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守护者”钱素云

  2024年4月28日,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和内科教研室名誉主任钱素云被授予“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是她继“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最美巾帼奋斗者”“中国好医生”月度人物、央视“最美医生”等荣誉称号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从医40余年,钱素云以高超医术为刃,以高尚医德为盾,在不见硝烟的战场上与病魔对峙、与死神竞速,救治了2万多名重症患儿,是将经颅多普勒超声用于儿童重症救治领域的第一人。她说:“在孩子生命最紧要的关头,去努力帮孩子一把,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

  不负重托,守护生的希望

  1962年出生的钱素云是个“医二代”,受到身为医务工作者的母亲的影响,她很早就立志要做一名白衣天使。国家恢复高考的第3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泰山医学院(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并将儿科作为毕生追求,希望能够帮助生病的孩子减轻痛苦,帮助家庭守住希望。

  大学毕业后,钱素云正式进入北京儿童医院,从事儿童重症医学工作。儿童重症医学科有别于其他儿科专业,它是危重患儿的最后一道防线,医生要展开的是一场又一场救治重症患儿的“生死时速”。每次推开儿科重症监护室这扇沉重的门,就意味着要面对生与死的较量,须臾不能耽搁,微末不可马虎,每一个决策都有千钧重量。

  这样的环境,激发了钱素云内心深处的斗志和责任感。站在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她告诉自己:孩子病情瞬息万变,生死攸关,容不得延迟或失误。唯有努力工作、不懈怠、不放弃,才能不负重托。

  钱素云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2002年,12岁的云南女孩小颖正处在人生的花季,生命却跟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她因严重肺结核、真菌感染,同时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身高1.65米的她体重只有35公斤,在当地医院治疗了半个多月,病情仍没有好转,最严重的时候,她全身上下共插了8根管子。看着女儿如此痛苦,小颖的父母心如刀绞。

  这时,一位好心人建议他们去北京儿童医院试试,说那里有全国顶尖的儿科医生和先进的医疗设备,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小颖一家立马收拾行李,千里迢迢来到这家全国知名的儿童医院。

  然而,就连见多识广的医护人员看到身形单薄的小颖,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当钱素云看到小颖那双大眼睛中写满求生欲时,说什么都不肯轻言放弃,坚定地说:“只要还有一丝救治希望,我们都要努力尝试。”

  就这样,钱素云作为主治医生,每天在病床边观察小颖的病情变化,认真记录每一个细节,还和同事一起研究小颖的影像学特征,上网查询资料,阅读文献,调整呼吸机参数……在钱素云和同事的精心治疗下,经过整整98天的坚守和付出,小颖终于奇迹般康复了。

  一年后,小颖的母亲给钱素云带来孩子的照片,一个如花似玉、笑意盈盈的姑娘映入眼帘,那双曾经充满绝望的大眼睛又重现生机。钱素云露出欣慰的笑容,感慨道:“谁能想到这是差点被死神夺走的小颖呢,挽救生命真的很有成就感!”

  “我最大的愿望,是让更多患儿带着笑脸走出重症病房。”秉着这份初心,钱素云不辞辛劳地奔波于儿童重症领域,日复一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为人称颂的“生命奇迹”:她连夜手术,使一个因严重肺炎导致呼吸衰竭的婴儿转危为安;她深入研究病情,给一位患有罕见遗传病的孩子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使孩子的病情得到显著改善……

  挺身而出,医病医身亦医心

  儿科,因其特殊性,向来被人们称为“哑科”,因为年龄关系,大部分孩子往往无法像成人那样清晰、准确地表述自己身体上的不适,这无疑给儿科医生的诊断工作增添了一层厚重的迷雾。如何既快又准地在茫茫的症状海洋中找到线索,解开疾病的谜团,成了摆在儿科医生面前的一道难关。

  面对这道难关,钱素云也没有一蹴而就的解决之道,然而她用执着和善良练就了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心态,不但医病,而且医心。用她的话说就是,每个患儿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他们寄托着父母的希望和梦想。儿科重症医生要面对的不仅是孩子错综复杂的病情,还有濒临崩溃的家长,这就需要医生加倍细心和耐心,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病情,尽最大可能对家长进行情绪疏导,在危急时刻给予他们心灵上的慰藉。

  2015年夏天,一名年仅10岁的男孩因腹痛被家人送到北京儿童医院就诊,在门诊突然出现意识障碍,面色惨白。情况十分危急,医护人员迅速将他转入儿童重症监护室。此时,男孩已经陷入深度昏迷,脑疝的迹象明显,生命岌岌可危。

  医院高度重视,组织了多次院内外会诊,希望能尽快找出病因。可家长坚决反对任何带有风险的外出检查,治疗陷入僵局。面对这样的困境,家长情绪愈发激动,认定是诊断、用药的失误,导致孩子病情恶化,他们在医院里大吵大闹,引来不少人围观。

  气氛紧张的时候,钱素云敏锐地捕捉到了关键信息。她根据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判断病因可能源自脑部,于是毅然决然地站出来,建议带孩子进行CT检查。不想,男孩父亲提出强烈质疑:“肚子痛凭什么做脑部CT?如果出了问题,谁来负责?”

