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唯一能抵挡微塑料的生物是它

  • 来源:电脑报
  • 关键字:微塑料,生物,地球
  • 发布时间:2024-11-08 11:21

  李铮

  超强适应能力的生物

  巴西伯南布哥州东北部的沙滩,趁着退潮,一群科研人员小心地从潮间带(高潮线和低潮线之间的区域)刮走了最顶层的沙子,运回了实验室。

  这些沙子看似了无生气,但其实其中生存着大量微小的生物——它们被称为小型动物群(meiofauna),体形往往只有几十到几百微米,最长也不会超过1 毫米。在收集到的样本中,绝大多数是线虫,其次是涡虫、寡毛类(环节动物门)、介形虫、腹毛动物、桡足类等等。当然,还包括著名的缓步动物,它们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水熊虫。

  人们经常说,如果世界末日真的到来,那么幸存下来的将会是蟑螂。如果硬要找出比蟑螂还能熬的动物,大概就是水熊虫了。对这些拥有超绝生存能力的生物来说,没有食物、极端缺水几乎算不上什么生存挑战。

  在恶劣的条件下,水熊虫会收起附肢,把自己团成一个球,然后将机体的代谢速率降到接近于零,进入一种类似冬眠的状态。利用这种技巧,它们能够扛过缺氧、太空的真空,以及接近绝对零度的低温。科学家甚至曾经解冻过一只30 年前的水熊虫,它不仅在解冻后的第一天就出现了微弱的运动,最终还成功产下了十几只后代。

  大家关注的微塑料摄入

  近年来,国际上关于微塑料的研究报道有很多,虽然目前还没有充分证据表明这类塑料会直接引发人类疾病,但鉴于其在海洋、饮用水及人体中的发现日益增多,还是引起了科学家及公众的关注。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 毫米的塑料颗粒,更小尺寸的还有微米、纳米级的微塑料,因此它也被统称为微纳塑料(MNPs)。

  科学家已经在各种意料之外的地方发现了微塑料的入侵,除了人体的心脏和大脑,还有珊瑚的骨骼、高山上的冰雪和深海沉积物中。包括聚苯乙烯(PS)在内的许多塑料聚合物的密度高于水,这导致海水中的微塑料颗粒会优先沉积在沉积物中。因此,海洋底栖生物受微塑料的影响往往比浮游生物更大,其中也包括一些生活在海洋沉积物中的水熊虫。

  人类研究好奇的问题有点像经典的矛盾之争:微塑料是否也会进入水熊虫体内,影响它们的健康呢?

  为了了解微塑料的去向,研究者选用了千分之一毫米的荧光聚苯乙烯颗粒。他们将收集来的沙滩样品,连同其中的小生物们,放入了尽可能模仿自然环境的水箱中。同时,每份沉积物中还加入了不同浓度的微塑料颗粒。接下来,就只需要追踪这些荧光颗粒的去向。

  从结果来看,水熊虫在这场矛盾之争中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在暴露于荧光微塑料颗粒中9 天后,所有其他的小型动物都吞下了微塑料颗粒,只有水熊虫成为了例外。

  水熊虫能够逃过一劫,可能恰好与它们的摄食方式有关。“这可能与它们摄食器官的结构有关,”论文中写道,“它们的口腔长有口针,用于刺穿和吸吮猎物,而不是直接吞噬掉整个猎物。”这或许有效避免了微塑料通过摄食进入水熊虫体内。

  其他小型动物就没有水熊虫这么好的“运气”了。例如,涡虫可以捕食线虫和桡足类,甚至也可以捕食同属于扁形动物门的其他涡虫,因此研究者推测,它们至少有一部分摄入的微塑料来自猎物体内积累的微塑料。这是第一项在涡虫体内发现微塑料的研究,也证明微塑料很可能会沿着营养级向上转移。

  最后生还者

  虽然不会直接摄入体内,然而水熊虫并不能完全摆脱微塑料的影响。研究团队观察发现,54% 的水熊虫的身体表面附着了微塑料颗粒,特别是它们的“腿”(准确来说是附肢)上。

  但水熊虫绝不是完全的“受害者”,今年发表于《海洋污染通报》的一项研究,首次在爱尔兰戈尔韦沿海地区的聚丙烯微塑料颗粒上发现了水熊虫。基因分析显示,它们并非海生底栖的水熊虫,而是属于淡水和陆生的分支,只是借助微塑料在海面上漂浮。或许,这些水熊虫也正借助微塑料迁移到地球的更多角落。

  许多与微塑料有关的新研究致力于展现微塑料的无孔不入,看得人几乎麻木。如今,知道这些小小的生物依然能够抵挡微塑料的侵害,似乎也能带来些许慰藉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