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花:坚守70余年的面塑艺人
- 来源:科学之友·上半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坚守,面塑艺人,热爱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11-29 20:27
文|秦改梅 金京
耳濡目染,热爱成就花馍巧手
王文花的面塑技艺源于家族传承,在她幼时,外祖母和母亲已是当地十里八村有名的花馍巧手。“外祖母和母亲是我的启蒙老师。母亲活到95岁高龄,几乎捏了一辈子的花馍,把一整套的制作技艺都手把手传授给了我。”王文花告诉记者。
耳濡目染,在家庭文化的熏陶下,王文花很小就学会了捏形态多样的花馍,在不断的实践磨砺中,其技艺日渐成熟,20岁出头的她已成为一名乡间花馍巧手,其名声甚至超过了外祖母和母亲。
王文花婚后和丈夫共同养育了9个女儿,一家人的生计几乎全压在丈夫一人肩上,在偏僻的小山村,日子过得实为艰苦。在孩子们小的时候,王文花在蒸馒头时,偶尔会顺带捏几个小动物给她们当玩具。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些面塑小玩意让孩子们如获珍宝,同时也激发了她们学习面塑的兴趣,为日后技艺的传承奠定了基础。
在新绛当地,一些年纪大的老人至今还沿袭着在重要时节捏花馍的习俗。不同的是,过去条件有限,花馍摆放几日后会被人们吃掉,现如今生活富足,花馍已独立于食品成为一种观赏性强的艺术品。每当有人定制花馍,王文花就乐此不疲地在家里制作。“我一辈子没有正式上过一天班,除了在家照料孩子就是捏花馍,我就是喜欢这个,到现在还放不下。”王文花眼里闪着光,向记者诉说着她与面塑的一世情缘,70余年坚守的背后,是她持之以恒的付出与热爱。
2009年,王文花被评为新绛面塑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有了非遗传承人的身份,王文花在欣慰之余深感重任在肩。新绛面塑是国家级非遗,是珍贵的民俗文化,如何拉近传统文化与年轻人的距离,让面塑这门民间艺术的生命力得以延续,多年来,王文花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传承使命。
传承创新,技艺坚守70余年
虽有70多年的经验积累,但王文花丝毫不敢停下技艺探索的步伐。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塑创作也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采访中,王文花向记者展示了两张珍贵的老照片,照片上记录的是母亲捏制的花馍,以“走兽花馍”为主,造型古朴别致,彰显了民间艺人丰富的想象力。
同母亲那辈人一样,王文花的面塑造型及色彩知识全凭实践积累,时间长了,自然驾轻就熟。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王文花刻苦钻研,解决了传统面塑中长时间放置会发霉、开裂、掉色的问题,使面塑作品更易于长久保存。在题材上,除了传统的“走兽花馍”,王文花还开发了十二生肖、历史人物等作品,色彩运用上也更为大胆。
在王文花家的玻璃展柜里,一件保存完整的《秦王出征》老作品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作品展示的是秦王驾车出行的场景,秦王身着华服端坐于后室,前面的驭手一手执马鞭,一手拉辔绳控制着车舆前的马。整件作品比例合理,造型生动,故事性强,而且涉及较多的车马器配件,可想其制作过程之复杂。
王文花说,这是她2011年为庆祝农民丰收节而创作的作品,前期的构思和设计花费了很长时间,其间,老伴支怀龙给予了很大支持。支怀龙退休前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平日里喜欢学习历史,他为王文花搜集了很多历史资料作参考,以确保作品细节和历史不至于有太大的偏差。王文花是技艺学习的有心人,无论创作什么题材的作品,她都力求生动、表现力强,哪里看着别扭,就不断琢磨,修改完善,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如今王文花已四世同堂,和老伴住在女儿们在县城为老俩口购置的新房里。走过往昔艰难岁月,迎来幸福晚年生活,王文花和老伴感恩生活在这样的美好新时代。
201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王文花在家人的帮助下,用了十多天的时间,创作出《祖国70华诞》等面塑作品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王文花精心制作出《革命先驱李大钊》《红梅赞江姐》等系列作品表达对党的无限深情。
王文花现将手艺传给了女儿、女婿及孙媳等人,传承团队开枝散叶、不断壮大。虽年逾八旬,只要有年轻人喜欢、愿意学面塑,王文花就义务给他们进行集中培训,言传身教。采访最后,女儿支慧云告诉记者,目前,全家四代人共同组建了新绛县文花面塑研制所,致力于挖掘、整理、弘扬珍贵的新绛面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