  面对家长的愤怒,钱素云并没有退缩,她深深吸了一口气,冷静地与家长沟通:“我十分理解您的担忧,作为父母肯定希望孩子能够尽快康复,但现在,我们必须找出病灶的准确位置,才能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如果CT检查中出现任何问题,我愿意承担全部责任。”家长这才勉强同意了她的方案。

  同事听到这话,纷纷替钱素云捏了把汗,这次检查风险大不说,稍有不慎还有可能引发纠纷。但她拍拍同事的肩膀,微笑着说:“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找到病因,为孩子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在钱素云的陪同下,男孩进行了CT检查。检查结果显示,男孩后颅窝有巨大肿瘤并破裂出血,这才是病情恶化的真正原因。

  瞬间,一直在咆哮的家长安静下来,对之前的种种莽撞行为深感抱歉。钱素云用一贯温和的态度安慰道:“我明白为人父母在孩子生病时面临的惶恐,但请你们相信,医生的首要职责就是帮患儿减少病痛。既然找到了病因,我们一定会好好治疗的。”家长紧紧握住她的手,连连道谢。

  事实上,这不是钱素云第一次做出“冒险”抉择。对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的6岁患儿,她在说服家长后,使用复苏气囊连接气管插管给孩子通气,开展CT检查,只为确定病因;9岁孩子多脏器功能衰竭,依靠人工心肺才能维持生命体征,家长对要不要继续治疗产生动摇,她苦口婆心地鼓励家长放手一搏;身患法布雷病的13岁患儿,家长无力承担高昂的医疗费,她不仅在治疗上尽心尽力,还帮助申请救助基金,进行情绪疏导,把人文关怀落到实处。

  儿童重症医学专业风险高、强度大,孩子的病情瞬息万变,医生的一个决策可能决定患儿的生死和一个家庭的幸福,钱素云始终秉持着朴实而坚定的信念:做一名合格的儿童重症医学科大夫,不但要用精湛的医术治病救人,还要用关爱敲开紧闭的心扉,点燃他们对生命的希望。

  为人师表,培养优秀“生力军”

  周一、周二出门诊,周三要到病房查房、开展互联网远程会诊、参加罕见病多学科联合门诊……钱素云的时间被诊疗工作和各种科研学术日程塞得满满当当。有时,她还会突然接到卫健委的通知,要求即刻奔赴灾区、疫区,参与突发公共事件中危重患儿的救治。每当此时,她会毫不犹豫地拎起放在办公室里的一套行李,迅速出发,为那些急需救治的孩子带去生的希望。

  从医40余年,钱素云救治了2万多名重症患儿,并不断攀登医学高峰,为我国儿童重症事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她在国内率先开展儿童经颅多普勒检查,填补了国内儿科的空白;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编译专著10余部;牵头制订了包括我国首部《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技术规范(儿童质控版)》在内的10余项指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作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她一直践行医者仁心,引领并承担着我国儿童重症事业的发展,被誉为“儿童守护者”。

  2022年,有着30年党龄的钱素云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2023年,她被授予“2022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同年3月,她入选2023年“最美巾帼奋斗者”。“对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钱素云认真地说,“我将时刻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积极推动儿科事业高质量发展,让孩子们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钱素云除了是救死扶伤的医生外,还当起了传递知识的导师,为保儿科“后继有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不过,她在面试学生时,不仅考察其基本素质,还对其发出两个“灵魂拷问”:能不能吃苦?能不能倒头就睡?在她看来,果断、沉稳、冷静、能抗压,是儿科重症医生的“基本功”,是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

  从课堂到病房,从模拟到实战,她的言传身教,感染着一批又一批年轻的儿科重症医生,她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也学会了如何关爱病人、如何承担责任。

  披上白大褂,钱素云是位受人敬重的“儿童守护者”;脱下白大褂,她是一个对家人心存愧疚的普通人。她和丈夫都是医务工作者,生活中相互扶持,工作中携手作战,十分恩爱。然而,两人也常因为救治病人而忙得没时间陪伴家人,钱素云甚至还缺席了女儿的10周岁生日。

  那次,他们早就商量好了要一起陪女儿庆祝生日。可到了傍晚6点多,女儿却只等来了父亲的身影以及一张纸条。纸条上,钱素云端端正正地写着几行字:“宝贝,对不起,医院有个小朋友情况很严重,需要马上进行手术。你的生日我可能赶不回去了……妈妈祝你生日快乐!”女儿哭着埋怨:“为什么妈妈总是把其他小朋友看得比我还重要……”

  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儿不但理解了父母的辛劳,还为他们在工作中取得的成就而自豪。如今,她也循着父母的脚步,走在了悬壶济世的道路上。

  2024年2月22日,钱素云受邀参加“儿医开讲了”讲座。她分享了自己从医学生角色开始到工作四十余载的从医之路,鼓励同学们要坚守从医初心,坚持学习,克服困难,收获成长。

  刻大医精诚在心,践大爱无疆于行。40余年的从医生涯中,钱素云无数次与死神较量,托举起一个个年幼患者生命的希望。如今,她仍不遗余力地承担着大量的医学教研工作,整天忙得像个陀螺。“我会继续与同事们一起,去完成一场又一场生命‘保卫战’!”她郑重承诺。

  文/越女争锋(完)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