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 洋 绘/李 鹏
想不到吧,乐器的江湖也有“爱恨情仇”!钢琴一骑绝尘,是普及度最高且最受欢迎的乐器之一,在业内被尊称为“乐器之王”。小提琴在交响乐团里占有最多的席位,独奏合奏两相宜,被称为“乐器之后”。吉他虽然不属于“严肃乐器”,但是到了流行音乐界,其“一哥”地位无可撼动。几家欢喜几家愁,除了这些几乎“人尽皆知”的热门乐器,还有很多经常被遗忘的冷门乐器,来认识一下它们吧!
中提琴:大家都会认错我
中提琴在交响乐团里数量仅次于小提琴,是中音声部的“中流砥柱”,不论是在交响乐团还是在弦乐四重奏里,中提琴都是必不可少的乐器。可就是这样的“大咖”,却躲不过来自“脸盲”乐迷的“纵使相逢应不识”。中提琴长得和小提琴非常相似,仅在体形上比小提琴大一圈,导致大部分人会把中提琴错认成小提琴。最让中提琴“愤愤不平”的是,虽然它和小提琴长相极为相似,但是待遇却千差万别。自古以来大作曲家们都热衷于为小提琴创作独奏曲,对中提琴却“不管不问”。这样明显的“区别对待”,中提琴不烦恼才怪呢!
低音提琴:我需要一辆商务车
低音提琴是音域最低的弦乐器,负责为乐团渲染浑厚的底色,没有低音提琴,乐团便失去了“根基”。导致低音提琴成为冷门乐器的最主要原因是它的体形太过庞大,足足高一米九,表演者在演奏时,常常像搂着一个大高个儿。如果把低音提琴放进庞大的琴盒里,则需要一辆大商务车才能拉走。另外,低音提琴价格昂贵,学习者也比较少,导致它一直“闷闷不乐”地待在冷门乐器的圈子里。但是,低音提琴浑厚的音色非常独特,作曲家们常常用低音提琴来表现比较庞大的意象。法国作曲家圣桑在《动物狂欢节》的“大象”一章中,就用低音提琴表现了大象沉重而缓慢的脚步声。
双簧管:明明我是“C位”
虽然都是靠簧片震动来发声的乐器,但是相比它的“兄弟”单簧管,双簧管在名气上要逊色很多,大部分人甚至不知道双簧管究竟长什么样子。交响乐团里分为二十多个声部,涵盖了十余种乐器,要让它们和谐发声,就需要有统一的音高标准,提供这个标准音的乐器正是双簧管。
如果大家去音乐厅欣赏交响音乐会,会发现在整场音乐会开始之前有一个“校音”环节,这时便可以看到双簧管演奏员率先吹出一个长长的标准音“la”,其他演奏员会根据这个标准音来微调自己的乐器的音高。双簧管音色明亮,穿透力强,经常担任独奏。我们耳熟能详的《春节序曲》里面就有大段的双簧管独奏。
长号:关于我的笑话可太多了
乐器笑话千千万,铜管乐器占一半,而长号就是铜管乐器家族里的“搞笑担当”。由于它演奏方式独特,需要“不断伸缩长长的拉管”,演奏时常会意外击中前排乐手的头部。因此,乐手们都会和长号保持“礼貌的距离”,长号的“攻击性”也成了最常见的段子素材。与这一特性相反的是,长号常常用来演奏庄严而华丽的乐章。例如,军乐团里常常可以听到以长号为主奏的段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片头曲就是用长号演奏的!现在,你还会觉得它是一件“滑稽”的乐器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