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字经济对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
- 来源:现代商业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数字经济,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3-29 14:31
陈茜(郑州商学院)
摘要: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传统制造业面临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创新需求,这迫使传统制造业企业不断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和竞争优势。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成熟和普及,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数字化手段能够转变传统制造业企业的经营模式,为其提供更高效、更灵活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深入探讨了数字经济对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以期为传统制造业企业在新时代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提供一些指导,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转型挑战,并把握数字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数字经济;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经济成为促进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数字经济通过应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重塑了传统经济活动的模式,并推动了各行各业的深刻变革。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柱,其数字化转型会影响行业自身的结构性调整,并对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全球化竞争日益加剧、资源与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背景下,传统制造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复杂[1]。因此,传统制造业企业亟须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模式变革来实现转型升级,以满足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本文围绕数字经济对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以期帮助传统制造业企业更好地把握数字经济的发展契机,使其在未来发展中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二、数字经济概述
数字经济是由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工具驱动的新型经济形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全球数字化转型的不断加速,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而且对各行各业的运作方式、商业模式及产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数字经济中,信息的生产、传输、处理和应用成为核心驱动力,传统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必须顺应这一趋势,借助数字化工具来提高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市场空间[2]。数字经济的核心特征在于通过数字化手段来实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的高效联动和信息流通。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经济活动不再局限于物理空间,使跨地域、跨时间的互动成为可能。传统制造业企业借助数字化平台能够实现对资源的实时调配,对市场需求、供应链信息、生产过程的精准追踪和分析,这有助于促进商业模式的创新与产业链的重构。
三、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
(一)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劳动力成本增加
传统制造业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转型升级的步伐。因此,传统制造业企业亟须在生产模式、技术创新、劳动力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度变革,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传统制造业企业的自主研发及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较为依赖技术引进和模仿,因此,面对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和科技迅猛发展时难以保持竞争优势。技术更新换代的滞后,使传统制造业企业难以从根本上提高产品附加值,这会进一步加大企业的竞争压力,导致传统制造业企业较难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3]。此外,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也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重要挑战。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传统制造业企业劳动力成本逐渐增加,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逐渐丧失,不得不寻求转型。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技术投资和创新能力,部分传统制造业企业难以有效实现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化升级,在面对市场环境变化时往往反应较为迟缓且竞争力不足。
(二)全球化竞争加剧
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使传统制造业的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传统制造业企业不得不直面来自全球各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竞争对手。在全球市场中,低成本生产不再是唯一的竞争优势,技术创新、品牌价值、灵活的生产体系等成为企业扩大市场份额的关键。虽然多数制造业企业凭借资源优势和低成本劳动力形成了初期的市场竞争力,但是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单纯依赖低成本劳动力的竞争优势逐渐丧失,这种局面迫使传统制造业企业加快了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的步伐。技术研发和生产模式转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与时间成本,因此,部分资金短缺的企业难以在全球化竞争中长期保持竞争优势[4]。此外,全球化进程促进了产业链的重构,如制造业的生产环节和资源配置重新调整,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大大提高。在此背景下,传统制造业企业不得不应对来自全球各地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合作伙伴及市场需求的变化。产业链的高度分工和全球化布局使传统制造业企业在操作过程中面临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例如,在供应链管理、物流成本控制和生产协调方面,传统制造业企业不仅要应对资源采购、资源配置、生产能力方面的挑战,还要应对复杂的国际法规、关税政策、跨国合作中的文化差异等问题,这使传统制造业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承受着较大的压力。
(三)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
在生态资源日益宝贵、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背景下,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绿色、低碳经济的需求。传统制造业企业必须慎重思考,如何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采用环境友好型生产模式。当前,多数传统制造业企业已采用更加环保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采用绿色制造模式,以降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然而,这一转型不仅需要投入大量成本,也需要时间和技术的积累,部分传统制造业企业难以承担。随着大众的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理念不断增强,传统制造业企业的生态环境表现会直接影响其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在全球化市场中,是否具有绿色产品、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评判传统制造业企业价值的重要标准[5]。如果传统制造业企业无法适应这些变化,其产品就有可能面临消费者的抵制或市场竞争力的下降,从而影响其销售。
四、数字经济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制
