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课程的设置与构建

  • 来源:留学
  • 关键字:生活化,设置,构建
  • 发布时间:2025-03-28 14:21

  文_宫艳秋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实施必须贴近幼儿的生活,我们主张为幼儿设计生活化的课程,以其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生活化的课程融入特定的生活情境,自行操作、自主游戏、尝试互助、学会分享,逐步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生活化课程与核心素养的落实

  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教育,而儿童的成长重在知识储备和认知体验,该如何设置课程、开展怎样的学习才能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呢?《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要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开端,关系着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因此,在幼儿园里学什么和怎样学就显得至关重要。我们需要结合幼童的年龄特点,依据认知实际去设置相应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内容,再将其以课程的形式确定下来,并在日常学习中有目标、按计划地予以实施。因此,课程的设置要立足于当下,着眼于未来,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协调发展为核心,让幼儿逐步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核心素养并非高不可及的话题,完全可以通过具体的富含生活元素的课程来落实。比如从先贤的故事中了解民族的特性,从古代诗词中感受情趣的丰富,从游戏活动中体会心智的灵动,在日常答对中习得言语的精妙。这正契合了当下所倡导的文化自信、言语运用、思维灵动和审美感知,有助于幼儿树立高尚品德,涵养美好心灵,培育核心素养。

  生活化课程与幼儿成长的关联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力倡“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主张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而生活决定教育,要充分利用社会的生活环境,对幼儿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将学校(幼儿园)与社会的血脉连通一气,让孩子们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到活灵活现的知识,掌握切实可用的技能。用这样的方式,一则可使教育与生活劳动和社会生活相结合,达到学用一致的目的,二则可调动幼童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生活力和创造力。

  教育幼儿必须关注他们当下的生活。通常,幼儿的生活场景大致有四个方面,即家庭、幼儿园、社会和想象空间,平时学习的内容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启蒙教育不能只浮于表面,而要贴近生活实际,在模拟乃至真实的情景中感受并运用知识。可以在居家体验中识亲辨序,认识家具器皿;在食物品尝中区分酸甜苦辣、果蔬米面;去大自然中认识山川河流、树木花草;当然还可以在园区里通过学习游戏,养成良好习惯。只有把幼儿在生活中所能正常接触到的资源衍化为课程体系,这样的学习才是有目标的,步骤才是有计划的,效果才是成系统的。

  生活化课程与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生活的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学习的过程也不能总是单一逐项地认知。因此,开发一些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引领幼儿多角度地经历学习,以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多项目的技能很有必要。

  我所工作的幼儿园近旁有一处自然生态公园“西湾红树林”,那里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生态教育资源丰富。为此,我们开发了综合性课程体系,以“1+4+6+N”模式开展学习,即将教师、幼儿和家长作为一个共同体,从四个探究点—西湾红树林公园、西湾红树林与社区、西湾红树林与城市、西湾红树林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各年级根据幼儿身心发展阶段形成六个主题活动,即上半学期小班《走进红树林》、中班《红树林的人文景观》、大班《保护红树林》,下半学期小班《红树林的好朋友》、中班《城市与社区》、大班《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在此前提下,我们提倡各班级融入本班特色,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开发“N”种“班本”主题课程内容,以此来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化课程实施,积极引导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实现环境情景、生活场景、学习场所和认知过程的有机结合。通过综合的学习和实践,幼儿在饶有兴趣的活动中积淀了人文底蕴,提升了综合素养,培植了科学精神,分享了健康生活,体验了责任担当,真正从“学会”慢慢过渡到“会学”。经过一个周期的实践,我们体会到该项活动以幼儿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启发幼儿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寻真知、探真理,激发幼儿的适应力、创造力、幸福力和生命力,从而发展成为有胸怀、有眼界、有情怀、有责任的新时代“四有”儿童。

  教育是一场美丽的遇见,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幸福的种子,每颗种子都有一个多彩的世界。生活化课程的建构不会一蹴而就,它必然会经历不断探索、不断调整、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必须把握核心素养精髓,满足幼儿探究性、求知欲和成长力需要。看见儿童、追随儿童,用“懂”和“爱”静心陪伴在孩子们身旁,深度挖掘幼儿生活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以贴近幼儿认知实际的方式实施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培养出适应世界教育改革趋势、具有国际竞争力、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区南昌第二幼儿园)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