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 匠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 柯欣睿

  指导教师 胡 佳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痴迷于一件事的人,只要坚持下去,终会取得成就。小摊上,手艺人熟练地将几根细竹签搭在一起,做成骨架,再将一层轻薄的彩色油纸糊在上面,将每一个黏合处的褶皱都抚平,然后轻轻剪下多余的油纸,再拿起手中的彩笔仔细勾勒。不一会儿,一只小巧玲珑的燕子风筝就出现在了他的手中。

  “哇,这也太精致了吧!”我赞叹着,毫不犹豫地将它买了下来。五十多岁的手艺人笑了笑:“你是我这两周来的第一个顾客。”

  我愣了一下,抬头看向长长的街道。这里是潍坊,以风筝出名的地方。正值卖风筝的好时节,可街上很少有手工制作风筝的匠人。热闹的人群在装潢精美的店铺中穿梭,几乎没有人会驻足于这些小摊。

  “怎么会呢?”我问。手艺人看着我,苦笑道:“今时不同往日了,工厂里的机器做的风筝跟我们做的一样好,产量大,卖得还便宜。”他顿了顿,说 :“游客都去买工厂的风筝啦。”

  “小时候,我经常去放风筝,约上邻家孩子一起去。放着放着,越来越喜欢,痴迷上了,就学着做风筝,慢慢地,便成了做风筝的人。当年的伙伴,大多去做老板了,只有我还痴迷这行,我舍不得这手艺啊。”他手上的动作停了下来,若有所思地低着头,像一尊雕塑,皱纹镌刻在他的倦容上。

  我替他不甘,于是把他说的话拍成了一段视频,发到了网上。一个这么痴迷于传统文化的匠人,努力了这么多年,难道不应该受到人们的尊敬吗?这么宝贵的传统手工艺,难道不应该被传承、被发扬光大吗?

  一年后,我又来到了潍坊,来到了这条街。我寻找那位痴匠的身影,但未找到他的小摊,而是发现了一家新店,名为“痴匠风筝”。

  我迈入店门,欣喜地发现那位熟悉的手艺人正在里面,和几名工匠并肩做着手工风筝。他高兴地对另一位匠人说:“做了这么多年风筝,总算出头了。让世人了解风筝,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我这么多年的痴迷是值得的。”

  我又从他的店里买了一只彩蝶风筝,借着春风,将它放飞到空中。那翩翩起舞的彩蝶,仿佛充满了灵性和力量。

  时间把放风筝的人变成了做风筝的人,让新潮冲淡传统,又让传统沉淀下来绽放光彩。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匠人的手艺和痴心。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