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人肩负的使命

  • 来源:上海采风
  • 关键字:摄影使命,肩负
  • 发布时间:2024-11-02 11:57

  陶志军

  出生在上海的陶志军, 从小深受党的诞生地先进文化的影响和海派文化的熏陶,长期关注和拍摄红色印记。四十多年来,陶志军一直从事着自己热爱的事业。如今,他已成功培养了一大批上海优秀职工摄影人才以及闵行区摄影人才,为摄影界输送了众多中坚力量。未来,他还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年轻力量,发挥影像传播作用,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让我们来听听陶志军这些年来的摄影历程——

  选择初心

  我对摄影无比地热爱,还记得是在198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人生第一台胶片相机(海鸥135双镜头胶卷相机),开始喜欢上了摄影。长期的摄影创作,练就了扎实基础,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仅用三个月的时间我获得全国摄影大赛人像一等奖、全国风光一等奖以及全国银质收藏奖等奖项,顺利地加入了中国摄影家协会,并积极投入到摄影公益事业中。我原先是在全国第一家政府创新单位新兴产业技术平台,担任基金投资部部长,同时兼任会计师审计师,但我太热爱摄影了,在一次工作调整中,我放弃了自己原本可见的职业规划,毅然地选择了初心,选择了摄影这个职业。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我在艺术创作生涯中坚持拍摄各类专题,在摄影上也不断地创新。我认为摄影就是不断地自我学习和思考,并突破自我。作为一名党员,我把自己长期关注、拍摄的红色题材通过整理与党课创新结合,形成了《红色印记》摄影艺术党课,多年来坚持在基层巡讲。

  革命故居是我长期拍摄的内容之一,位于青浦练塘的陈云故居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有一年冬天,上海下起了大雪,我便提前几天到那里拍摄,在连续几天的拍摄中与陈云纪念馆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有一次我了解到伟力姐(陈云的长女陈伟力)将会来到上海参加纪念“陈云与四保临江战役”70周年专题展活动。在陈云故居的老房子前,我有幸将伟力姐带领年轻人学习的瞬间抓拍了下来,这幅作品在“上海革命史迹”摄影展中获得了金奖。从此,我便更加坚定了用摄影艺术来讲好党课的决心。

  《新丝路影像》也是我创新摄影艺术党课系列中的代表之一。十年磨一剑。我认为, 当今的世界更需要听到东方的声音,我从丝绸之路起点西安(古代长安)出发沿着河西走廊,克服艰难险阻九次去遥远的新疆,一路往西走过碎叶城、撒马尔罕等地,翻越喜马拉雅山,到达克什米尔、斯利那加、巴库、第比利斯、伊斯法罕等地,足迹遍布上百个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古城。同时我又多次远赴中国南海探寻海上丝路,经过东南亚,抵达遥远的非洲及地中海沿岸。我想通过摄影,以东方海派视角来呈现“一带一路”经济带沿线的历史风貌、人文故事、发展成果等等。我想通过独特艺术党课学习,与观众一起穿梭时空,领略如史诗般雄伟壮阔的东西方文明交融。

  扎根闵行,培养摄影人才,为地区服务

  2015年,我成为闵行区群艺馆的专职摄影培训老师,之后在闵行群艺馆一扎根就是八年。对于我而言,闵行区群艺馆就像我的第二个家。

  在这期间我发现闵行摄影群体很大,热情很高,但力量薄弱,所以我就想先抓基层摄影骨干培训。在第一次的开班教学上,我就发现,报名摄影班的老年人居多,大多是刚退休,他们有时间也有精力去钻研自己的爱好,有些人手中的相机已经陪自己走过大江南北。培训班上,还有不少是在孩子支持下,刚开始学习摄影的“新朋友”。这些摄影爱好者通常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但缺乏专业知识辅助。所以我决定开展系统教学,让更多的摄影爱好者有机会深入接触摄影领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感受摄影的魅力。慢慢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闵行区摄影薄弱的局面也被逐渐打破了。

  在学员摄影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时,我也看到了学员们的瓶颈,所以我也顺势调整教学方案,进一步让学员提升,同时聘请各类型名家授课。如今,这批学员已经非常成熟,成为闵行地区摄影志愿者的主力军。

  我始终牢记摄影要为地区服务的宗旨,在多方支持下,我在上海连续成功策划举办了三届全国摄影艺术展以及各类展览三十多场,不断探索创新模式,成功举办首届以“摄影如何助力地区发展”为主题的长三角摄影研讨会,并在上海首次引进全国摄影擂台赛、引进摄影工作坊试点等,摄影越来越受到本地区的欢迎。

  我觉得,摄影的诞生是一次伟大的革命,它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个时代需要摄影,摄影也是记录历史、记录时代最好的抓手。摄影同时还需要匠心精神,需要沉下心来做事。艺术创作要为社会服务,我们摄影人也要肩负起摄影人的责任和使命,为地区高质量发展服务。

  在我近四十年的摄影生涯中,我一直专注于摄影艺术创作和摄影创新探索,作为一名党员和文艺工作者,我想用影像讲好中国故事,因为这是我一生为之奋斗的使命和责任担当。(本文由蔡晴采访整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