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视域下农产品营销创新策略探究
- 来源:营销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数字经济,农产品,营销创新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3-29 10:42
李璐妍(河南大学国际商学院)
摘要: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入普及,传统市场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农产品营销在此环境下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聚焦于数字经济视域下农产品营销的创新策略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创新的农产品营销策略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还能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并推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然而,目前农产品营销领域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品牌建设相对滞后、营销渠道较为单一,以及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等。为此,本文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创新对策,包括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拓展多元化销售渠道以及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这些创新策略旨在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农产品营销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引,同时加速农业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数字经济;农产品;营销创新
数字技术的应用为农产品突破传统营销模式的限制提供了全新契机。从拓展市场覆盖范围到精准满足消费者需求,从优化供应链管理到增强品牌影响力,农产品营销的数字化转型正成为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的重要动力。然而,当前农产品营销在品牌塑造、渠道拓展以及专业人才支撑等方面存在诸多短板,严重阻碍了其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发展潜力。因此,全面剖析这些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创新策略,对于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数字经济视域下农产品营销策略创新的意义
一、提升农产品知名度
在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下,众多电商企业积极向农村市场延伸,农民通过电商平台即可展示并售卖特色农产品。数字技术的应用打破了农产品传统的地域和销售渠道限制,为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展示与传播平台。借助电商平台、社交媒体及多元化线上营销渠道,农产品能够以更为丰富的形式呈现于消费者面前。过去,许多优质农产品因缺乏有效宣传途径,仅在产地周边小范围流通,其卓越品质和独特风味难以为外界所知。如今,数字经济赋予农产品更多展示的可能,种植过程、生长环境以及营养价值等信息借助图文、视频等形式得以生动展现。消费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农产品的优势,这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曝光度与知名度,也吸引了更多潜在消费者的关注,为农产品销售创造了更大空间,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二、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农业数字化与信息化加速发展的时代潮流中,数字经济正成为推动特色农产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力,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已然成为必然趋势。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为农产品营销注入新动力,使市场需求能够精准传导至农业生产端。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的偏好、购买行为及市场变化趋势,农业生产者得以优化种植养殖结构,科学规划生产规模和品种,从而减少盲目生产所引发的资源浪费与市场风险,推动农业逐步向精细化与智能化方向转型。同时,诸如农产品电商直播、社群营销等创新型营销模式,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还加速了农产品在品牌建设、包装设计及质量标准等方面的提升,更加契合市场需求的变化,为农产品创造更高的附加值。另一方面,数字经济驱动下的营销创新进一步增强了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与整合,使生产、加工与销售的衔接更加高效顺畅,助力农业产业体系的优化与升级。这种全方位的联动机制激发了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为高质量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显著提升了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三、推动农业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
在数字经济时代,农产品营销策略的创新已成为推动农业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农产品营销方式的数字化变革,进一步加强了农业与加工制造业之间的紧密联系。首先,通过创新的营销渠道,精准的市场需求信息能够快速传递到加工制造业,使其能够根据消费者对农产品加工品的偏好与需求,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和产品种类。这不仅提升了农产品深加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增强了农业经济的韧性。其次,数字营销所带来的巨大流量与关注度,吸引了旅游和文化等相关产业的深度参与。例如,在乡村旅游领域,特色农产品的宣传推广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前往生产地,体验农业活动、品尝农家美食并购买特色农产品。这一过程中,乡村旅游产业随之蓬勃发展,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为农村地区创造了更多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机会。此外,在农产品营销创新实践中所孕育的品牌文化和地域文化,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推动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和传播,进一步拓宽了农业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空间。最后,数字技术在农产品营销中的应用,如电商平台和物流配送系统,不仅带动了信息产业和物流产业在农村地区的布局和发展,同时也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农村产业的配套能力。
数字经济视域下农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
目前,品牌意识的匮乏在农业生产经营者中较为普遍。大多数农户和农业企业尚未充分认识到品牌建设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增强市场竞争力方面的重要意义。即便部分农产品拥有品牌,也往往面临品牌定位模糊的困境,未能深入挖掘产品独有的核心卖点和竞争优势,难以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鲜明且独特的品牌形象。此外,现有的品牌传播手段整体较为单一且缺乏系统性规划,多数仍依赖于传统的线下推广以及简单的线上广告投放。对于品牌故事的塑造、社交媒体的精准营销和口碑传播等多元化传播方式的运用明显不足,从而导致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乏力。这不仅限制了农产品销售的地理范围,同时也制约了利润空间的进一步拓展。
二、农产品营销渠道单一
