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点心的旧味与食尚
- 来源:美食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上海,点心,旧味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1-17 15:57
文、摄/Miss Special
一座城市那么大,然而本地人心中被认作是“故乡”的地方可能只是一片老城区、一座小镇。那里有过他们成长的记忆,更有着深深的家的味道,那些风土美食代代传承,从未改变。许多人来上海是为一睹它的时尚繁华,而城市的老味道往往在本地人心中更为珍贵,它让生活安心,让心灵祥和。尝着儿时的味道,随时光慢慢变老,不失为一种美好。
春节将至,在老上海街巷里走走,新年的味道伴着暖意扑面而来,食物还是小时候的味道,形式上又多了许多新意。寻一番旧味与“食”尚间,心中充满温暖和欣喜。
朱家角,文创美食中细品风土韵味
江南古镇众多,几乎每座城市都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上海亦然——朱家角便是。与很多其他城市的古镇不同的是,朱家角的发展没有剥离当地传统的生活,老城厢的居民依旧生活在古镇里。商铺汇聚让古镇老巷更有活力,也没有过多影响人们的起居,这也是朱家角能吸引许多文人和艺术家来此生活的原因。如此居旅共生,岁月安好。
朱家角地处青浦,位于上海西南。它北接江苏昆山,南与浙江嘉兴相邻。淀山湖水与古镇河道相同,河网交错、交通发达,因此这里历来为江、浙、沪的重要贸易集镇。朱家角也有着广阔的丰田沃土,青浦薄稻米就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是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在这片农业物产丰饶的土地上,食物更多地承载了人与自然和古镇间的情感,从古至今,一直都是。福号点心扎根于朱家角一带已有30 余年,它以点心传承着一方文化,也在不断思考中创造新的表达方式,将朱家角的风土和文化符号转化于食物之上,带人在老味道与现代文明中感知古镇韵味。
寒冬腊月里,朱家角古镇上两株400 年的银杏树飘落一地金黄。象征幸福的银杏叶结合祥云的造型呈现于福号的新春酥饼上。它的口感接近于老上海的桃酥,又与饼干相似,质地松、孔隙大,咬起来有足够的回香。传统的桃酥不易塑形,很难刻画出银杏叶细腻纤柔的纹理。经过反复地探索和实践后,研发团队在其中加入了白果、奶粉和奶油,既便于塑形,也丰富了酥饼的口感。
豫园,味道承载情感与新意
上海市区里老城厢的核心区域在黄浦,而黄浦的核心板块中,外滩与南京东路彰显了上海的商业胜景,豫园则呈现了热闹的人间烟火。每天清早7 点左右,豫园就已经人来人往了。本地人对豫园的爱是从吃早饭开始的。在这里,那些伴着一代代上海人成长的老字号美食店,几经变迁而长盛不衰。时代再变,老味道也不变。
九曲桥不远处的宁波汤团店早上开始客人就络绎不绝,汤圆和馄饨暖暖入胃,让人一天都感到满满幸福。这家有着80 年历史的老字号对味道始终有自己的坚持,汤圆现包现煮,每一道工序绝不马虎。
制作外皮要先把精选的优质白糯米在水里浸泡两三天,连水带米磨成浆,然后把米浆装进纱布袋,吊起沥水。沥干水之后得到水磨粉,再调和干粉,以及粉团煮后再浸冷水而得的“熟芡”,如此一番精心配比及充分融合之后,汤圆外皮的韧度、弹性、糯性与粘性才能被拿捏得恰到好处。
经典宁波汤圆的馅心是黑洋酥,它由芝麻、糖粉、桂花、金桔等拌入猪板油调制而成,猪油融化,馅心流汁,甜香油润而回味无穷。本地人对蟹粉有足够的偏爱,蟹粉肉汤圆以猪后腿肉拌入现拆的蟹粉,做成馅心,鲜香溢满口中。猪肉馅里也可以加上新鲜的荠菜,鲜美不腻口。
上海美食从不守旧,汤团的外观和馅心都在不断翻新花样。汤圆皮融入抹茶粉变成绿色,做成蛇形,灵动可爱,包上莲蓉馅,甜糯可口。汤圆皮融入南瓜泥,颜色就变成了金色。做成金元宝的外观,更是呼应了汤圆财源滚滚的寓意。还有风味别具一格的榴莲汤圆,让甜美与幸福“榴”存。
除了汤圆,八宝饭自然是上海人家少不了的新年美食。八宝饭象征八方来财,糯米、豆沙、白糖、瓜子、猪油、核桃、红绿丝、金桔等食材,样样显精心。经过两次蒸制,糯米充分吸收猪油和食材的香气后,味道丰满油润。入口甜糯,回味绵延。
又是一年新春佳节时,豫园的花灯会也开始了。五彩缤纷的灯火间,逛逛园子,赏赏花灯,吃上一碗汤圆,再尝尝各种小吃,感受年的快乐,平凡又富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