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 来源:现代商业研究
  • 关键字: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应用策略
  • 发布时间:2025-03-29 14:28

  徐琴(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摘要: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已在个性化推荐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其能够精准分析用户数据和行为模式,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购物建议,从而促进销售增长和用户满意度提升。基于此,本文将围绕人工智能在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着重分析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旨在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一定的经营策略参考和技术支持,进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购物体验。

  关键词:人工智能;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者的行为越发复杂多变,个性化推荐系统的普及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提升用户体验及其满意度,有助于企业增加销售额,优化库存管理。在这一背景下,人工智能的引入为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系统带来了革命性的进步。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学习特点,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系统能够学习、模拟复杂的用户行为和偏好模式,实现对用户浏览历史、购买记录和社交媒体行为的全方位数据分析,并为其提供个性化的购物建议,从而有效提升用户的购物效率与满意度。然而,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数据隐私保护、算法公平性与透明度等问题,这制约了系统作用的最大化发挥。在此背景下,探索人工智能在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系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工智能在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一)动态价格调整

  动态价格调整指的是基于大数据分析和算法模型,实时调整商品价格,以匹配市场需求、库存状态和消费者购买意愿,其有助于企业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在电子商务交易环境中,商品价格波动频繁,电商企业需要根据实时的市场数据进行调整,引入基于人工智能的个性化推荐系统,快速集成处理用户浏览记录、购买历史、价格敏感度等海量消费数据,预测市场趋势和用户行为。这有助于电商平台根据算法推荐的最佳价格节点迅速调整商品标价,在重要促销阶段如“双十一”或“黑五”期间实时调整价格,吸引用户,加速库存周转,实现总销售额的增长。另外,电商平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掌握不同用户的购物习惯和偏好,实施个性化定价。对于消费频次高且忠诚度高的客户群体,系统可对

  其最常购买的商品提供特别优惠,从而提升其购物满意度和品牌忠诚度,刺激重复购买行为,助力企业拓展与稳固市场份额。

  (二)实时广告投放

  基于人工智能的实时广告投放系统,能够实时跟踪和分析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上的浏览路径、停留时间、点击偏好等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和行为预测,确保每次广告展示都尽可能契合用户当前的兴趣需求。该系统还能识别用户潜在的购买意图。当用户在平台上搜索某一类商品并阅读商品评价时,系统便能立即识别这一行为模式,判断用户对该类商品是否具有较高的购买意向。随即,系统将精准地向用户呈现特定商品的详细广告,或推送该类商品的特价促销信息,从而有效提高商品的购买转化率。

  在广告投放过程中,人工智能的应用有助于电商企业实时监测并分析广告点击率、转化率以及用户反馈等数据信息,并利用这些反馈信息来持续优化广告策略和内容[1]。具体而言,系统通过分析用户对广告的点击行为,可以立刻识别出哪些广告内容能够引起用户兴趣,哪些内容表现不佳;分析来自社交媒体、评论区和直接反馈的用户意见,能够提炼用户的情感倾向和偏好,有助于电商企业优化现有广告的文案设计,并预测未来广告内容的调整方向。

  (三)提升用户体验

  电商平台应用人工智能分析用户在平台上的浏览轨迹、点击行为以及停留时间等数据,能够建立精准的用户行为模型。基于这一模型,系统可以自动调整导航结构、内容展示方式,或改变图像和文本的布局,从而使用户能够更快找到感兴趣的产品,提升其满意度和忠诚度。比如,针对经常购买儿童用品的用户,个性化推荐系统会优先展示儿童服装、玩具等相关分类的产品推荐信息,界面也会采用更大的字体、更明亮的色彩搭配,以此吸引目标用户群体的关注。

  电商平台还能利用人工智能实时分析用户输入和反馈的信息,通过聊天机器人或虚拟助手等工具与用户进行互动,及时解答用户的咨询和疑问,精准推荐符合其需求的产品并快速处理常规的购物问题(如订单追踪、退换货等)。这不仅提升了用户的购物体验,还能使其感受到更为人性化和细节化的服务,从而增强其对产品的好感度和信任度。

