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下经济增长新动能的研究

  • 来源:现代商业研究
  • 关键字:经济增长,新动能,数字技术
  • 发布时间:2025-02-15 17:36

  冯子玉(安徽水利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在数字经济时代,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催生了许多新业态和新模式,给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机遇。本文旨在探讨数字经济时代下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本文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和文献,揭示了数字技术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不仅能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就业机会,还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创新和创业,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数字经济在给经济增长带来新动能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数字鸿沟、网络安全等,这些问题阻碍了数字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包括缩小数字鸿沟、完善数字化生态、加强数字人才培养,希望这些建议能为企业经济持续增长发挥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数字经济;经济增长;新动能;数字技术

  中图分类号: F120.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数字经济是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称,它以数字化知识、信息为生产要素,以现代化信息网络为载体,以现代通信技术为依托,以优化升级经济结构为根本目的。近年来,相关部门先后制定了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保障和支撑。相关数据显示,数字经济规模由2012年的11.2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3.9万亿元,11年间其规模增长了3.8倍[1]。因此,研究数字经济和经济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加清晰的思路。

  一、数字经济的内涵和特征

  (一)数字经济的内涵

  在数字经济中,数据指的是通过电子计算机设备采集、处理、存储与传输的信息,即电子数据或数码信息。传统经济发展中的五大核心驱动要素是: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生产技术、企业家。在数字经济时代下,数据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产业形态,大量的数据资产重塑了社会资产的存量、形态和结构,释放了经济发展的潜能。数据资产的运用不仅降低了信息不对称风险,还为企业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进一步优化了企业的资源配置,形成了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经营模式和决策机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投入将被资本投入所替代,数字经济的优越性将愈发明显[2]。

  (二)数字经济的特征

  第一,绿色化。数字经济是以数据为核心的新兴经济形态,它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挖掘,不仅实现了多维度、深层次的价值创造,还为企业的决策优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在这个过程中,数据作为重要的资源,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创新。数据要素不会对自然生态造成破坏,无论是数据的生成还是使用,整个过程都是绿色的、稳定的,这决定了数字经济的绿色属性[3]。

  第二,高效化。数字经济的关键在于数字,它不仅强调了数字技术的核心驱动地位,还凸显了互联网平台的渠道优势。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数字经济在数据、技术、平台的全面赋能下,不仅能够优化产业结构和市场交易流程,还能够提高市场的管理效率和发展水平,这凸显了数字经济的高效化优势。

  第三,协同化。数字经济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这一特征有助于各大市场主体、市场要素、供应链系统实现多维度、全方位的协同发展。数字经济并不局限于单一地区、单一行业、单一产业,而是与全球化发展存在本质上的共性,这也为经济实体拓展海外市场、发展国际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就业机会

  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催生了许多新兴的商业模式和业态,如电子商务、共享经济、在线教育等。这些新兴商业模式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商业运作方式,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极大地提升了就业率。其中,电子商务模式是通过互联网平台来促进买卖双方在线上便捷地进行交易,这一模式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物流、客服、技术支持等就业岗位。共享经济则通过共享资源和闲置物品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一模式为人们提供了灵活的就业机会,如网约车司机、短租民宿中介等。在线教育模式旨在通过视频直播和录播的形式来提高培训和学习的便捷性,这一模式为人们提供了多元化的就业选择,如在线教师、课程设计师、市场销售与运营等。这些新兴业态不仅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4]。

  (二)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数字经济中,依托网络平台和数字技术,各种资源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匹配和优化,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数字技术,买卖双方能够更便捷地获取信息,这不仅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还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运行效率。

  (三)促进创新和创业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各行各业创新和创业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不仅降低了各行各业创新和创业的门槛,还极大地激发了各行各业创新和创业的活力。各行各业通过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不仅实现了产品和服务的升级换代,还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这种技术的进步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利用数字化工具和平台,实现创意的快速转化和价值的创造,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创新进程。

  (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数字经济不仅加速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还提高了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数字经济不仅培育了一批新兴产业,还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数字技术的迭代和创新,不仅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还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持续动力。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仅打破了传统产业的边界,还促进了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从而使整个社会形成了新的产业生态系统[5]。

