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与火的对话:薪火相传的黑陶技艺

  • 来源:今日中国
  • 关键字:对话,黑陶,技艺
  • 发布时间:2024-11-30 10:52

  文| 本刊记者 王如影

  2011年,经过考古发掘,位于江西省靖安县高湖镇的老虎墩遗址出土了一樽黑陶觚,其壁薄如蛋壳,里外全黑,通体散发着厚重温润的光彩,看起来十分精致。据考证,这件文物是新石器时期用来饮酒的器具,是史前陶文化高超技艺的典型代表。这件轻如薄纸的陶具也深深地震撼了伍映方,出身陶艺世家的他凭借自己的一双巧手和祖辈几代人深厚的传统陶瓷制作技艺,让年久失传的蛋壳黑陶烧制工艺重新大放异彩。这背后,既是伍映方对家族陶艺事业的传承,也凝聚着他的钻研与坚守。

  陶瓷技艺代代传

  靖安县的传统制陶技艺历史悠久,代代相传,窑火不断。伍映方所在的伍氏家族是靖安制陶艺人中的杰出代表。

  伍家陶艺事业的“祖师爷”伍芬清出生于清朝光绪年间,一生从事传统陶瓷制作,尤其精于建造传统蛋形龙窑。其子伍玉林从小跟随父辈学艺,不到30岁就掌握了陶瓷制作的全部工艺。家族的技艺代代传承,一直延续到了伍先崇、伍映方父子这里。伍映方的父亲伍先崇不到20岁即能单独营造窑炉,对制陶技艺钻研颇深,是靖安县香田乡陶瓷厂的顶尖技术人才,一生致力于复兴靖窑。除了继承祖辈传承下来的蛋形龙窑的营造方法,他还精于馒头窑等多种柴烧窑的营造与调试。

  从小跟在父亲的身边,年幼的伍映方也在心底深深埋下了“陶瓷梦”的种子。“小时候,我有时会跟着父亲去他工作的陶瓷厂。面对着满地泥巴和各式各样的陶胚,我惊奇地发现,泥巴遇见火的时候,会变成漂亮的瓷器,这让我非常着迷”,伍映方这样描述他和陶瓷结缘的开始。在父亲的指导下,年仅6岁的伍映方就能拉制小陶罐,展现出惊人的天赋。17岁时,伍映方正式跟着父亲学手艺,进入传统陶瓷制作行业,重点研究黑陶制作技艺。“我要让黑陶的色泽之美、造型之美、装饰之美,在中国重放异彩”,这是少年伍映方心底的宏愿。

  如今,伍映方的从艺之路已经走过三十余年,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江西省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等多项殊荣。在他的努力下,伍氏家族的制陶事业不断攀登高峰。为了更好地将自己的手艺传承下去,伍映方的儿子们也加入到黑陶制作的队伍中来。他的大儿子伍士现在也已是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大学毕业后,我就回来继承了父亲的手艺。弟弟伍超从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陶瓷绘画专业毕业后,也加入了我们”,伍士说。

  一捧泥,一把火,伍氏家族的窑火已经燃烧了百年,且越烧越旺。在熊熊火光中,伍映方仿佛看到祖辈、自己和孩子们沾满泥土的双手交叠在一起。

  复原蛋壳黑陶

  “薄如纸、硬如瓷、声如磬、亮如漆”的蛋壳黑陶陶器是我国古代制陶艺术的巅峰之作,也被世界考古学家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2011年,老虎墩遗址出土了一件蛋壳黑陶觚,它的最薄处只有0.4毫米。遗憾的是,由于技艺失传且没有多少资料可循,蛋壳黑陶觚的古法烧制技艺一直难以破解。

  蛋壳黑陶觚的高超制作工艺也深深震撼了伍映方。陶瓷世家出身的他,虽一直在保护与传承黑陶制作技艺,但从未研究过薄胎蛋壳黑陶。“当时,靖安县县长张龙飞找到我,想让我全身心投入蛋壳黑陶技艺的复原工作。起初我认为这很简单,古人在那么简陋的条件下都能做出来,现在条件这么好,我手艺也不差,有什么困难的呢”,伍映方说。

  但是真正制作起蛋壳黑陶来,伍映方才发现挑战重重。蛋壳黑陶的制作技艺已断代几千年,无古法可依,唯有靠经验和灵感。没有资料可查,伍映方只能自己摸索。为找到适合烧制蛋壳黑陶的泥料,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整个靖安。经过反复的试验比较,伍映方终于在当地挖掘到了几种可塑性强、细腻度高、不含有害物质、适宜烧制黑陶的天然泥料。

  下一步就是制胚。由于蛋壳黑陶的坯体很薄,所以不能以敲打坯体的方法来判断其厚度。伍映方只能屏住呼吸,在近如禅定的状态下,以手中的修坯刀来感知陶具的厚度。从最初的2毫米到1毫米,再到0.9毫米、0.8毫米……伍映方向记者这样描述制作胚体的不易:“手抖一下、一次过重的呼吸、一个小动作,都会导致前功尽弃。没有最薄,只有更薄,制胚的过程是一次次向极限发起挑战的过程。”终于,在2019年,这位陶艺大师成功烧制出坯体最薄处仅0.2毫米的薄胎蛋壳黑陶。

  在烧制的过程中,伍映方也贯彻了环保理念,坚守“天然无毒材料、手工制作、柴窑烧制”三项基本原则。他推翻了化工原料添加法、否定有烟煤烟熏法,最终以天然木料烧制出胎体里外全黑的黑陶。“复原蛋壳黑陶让我领悟了大道至简的道理。在制作过程中,我不断地做减法,最终完全放弃使用化工原料,只使用最干净的天然原料。像古人一样对话自然、从自然中寻求灵感”,伍映方告诉记者。

  此外,伍映方也在还原古人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寻求创新,将黑陶烧制温度从600-900度提高到1280摄氏度以上,达到了瓷化的程度,黑陶表面无釉却能产生釉面光泽。2017年,靖安黑陶制作技艺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伍映方也成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传承,在路上

  除了家族传承,伍映方还一直和慕名前来的陶瓷爱好者及本行业从业人员保持交流。此外,他还作为“客座教授”在多所大学教授陶瓷课程。

  “除了我个人的努力,省、市政府也非常重视靖安黑陶的传承,在宣传、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伍映方说。为了满足更多陶瓷爱好者前来学习与交流,靖安县新建了学术交流中心、非遗展馆、研学基地共计3000余平方米,向世人讲述远古黑陶的秘密。

  “一位北京女孩对黑陶十分感兴趣,2016年开始到我这里学习,之后每逢暑假就过来,一直坚持到现在。如今她已经能做出黑陶和黑釉瓷作品,并希望继续在陶瓷领域深耕”,伍映方说。“国家对传统文化高度重视,我也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当中来”,说到此,伍映方的脸上充满欣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