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上市公司整体研发投入率全国领先
- 来源:支点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湖北,研发,发展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11-01 16:21
支点记者 张帆 通讯员 孙卫杰
9月24日,2024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思享会发布会在汉举行,会上长江智库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湖北省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24)》。
长江智库是长江产业集团在省政府国资委的支持下成立的智力支持机构,依托集团旗下各方研究力量,聚焦产业发展、产业投资、产业运营、国资国企改革、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等研究领域,为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从理念到实践的一揽子服务。作为湖北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心和长江智库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运营主体,长江产业集团旗下的湖北省长江新动能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专注于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研究和赋能,系统研究并编撰了《湖北省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24)》。
《报告》从整体概况、资本运作、公司治理、区域带动等多个维度对湖北省内上市公司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旨在通过数据透视,全面清晰地反映湖北资本市场全貌,提出政策支持、市场机制、企业改革等方面的有益建议,推动省内上市公司和全省产业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看现状:总量持续提升
产业结构均衡
上市公司数量方面。近年来,湖北积极推进上市倍增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3年底,湖北A股上市公司总数达146家,全国排名位列第10位。其中,2023年共新增8家,包括科创板的逸飞激光、航天南湖,主板的江瀚新材及创业板的宏源药业,体现了湖北光电子、医药等优势产业的强劲后备力量。
上市公司市值方面。截至2023年底,湖北上市公司总市值为13934亿元,全国排名第12位。其中,100亿以下中小市值公司达107家,100亿至200亿元有17家,200亿至300亿元有16家。
上市公司行业分布方面。湖北上市公司产业结构相对均衡,涵盖了设备制造、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新材料、环保等先进制造业及新质生产力领域。截至2023年末,湖北上市公司产业分布情况为信息技术39家、工业30家、消费22家、医疗保健22家、材料行业21家、公用事业5家、房地产3家、金融3家、能源1家。
看亮点:创新带动明显
财政贡献突出
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方面。2023年,湖北上市公司披露的研发支出总额为372亿元,过去五年平均增速高达10%以上。84家上市公司同比加大了研发投入,8家企业研发支出超10亿元,分别为中信特钢、闻泰科技、烽火通信、三安光电、人福医药、信科移动、兴发集团、航天电子,4家公司研发支出增幅超过100%,分别为长江通信、华新水泥、亨迪药业和天风证券。
研发强度越高,表明该企业越注重创新驱动发展,拥有更强的技术储备和市场竞争力。在高科技产业中,研发强度尤其受到关注,因为这些产业的技术更新迅速,持续研发投资对于保持竞争优势至关重要。2023年,湖北146家上市公司整体研发投入率为3.72%,远高于全国2.37%的水平,处于全国领先位置,这与湖北的科教资源密切相关。
上市公司财政贡献方面。2023年,湖北146家上市公司税收贡献合计357亿元,较2022年的336亿元增长5.36%。从行业来看,材料、医疗保健和工业税收贡献排名前三,分别为110亿元、81亿元和48亿元。税收贡献超过10亿元的上市公司达到8家,其中,中信特钢、华新水泥、九州通税收贡献排名前三,分别为43.44亿元、34.45亿元和30.19亿元。税收贡献增幅前三位依次是三安光电、九州通和烽火通信,分别为6.41亿元、4.48亿元和4.17亿元。
看不足:盈利能力偏弱
千亿龙头缺乏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方面。整体来看,湖北上市公司经营能力偏弱,尤其是盈利能力。2023年,湖北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4.84%)和净利率(3.98%)等指标均处于全国中下游,盈利能力强的公司,往往市值和规模不大,整体市值和规模大的公司,整体经营效率又偏低。
上市公司产业地位方面。从湖北上市公司中市值50强企业看,湖北在光电子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高端制造行业等领域涌现出一批优质上市公司,包括华工科技、高德红外、人福医药、九州通等行业头部公司,但缺乏千亿级别的全国龙头公司。
看未来:加大保障力度
建强资本市场
下一步,如何更好地推动湖北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报告》提出了五点建议:
一是靠前发力,加强政策支持和财力保障。靠前发力,打足提前量、早出台政策、早落地见效。从体制、资金两方面入手,不遗余力地支持湖北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二是集聚壮大,构建以上市公司为核心的高质量产业集群。通过支持上市公司的兼并与合作、资本运作,并建立健全以服务为核心的服务体系机制,能有效促进以龙头上市公司为中心的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三是向“新”发力,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内涵高度统一,要以上市公司为核心,重点培育新质生产力代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全球科技人才培养引进,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持续提高上市公司科技创新水平。
四是治理革新,提升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披水平。在公司治理中强调信息披露有效性、扩充义务责任范围、具体披露事项,建立自愿信息披露制度,确立公开承诺披露制度。
五是从优到强,加快优势产业上市步伐。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北斗是湖北优势产业,当前两个领域上市公司体量与湖北优势产业地位严重不符,加快优势产业相关公司上市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