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人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 来源:留学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高素质,国际化,人才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3-28 14:20
文_岑建君
留学生是支持国家发展的生力军。中国要在国际组织中掌握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就要深度参与全球事务治理,就必须拥有大批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
在我国几代领导人中,许多人都有过留学经历。如邓小平16岁到法国留学,其间在钢铁厂当过工人,在餐馆、鞋厂打过工。他在法国接触了先进的社会组织,接受了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看到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也看到了阶级分化、贫富差距,目睹了法国劳动人民受压迫、受剥削的状况。回国后,他坚定了建设新中国的信念。
1978年,邓小平同志第三次复出时,主动提出要亲自抓教育和科技两项工作,因为他非常明白这两件大事对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实际上,我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号角是从教育领域吹响的,始于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领导下,1978年12月我国派遣52名学者集体赴美留学。换言之,是教育变革开启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大门。
江泽民同志在国外工作时,刻苦学习俄语、英语和罗马尼亚语,在担任国家领导人出访罗马尼亚时,他还用罗语进行了演讲。李岚清同志曾在苏联工作过。他会俄语、英语,还曾在国家领导人访问苏联时担任科技俄语翻译。他认为,海外工作经历对于开阔视野、提升专业技能很有帮助。20世纪90年代,他在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时,旗帜鲜明地倡导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江泽民同志和李岚清同志在担任国家领导人期间,之所以能够高瞻远瞩、站位高、格局大,是与他们的海外留学经历分不开的,因为他们坚信教育能改变个人的前途,更能改变国家的命运。无独有偶,在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的领导班子中,有半数以上的领导都有海外留学背景,他们很好地贯彻了党中央“科教兴国战略”,有力推动了我国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
我在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工作时,曾陪同多位领导访问美国匹兹堡市。该市是美国著名的钢铁工业城市,被称为“世界钢铁之都”,但也因钢铁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后经多年不懈努力,该市逐渐成为环境优美的高科技之城。而这样的转变与当地政府和大学的努力密不可分,特别是卡内基梅隆大学在该市的经济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人说,美国20世纪90年代最杰出的两所大学,当属卡内基梅隆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因为它们为美国经济的转型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今天我们国家的领导人中,许多人都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在科技界,具有留学背景的科学家不胜枚举,如23位“两弹一星”功勋中有21位科学家毕业于美、英、法、德等国家的高等学府。由此可见,留学人员在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教育部统计,现今的两院院士中,“海归”人数占比超过70%;教育部直属高校校长中,具有留学背景者高达80%。
诸多的“海归”通过留学,认识到了国内外科技与教育的差距,培育了开放包容的心态,更加善于学习、善于调查研究,勇于从多视角看待问题,妥善处理问题。现在,一部分年轻人,特别是沿海富裕地区的一些年轻人,似乎有了不愿学习、不愿留学的苗头。他们怕苦怕累,受不了“洋插队”之苦,过着“小富则安”的生活,不像此前的年轻人那样渴望出国留学,哪怕是去打工也希望走出国门看一看。
20世纪90年代前后,日本每年有几万人出国留学。2004年,日本出国留学人数达到10多万人,但是最近几年这个人数一直在下滑。目前,日本出国留学人数稍有反弹,但与20多年前比不可同日而语。从2000年起,日本几乎每年都会有人获得诺贝尔奖。2001年,日本推出了一项计划,提出用50年时间拿下30个诺贝尔奖。目前,这个目标已完成了近20个。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之所以近年来获得了诸多诺贝尔奖,应归功于其三四十年前的人才积累。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无论贫富大小都有值得学习之处。这也要求我们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开放心态,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留学人才是我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即使某一天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了,我们也仍应坚持不懈地派遣更多年轻人到国外留学,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点和长处。唯有这样,我们方能有资格、有实力站到世界舞台的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