(一)数字技术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第一,自动化技术与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通过广泛应用自动化技术,传统制造业企业能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显著提高生产的效率和稳定性,并减少人工干预带来的误差和浪费,从而增强整体生产效能。智能制造技术的真正突破,体现在其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融合上。智能制造并非单一的技术应用,而是高度集成的系统,能够帮助传统制造业企业实现从生产计划、工艺优化到设备维护的全面数字化和智能化。在此过程中,物联网技术能够通过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对生产环境和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反馈,确保设备高效运作,并降低故障率;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通过自主学习算法来优化生产决策,对生产线进行预测性维护,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避免生产停滞或设备损坏的干扰。此外,自动化技术与智能制造技术能够促进生产线柔性化,使传统制造业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通过灵活配置生产线,传统制造业企业能够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从而降低库存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市场反应速度和客户满意度。
第二,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对生产流程的优化。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能够转变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并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大数据技术凭借实时监测与分析功能,能够揭示设备故障、生产瓶颈等潜在问题。传统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来预测设备的维护周期,并及时安排预防性维修,以减少设备停机时间,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在此基础上,人工智能技术能对生产流程进行更精细的优化。通过机器学习算法,人工智能技术能从海量生产数据中发现潜在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实时的决策。例如,在生产调度中,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依据市场需求、生产能力和原材料的供应情况来自动优化生产计划,精确地调整生产进度,确保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减少能源消耗和原材料浪费,并缩短生产周期。
(二)数字化手段促进经营模式的重构
第一,平台经济与跨行业协同发展的融合。通过数字化平台,传统制造业企业能够打破行业界限,实现资源、信息和技术的共享,这有助于促进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深度协作。平台经济独特的运作模式,使不同领域的企业能够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协同合作。传统制造业往往局限于单一产业链条,而数字化平台能够通过信息的流动与共享,促使传统制造业企业与服务业、零售业等多个行业的企业紧密连接。在此情形下,传统制造业企业不再依赖单一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而是通过数字化平台将自身的核心能力与其他行业的优势进行融合,创造新的价值。例如,传统制造业企业可与物流平台展开紧密合作,以实现对产品的智能化分销与动态调度;可与零售平台合作,将产品精准地推送给终端消费者,从而提高市场响应速度与客户满意度。此外,通过数字化平台,传统制造业企业能与不同领域的技术公司、研发机构乃至消费者进行互动,共同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应用模式,从而促进自身的技术进步与产品升级。
第二,数字化服务创新与个性化定制的融合。数字化服务创新与个性化定制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推动传统制造业朝着更精细化、更个性化的方向转型。通过对消费者行为、偏好、购买历史等多维度数据的分析,传统制造业企业能够更加精准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进而为其提供定制化的产品或服务。例如,借助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传统制造业企业不仅能够实时获取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每一项数据,并分析其需求变化,为其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推荐、定制化的售后服务及增值服务,还能够在增强消费者购物体验的同时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在个性化定制方面,传统制造业企业借助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能够快速响应消费者的具体需求,并据此调整生产线和工艺流程,实现产品的个性化定制。
(三)数字经济促进供应链的重构
第一,智能供应链与数字化物流管理。传统制造业企业通过引入智能技术或数字技术,能够建立更加高效、透明、灵活的供应链体系,从而增强整体运营效能。智能供应链的核心在于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对供应链全过程的实时监控与动态调整。借助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智能标签等,传统制造业企业能够实时跟踪产品流动、库存变化等信息,从而大幅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控性,并有效避免供应链中的断裂现象,实现精准的需求预测和库存管理。在此基础上,数字化物流管理能够进一步增强供应链的整体效能。传统的物流管理依赖人工经验和基础设施的运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不确定性,而数字化物流管理能够集成先进的信息系统与实时数据,使物流运作更加高效,传统制造业企业具备更强的动态调整能力。在物流环节中,借助自动化仓储系统、无人驾驶运输工具等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传统制造业企业能够大幅提高物流处理速度和精准度,并降低人力成本和误差率。
第二,基于数据分析的精准采购与库存管理。精准采购与库存管理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与实时数据的分析,为传统制造业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这有助于降低资源浪费,减少库存积压,并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在精准采购方面,传统制造业企业通过分析市场需求、供应商表现、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关键数据,能够预测未来的采购需求和价格趋势。例如,利用大数据技术,传统制造业企业能够实时监控原材料的供应状况及价格波动,及时优化采购计划,调整采购策略,从而避免供应链中断或价格大幅波动带来的损失,确保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及时供应和成本的有效控制。在库存管理方面,大数据技术赋予传统制造业企业强大的预测能力,并为传统制造业企业提供了精细化管理工具。传统的库存管理往往依赖人工经验或简单的库存控制模型,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而通过基于数据分析的库存管理,传统制造业企业可以实时监控库存水平、订单量、生产周期等变量,根据实际需求和市场变化调整库存水平。
五、结语
本文深入探讨了数字经济对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突破传统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局限,使传统制造业企业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个性化定制。同时,借助智能制造、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传统制造业企业能够有效地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并实现经营模式创新,从而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优智,秦林轩,温思敏.基于CiteSpace的数字经济与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国内研究现状分析[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4(5):75-80.
[2]李威威.数字经济对传统制造业的影响与转型策略[J].销售与管理,2024(21):12-14.
[3]廖嘉鹏,李韩镒,周旨祥,等.数字经济赋能粤港澳大湾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机制研究[J].特区经济,2024(3): 40-44.
[4]孙涧桥,李俊,李强.数字经济赋能老工业城市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探索:以辽宁抚顺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24(5):29-32.
[5]马淑萍.数字经济驱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3(20):152-154.
作者简介:陈茜(1991—),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数字经济、企业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