传统的农贸市场、批发商采购等线下销售渠道仍然占据主要地位,而对于新兴的电商平台、直播带货以及社群营销等数字化营销渠道的开发与有效利用,则尚处于较低水平。线下渠道受限于地域和时间等客观因素,销售范围较为局限,同时交易环节烦琐冗长,使得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周期拉长,不仅增加了产品损耗,还导致利润在多层分销链条中被逐级压缩。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对线上渠道的专业化运营能力,不少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电商平台的运行中存在诸多短板,诸如界面设计简陋、产品描述模糊以及客户服务质量欠佳等问题屡见不鲜。这些不足不仅削弱了线上店铺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也难以建立起长效的用户黏性,导致线上渠道的潜力未能被充分挖掘。
三、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农产品营销的数字化转型迫切需要兼具农业专业知识与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数据分析等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然而,许多农业从业者由于年龄偏大且文化程度有限,对数字技术及现代营销理念的接受能力较弱,难以满足数字经济时代对农产品营销创新的要求。同时,农村地区在人才引进政策和发展环境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难以吸引外部优秀人才投身农产品营销领域。这种人才短缺直接导致农产品营销在品牌策划、市场推广、电商运营以及数据分析等关键环节缺乏专业支持,未能充分发掘数字经济巨大潜能。创新能力的不足使得农产品营销在与其他行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阻碍了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升级。
数字经济视域下农产品营销的创新策略
一、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
首先,应深入挖掘农产品的独特价值,立足于其产地优势、品种特性与传统工艺等核心特色,精准塑造品牌形象,为产品赋予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例如,拥有独特地理标志的农产品,可以充分彰显其地域特色,将当地的风土人情与历史文化融入品牌叙事,打造具有情感共鸣的品牌故事,从而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其次,应灵活运用数字化平台,全面展示农产品的品牌形象。通过精美的视觉素材、生动的视频内容以及详尽的文字描述,将农产品的生产流程、质量管理与营养价值直观传递给消费者,使其能够深刻理解产品的优势与独特性。这种透明化和可视化的展示,不仅显著提升品牌的可信度,也增强了品牌的吸引力。此外,可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互动特性,策划多样化的品牌推广活动,如热点话题讨论、线上品鉴会或粉丝福利活动等。这些创新性举措有助于加深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情感联系,扩大品牌的知名度与社会影响力。
最后,品牌建设还需注重维护与管理。确保产品品质始终如一是品牌长期发展的根基,需严格遵循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及质量检测体系,以建立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信任感。此外,应建立健全的品牌危机应对机制,快速高效地处理潜在的负面事件,以维护品牌声誉和消费者的信赖。
二、拓展多元化的销售渠道
首先,应充分发挥电商平台的独特优势。各大电商平台凭借其庞大的用户基数和高效便捷的交易体系,为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些商家可以通过在电商平台上开设店铺,将页面设计得更加精美,并详细展示农产品的特色、产地信息、种植或养殖过程及质量认证等,来增强消费者的兴趣与信任。同时,优化关键词设置、参与平台促销活动等方式,可以进一步提升店铺的曝光度和产品的搜索排名,促进销售增长。
其次,直播带货与短视频营销成为数字化销售的重要手段。在直播中,主播能够直观地展示农产品,与观众实时互动,解答疑问,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此外,通过设置限时优惠、抽奖等活动,能进一步提升购买热情,加速交易达成。而短视频平台则提供了一种更加灵活的形式,可以通过发布生动有趣而又实用的内容(如分享农产品的种植技巧、美食制作教程等),吸引用户关注,积累粉丝群体,并逐步引导受众成为实际消费者。
再次,以社区和兴趣小组为基础的农产品销售社群是另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在这些社群中,商家可以定期分享农产品知识、优惠信息和新品推荐,增强与消费者的互动与沟通,从而建立信任并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同时,借助社群团购模式,通过提供具有吸引力的价格和团购形式,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参与,实现批量销售和精准营销。
最后,O2O(线上到线下)模式也不容忽视。在进行线上推广和销售的同时,在线下开设体验店、专卖店,或与超市、农贸市场等合作设立专柜,让消费者能够亲身体验并购买农产品。这种策略不仅增强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还提升了购买的便利性。
三、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一方面,应高度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教育机构需与农业部门和相关企业通力合作,针对农产品营销的数字化需求,构建一个涵盖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市场营销、新媒体运营等多学科交叉知识的专业课程体系。这种体系应为有志从事农产品营销的人才提供系统化的学习平台。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学员可以在模拟项目、实地调研以及真实案例分析中积累宝贵经验,全面掌握利用数字技术推广农产品的核心技能。例如,他们应熟练掌握电商平台的操作,精准解读和分析营销数据,高效利用社交媒体工具进行宣传和推广。这些课程与实践的结合旨在培养一支既扎根乡村、熟悉农业,又精通数字化营销的本土专业人才队伍,为农产品营销创新注入新的动力。
另一方面,必须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环境。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鼓励和资助本土人才开展农产品营销的创新实践项目,并对那些取得显著成效的人才或团队给予奖励,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和参与积极性。这一策略不仅能够增强人才的归属感,还能促使他们成为推动农产品营销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柱。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经济为农产品营销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要求我们正视现有的挑战,并积极探索创新的解决路径。通过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不仅可以显著提升其市场辨识度,还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拓宽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则能够突破传统营销的地域和时间限制,更精准地触达目标消费者;而培养与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则为农产品营销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持续关注数字经济的动态演进,敏锐把握技术革新带来的潜在机会,不断优化农产品营销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杨旭. 数字经济背景下特色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J].营销界,2024(13):20-22.
[2] 赵玥. 数字经济背景下贵州省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创新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8):138-139+113.
[3] 赵青. 数字经济背景下河南农产品营销发展对策[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3(4):59-62.
[4] 余星雨.“数商兴农”背景下农产品电商营销策略研究[J]. 山西农经,2023(24):160-163.
[5]张蓓,马如秋,朱吉婵.数字经济时代农产品营销创新:逻辑、模式与路径[J]. 中国流通经济,2024(1):22-33.
[6] 赵彦彦,祁静蕾,钱君. 数字经济时代下农产品营销模式创新研究[J]. 商展经济,2022(13):26-28.
作者简介:李璐妍,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跨国投资与经营、数字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