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世界 “博”览全球——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举办
- 来源:中国会展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供应链,平台,服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12-28 20:11
文、整理/ 裴超 责任编辑/ 常予莹 861563981@qq.com
借助链博平台服务国家战略
本届链博会实现了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绿色化办展理念, 实现了促进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融通、产学研用协同、中外企业互动的目标, 实现了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的初心, 办成了一届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全球经贸盛会, 构筑起推动产业互融、创新互促、市场互通的平台和桥梁, 推动国际社会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伙伴关系, 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全球发展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本届链博会上, 中国贸促会同与会中外工商界代表共同发布《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北京倡议》;凝聚全球工商界、研究机构和有关国际组织智慧, 发布《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2024》, 并全球首创发布全球供应链连接指数和促进指数。
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 本届链博会新增先进制造链展区,“6链1展区” 生动展示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最新成果, 有力促进国际科技创新交流合作, 推动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在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方面, 来自4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 国家的企业和机构参展, 约占境外参展商数量的一半;来自东盟、非洲、拉美、中亚、中东等地区大批共建国家政府部门、商协会组织代表团前来观展交流;中国国际商会联合陆海新通道沿线17个国家的18家工商会共同发起成立陆海新通道国际工商会联盟, 在本届链博会期间举行成立仪式, 对于调动国际工商界力量推动陆海新通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支持新加坡、匈牙利、秘鲁、埃塞俄比亚等共建国家有关机构举办系列交流洽谈活动, 展现各国在共建“一带一路” 框架下的供应链合作模式、经验、案例和发展前景, 推动中国与共建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合作。
汇聚智慧力量促进创新合作
本届链博会线上线下观众人数超过20万人次, 比首届增加约1/3, 其中线下观众超过16万人次, 部委和省市代表团、境外代表团均超过100个, 高校和科研院所2万余人现场参观和学习交流, 涉及69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的620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 境外参展商占比从首届的26%上升到32%。加上参展商带来的40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实际参展商超过1000家。展会期间, 展商与3.7万多家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联系,结识重要目标客户1.8万多家。中国贸促会为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组织6000余次精准匹配, 促成合作意向6700多项。6链1展区分别举办交流对话活动, 中外链主企业共同牵头发起各产业链联合倡议。展会期间,共举办69场主题专题活动和370多场对接洽谈等活动, 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500强企业高管、国际组织负责人在内的1万余人参会交流。据不完全统计, 本届链博会共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210多项, 涉及金额1520多亿元人民币, 比首届增加1.3%。
做好服务保障搭建交易平台
放大链博会的创新集聚功能作为重要着力点, 助力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供应链“相望难相见”的卡点堵点。新设一条精彩纷呈的先进制造链, 其它链条和供应链服务展区也有很多企业展示了最尖端的产品和技术。比如,现场激光镭射定制的“永恒笔”、会“讲话” 的3D透明屏、全球通关AI大模型、AI迷你调酒工厂等前沿创新成果。马士基、强脑科技等企业现场首发首展首秀了9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 比去年增加47%。链博会让很多企业更加深刻理解了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这个道理。
本届链博会创新无处不在, 展台处处有亮点。一些外国代表团盛赞,链博会充分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和全球影响力, 中国以强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起庞大的供应链体系, 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器。
此外, 第二届链博会高标准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今年的参展商普遍感觉人员出入境和展品通关更加便利、信息审核更加快捷。这得益于国家试点单方面免签政策, 以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北京海关专门出台支持第二届链博会的便利举措。我国驻外使领馆也为外宾来华办理签证提供相关便利。同时, 从展会实施、设计搭建、运输服务到专业观众邀请、新闻报道,为每一家展商提供“一对一”、管家式、保姆式服务。
本届链博会在首都机场、大兴机场和北京各个火车站分别设置接待服务台, 配备多语种接待人员, 向境外参展参会代表提供服务和帮助1000多人次。安装80余台数字化闸机, 推行实体证件和电子证件相结合,“急证急办” 等措施帮助观众快速通行。组建多语种接待和讲解团队, 按照“一团一策” 标准, 做好个性化参会安排和接待服务工作。场馆内不仅5G通信全面提速扩容, 还与高通合作尝试提供米波信号覆盖, 全面打造“智慧链博”。中国工商银行在现场设立外币兑换机、电子钱包等便利化设施, 协调馆内餐饮、购物等场所全部开通POS机外卡支付, 引入无人售货智慧超市,让外国展商和观众支付“零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