  基于人工智能的个性化推荐系统还可以基于用户与智能工具的互动来学习、优化算法,不断提高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交互的流畅性,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聊天机器人、虚拟助手等智能工具可以通过对话接口与用户进行交流,分析用户的查询语句、偏好选择和反馈响应,进而精准洞察用户需求,实现服务优化[2]。基于这些互动收集的数据,个性化推荐系统能够调整推荐算法和响应机制,更准确地匹配用户的具体需求,这不仅能够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还极大地提升了电商平台的品牌形象,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

  二、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数据隐私与安全问题

  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系统在收集用户数据过程中,需要获取大量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的积累能够使系统更精确地预测用户的需求和喜好,从而为用户提供极具针对性的购物建议。然而,在数据的收集、存储和处理过程中,任何环节的安全漏洞都可能导致个人敏感信息的泄露,一旦用户的个人信息被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获取,就容易出现身份盗用和隐私侵犯等问题。随着系统中数据量的不断增加,保障信息安全的难度也在增加。相关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技术和资金来维护数据安全,这可能会给企业运营带来额外的成本压力。

  针对隐私问题,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系统为了提高商品推荐的相关性、精确度,会对用户行为进行深入的跟踪和分析。这种做法在优化用户体验的同时也可能侵犯用户的隐私。部分用户时常对自身的购物习惯、兴趣偏好以及行为模式被系统记录并用于无关的第三方广告推送而感到担忧,用户难以得知自己的数据是如何被收集、使用和分享的,这些问题都会直接降低用户对电商平台的信任度。

  (二)系统透明度不足

  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系统依托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复杂的机器学习模型构建而成,这些模型涉及大量的参数和算法过程,非专业人士通常难以理解。技术的高度复杂性使得普通用户难以获得关于算法如何运作的具体信息,也无法验证信息推荐的准确性或公正性,这会使用户感觉自己的选择正在被算法操控,而不是真正接收到了符合自身个人偏好的推荐信息,这会影响用户对个性化推荐系统以及整个电商平台的信任。

  商业保密需求也是导致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系统透明度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部分电商企业将推荐算法视为核心竞争力之一,担心公开算法细节会泄露商业秘密,进而导致自己丧失竞争优势,因此仅对外提供一些笼统的信息。这种做法虽然在短期内保护了企业的商业利益,但从长远来看,信息不透明会使用户感到不安全,产生不满情绪,特别是当推荐结果与用户期望不符时,缺乏透明性的系统更容易受到外界质疑,进而影响平台的整体声誉和业绩[3]。

  (三)算法偏见与公平性问题

  算法偏见源于训练数据的偏差,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系统的机器学习模型需要以大量的历史用户数据为基础进行训练,进而预测和推荐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商品或服务。若这些历史数据不够全面或存在偏差,那么训练出来的模型将会继续放大这些偏见,即如果一个电商平台的大部分用户群体倾向于某一特定的地理区域、年龄或性别,那么系统所收集的数据将会向这些群体的消费习惯和偏好倾斜。这将导致少数用户的需求偏好被边缘化,进而在购物过程中遭遇选择受限、机会不均等问题,不利于平台的均衡、可持续发展。

  算法的不透明性还进一步加深了偏见和公平性问题的复杂程度。因为推荐算法的工作机制高度复杂且不易解释,所以用户和监管机构难以理解算法如何作出特定推荐决策,监控、识别算法偏见也会变得更加困难。用户无法得知自己接收的推荐是否受到算法偏见的影响,也无法判断平台提供的商品或服务选择是否全面和公正。在这种情况下,算法的决策过程和结果会对部分用户造成不利影响,而相关责任和问题解决方法也难以清晰界定。这不仅会损害用户的权益,还会影响电商平台的整体公信力和市场表现。

