流通速度,一方面减少流通成本,整体上显著提升了发展效益。”何增华说。

  “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网络为产业建圈强链提供基础支撑,让更多企业落户成都都市圈。”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施互通组工作人员任荣说。

  建圈强链深入

  6月18日,四川成眉同城化科创股权投资基金正式注册成立。基金由眉山市产业引导基金和成都科技创新投资集团联合出资成立,规模达10亿元,主要投向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力图形成“成都研发,眉山转化”的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格局,促进成眉两地延链补链强链。

  7月4日,德阳,国内首台自主研制15兆瓦重型燃气轮机在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正式下线。紧接着,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成都的研发中心又开启了下一步整机实验方案的讨论。方案确定后,设备将在德阳总部的实验室进行验证。利用都市圈便利条件,中国东方电气集团两年前就已着手布局在成都、德阳进行“研发+制造”的双城模式。

  在眉山,菲斯特激光显示光学屏创新产业基地前不久完成了主体竣工验收。项目负责人透露,项目布局在天府新区眉山片区,未来产品可同时辐射眉山和成都市场。

  2023年,成都都市圈四市联合发布《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设成长期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及重点产业链全景图,规划建设天府大道科创走廊、成资协同开放走廊,相向打造成德临港经济、成眉高新技术和成资临空经济三大产业带。目前,都市圈内清洁能源装备、轨道交通、航空装备等九大重点产业链产值规模已超万亿元。

  “近几年,成都都市圈一直在推进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助力都市圈产业协同。产业分布的优化有助于构建高端切入、错位发展、集群成链的现代产业体系,从而提升整个都市圈的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何增华说。

  扩圈融合探索

  成都医学城位于成都市温江区,拥有医药健康等四大百亿级产业集群。成都药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落户成都医学城,致力于生产基因疾病生物模型。近三年,该公司平均营收增幅超过70%。公司销售经理赵万博透露,这两年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来自重庆的订单增加了不少”。

  成都医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潘军介绍,当前,成都医学城正与重庆国际生物城共创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携手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这是成都与重庆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缩影。2024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列项目300个、总投资约3.6万亿元,涉及现代基础设施、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创新、巴蜀文旅、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对外开放、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

  不仅在双城经济圈内部加速协同,成都都市圈还在不断向外“扩圈”。四川省同城化办组织四市多次赴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开展成都都市圈推介,创新东中西部产业协作、开放平台对接机制,在成都都市圈积极探索建设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基地。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城镇化促进会研究部主任刘士林认为,近年来,我国都市圈建设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教育资源和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生态环境共同保护治理、打响都市圈文旅知名度等方面已经取得不少成果,但同时,眼下都市圈发展也进入到一个真正啃“硬骨头”的阶段。

  “要在一些重点领域深入推进改革,包括协同推进体制机制、构建政府间合作框架、建立统一市场、规避重复投资建设、共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等等。”刘士林认为,《行动计划》提出“培育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现代化都市圈”,“同城化”是关键,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把“金钥匙”。

  针对成都都市圈下一阶段建设,成都市发展改革委不久前“官宣”了多项“提质打造”,包括提质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提质打造跨区域产业生态圈,建强都市圈9条重点产业链;提质打造创新共同体,建设天府大道科创走廊,高水平运营成德、成眉、成资协同创新中心;提质打造便利共享公共服务圈,包括都市圈学校结对共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等等。

  “一系列同城化举措正在加速落地,这一过程中必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必须要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处理好城市间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避免资源过度集中或分配不科学等问题,在创新财税分成、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继续以改革破题,保障同城化红利的长期产出。”何增华说。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