  三、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数字鸿沟带来的差异

  数字鸿沟是指在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以及在数字技术的应用和数字素养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硬件设备的普及程度上,还体现在人们对于数字技术的掌握和使用能力上。数字鸿沟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信息发达地区,人们能够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获取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而在信息欠发达地区,则因为缺乏相应的技术和知识,一些人无法享受数字技术带来的便利,和机遇失之交臂。

  (二)网络安全防护有待加强

  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要。网络攻击、数据泄露以及其他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不仅会给企业和个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对他们的声誉和信誉造成一定的损害,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和秩序。因此,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已成为当下全球的共同挑战和任务。

  (三)相关制度有待完善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相关的制度体系尚未完全成熟和完善。这有可能造成数字经济领域在监管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不实信息、数据泄露、虚假广告等问题,可能会给消费者和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和信任危机。此外,个别企业利用监管漏洞进行不当竞争,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还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数字人才短缺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具备数字素养和技能的人才作为支撑,如果数字人才短缺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各行各业对数字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如果人才培养体系和供给能力跟不上发展的步伐,就不能满足数字人才的需求。这种供需的不匹配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数字化进程,也制约着整个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加强对数字人才的培养,提升人才的数字素养和技能,从而推动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

  四、数字经济时代下经济增长的建议

  (一)缩小数字鸿沟

  相关部门应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着手,全面缩小数字鸿沟,在硬件方面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软件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全方位促进数字经济的普惠和发展。

  第一,相关部门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网络、计算机等设备建设与维护工作,提高城乡、欠发达地区的网络覆盖率,不断优化升级移动通信网络,重点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云计算、超级计算机、高速宽带网络等的建设工作,着力开展天地一体、云网融合等综合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经济的深层渗透提供可靠保障。

  第二,相关部门要积极构建和打造一个综合大数据应用平台,这能进一步深化与企业的合作,提升创新成果向市场转化的效率,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进程。

  第三,相关部门要全面推进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中心等关键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切实打通数字经济发展的大动脉。这些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更好地支持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第四,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推动全民数字素养的提升。这不仅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字技术,还能让人们充分认识到数字经济的重要性。

  第五,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例如,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课程,普及数字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可以组织宣传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数字经济的机遇和挑战。还可以通过媒体和网络平台,传播有关数字技术的最新信息和成功案例,激发人们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总之,采取这些措施,不仅能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还能进一步释放数字经济的消费潜力。

  (二)完善数字化生态系统

  第一,相关部门应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完善制度体系,打击不良网络行为,确保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在支持工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进行平台升级与创新的基础上,还要对网络平台进行严格监管,防止平台垄断损害消费者权益。同时,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持续细化平台运行规则、监管准则,持续优化审查机制,以增强数字经济运行的合规性。

  第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数据安全的保护和管理,加大数据安全监管力度,确保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相关部门要支持企业加大安全建设投入力度,积极引进相关技术完善安全体系,并做好相应培训教育工作,增强企业的安全意识,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数字化生态环境。

  (三)加强数字人才培养

  第一,相关部门应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来提升数字技术教育和培训的普及度。例如,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增设与数字化技术相关的课程、开展职业培训、提供在线教育资源等。同时,高校和企业应鼓励学生参与数字化实习和实际项目,这不仅能提高他们的数字素养,还能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提升对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力。

  第二,企业应当为员工提供全面的在职培训,如学习数据分析、编程、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员工的数字化技能。这些培训有助于员工跟上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提高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企业还应为管理层提供相应的培训,如学习如何制定数字化战略、如何激励和培养团队成员的数字化思维,以及如何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作出明智的决策等,以确保管理层能够高效地领导和管理数字化团队。

  第三,学校和企业可以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在线学习资源,包括数字化技术课程和教材,便于员工自主地进行学习。同时,企业应鼓励员工持续学习数字化技能,不断提高员工的数字化技术应用水平和专业技能。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形态,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应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为了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潜力,相关部门和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数字素养,促进数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月.数字化转型对中国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23.

  [2]石满珍.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D].江西:江西财经大学,2023.

  [3]张哲华.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和效应研究[D].山西:山西财经大学,2023.

  [4]朱锐.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就业效应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23.

  [5]王理.数据要素驱动经济发展研究[D].四川:四川大学,2023.

  作者简介:冯子玉(1988—),男,中级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