  三、人工智能在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系统中的应用策略

  (一)强化数据保护

  电商平台应从多个渠道收集用户的行为数据,包括点击路径、购买历史和用户反馈等,收集完成后进行数据清洗和预处理,去除错误和重复的数据记录,填补数据缺失值,然后应用数据标准化方法确保数据的一致性。上述工作能够提升数据质量,并使个性化推荐系统更准确地理解用户需求,从而作出更合适的商品推荐。

  在此基础上,电商平台还需要提升算法的透明度与可解释性,以此提升用户对推荐系统的信任度。电商平台可以向用户展示推荐的依据,如用户之前的购买行为或类似用户的偏好模式;还可以通过决策树或规则引擎来展示系统从用户的行为数据中得出推荐结果的过程[4]。这一策略的实施不仅能够提升用户的接受度和满意度,还有助于电商平台在发现潜在风险或错误时及时调整算法,有效维护系统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二)提升系统透明度

  电商平台可以在用户界面中添加功能模块,详细说明推荐系统使用用户的历史数据、偏好设置和浏览行为,准确生成个性化推荐,并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描述推荐算法如何基于用户评分、购买频率以及与其他用户的相似度等指标开展工作。对于每项推荐,平台应提供一个“为什么看到这个推荐”的链接,用户点击后则可以看到出现该推荐的具体原因,如“您之前购买过类似商品”或“其他类似兴趣的用户也喜欢”,以此来提升推荐的透明度,增强用户对推荐系统的信任。

  电商平台应允许用户修改个人资料中的兴趣点,屏蔽不想看到的商品类别,或是标记误导性以及不感兴趣的推荐结果。这样一来,用户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调整推荐内容,还能感知系统对其输入和偏好变更情况的积极响应。

  电商平台还应定期向用户提供其有关数据如何被使用以及如何影响推荐结果的报告,报告中应详细说明平台收集用户的购买历史、浏览行为和个人偏好等数据,以及这些数据被分析和用于生成个性化推荐的路径,清晰展示数据处理流程及其被转化为具体的推荐逻辑的路径,让用户直观地了解自己的数据是如何被应用的[5]。基于此,用户能够更轻松地识别和理解推荐系统的行为模式,从而在有需要时进行更合理的隐私设置调整。

  (三)优化算法公平性

  对算法的公平性进行持续优化和监测,是电商平台赢得广泛用户支持和维持市场领先地位的关键。电商平台应确保用于训练推荐系统的数据,广泛取自不同性别、年龄、地区和消费能力的用户群体,同时定期审查和更新其数据收集和处理流程,以改善算法偏见,使推荐算法能够更加公正地处理不同用户的信息。在此基础上,电商平台应运用技术手段来检测并剔除可能导致偏见的数据,如重复记录或明显偏离群体行为的数据,以进一步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和推荐系统的公平性。

  电商平台还应建立一个独立的算法审查团队,专门负责评估和审查推荐算法在不同阶段产生的偏见和不公平现象;采用平等机会模型和校正模型定期对推荐结果进行公平性测试,检测算法对某一群体的推荐是否存在系统性偏差,从而及时进行纠正,确保推荐系统在不同群体间进行公平的推荐。

  四、结语

  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系统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等手段,能够有效分析用户数据,识别消费者行为模式,从而为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商品推荐。针对这一系统在人工智能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数据隐私与安全问题、系统透明度不足以及算法偏见等问题,电商平台则需要加强数据保护,提升系统透明度,不断优化算法公平性,以提升系统的性能与稳定性。未来,相关企业可继续探索新的方法和技术,以进一步激发人工智能在电子商务领域中的潜力。

  参考文献

  [1]林小芳.人工智能在计算机辅助电子商务决策中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24(11):159-161.

  [2]范华晴.基于AI的电子商务平台对种业公司市场覆盖率的提升作用[J].分子植物育种,2024(21):7296-7302.

  [3]王伟.人工智能在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系统中的应用与优化[J].高科技与产业化,2024(9):60-61.

  [4]杨姣.数字经济时代下人工智能在电子商务供应链优化中的应用[J].中国电子商情,2024(18):95-97.

  [5]周荣金.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2024(8):280-281.

  作者简介:徐琴(1987—),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