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旅商融合的消费发展新模式
- 来源:中国会展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文旅,消费,发展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5-09 10:47
文/ 裴超 责任编辑/ 常予莹 861563981@qq.com
当前, 消费新场景是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的系统集成, 对促进消费提质升级,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从发展机遇和趋势看, 消费呈现新需求、新供给、新动能、新潜力的“四新” 特点。创新消费场景, 例如, 类别创新、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作为重点引导和鼓励方向, 创新商品和服务供给, 可以有效推动国内消费市场转型升级。
其一, 主题定位与文化IP植入。在地文化挖掘, 结合本地历史、非遗、民俗等元素打造主题IP, 如成都远洋太古里以川西民居建筑+现代设计,形成“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的标签。引入文化IP联名, 与博物馆、艺术机构、影视IP合作, 如K11与故宫联名展览, SKP-S以“火星未来” 为主题构建沉浸式科幻场景。
其二, 空间场景重构。一是沉浸式场景设计。打造主题街区, 如融合艺术装置与露天市集, 或以书店+艺术展+绿植庭院构建文化社区, 还可利用光影技术, 通过声光投影打造奇幻世界。
其三, 运营与体验升级。设立常驻文化空间或动态活动策划, 每周举办音乐会、DIY创意工坊、文化沙龙、主题节庆活动等。
其四, 旅游配套服务整合。游客友好设施, 设置旅游服务中心, 提供行李寄存、景点接驳巴士、多语种导览手册。联票合作,与周边景区、剧院推出“购物+景点” 套票,如苏州中心与拙政园联动。夜经济延伸, 延长营业时间, 打造夜市、灯光秀、夜间剧场。
注重生态联动与品牌传播, 与城市文旅路线串联:成为“城市微旅行” 站点, 如上海新天地被纳入石库门文化游览线。还可以跨界合作, 联合航空公司、酒店推出“住购游”套餐, 吸引外地游客。
此外, 深化科技应用, 增加优质消费供给。挖掘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与消费的结合点, 推动技术向规模应用转化, 丰富新技术与消费场景融合的最新实践。创新服务模式, 推动消费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鼓励消费升级, 提高消费品国际竞争力和品牌附加值, 推动自驾车房车营地、徒步露营、低空飞行等新兴户外运动快速发展。
减少限制措施, 优化消费营商环境。消费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引导, 更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各地应做好支持保障工作, 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到消费新场景的建设中。对于有需求但未有效满足的领域, 像优质品牌商品, 育幼养老、文化娱乐、运动健康等高品质、多样化生活性服务消费等, 应推进消费端领军企业的培育建设, 不断提升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 更好顺应文旅新场景促进消费升级趋势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