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五年
- 来源:四川省情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变革,经济,努力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5-16 15:03
文/本刊记者乔燕艳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级普查机构共同努力下,在10 万名基层普查人员的艰辛努力以及近900 万个普查对象的积极配合下,四川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已出成果。第四次、第五次两次“经济体检”的“CT 扫描”之间,四川发生了怎样的深层变革?
2019—2023 年,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于2020 年签署,但贸易争端的阴云依然笼罩。这一年,“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应运而生,指明了我国经济巨轮的未来航向。
锚定新航向,四川全力以赴——政策制定上更加注重精准滴灌,产业培育上更加注重梯度发展,区域协调上更加注重优势互补,坚定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使命担当。
总量实现突破,产业能级跨越。2021 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首破5 万亿元,为全国第六个、西部第一个“ 破5” 省份。这是量的突破, 更是质的飞跃—— 继2019 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成为首个万亿级产业后,2021 年食品饮料产业营收再破万亿大关。“四川造”产品优势突出:全国每生产6 台电脑、10 台彩电、3 瓶白酒就有1 台(瓶) 产自四川。
区域协同提速,开放水平跃升。2021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及《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发布,进一步激活了城市发展动能。交通升级则将全省经济版图持续优化,雅康高速全线通车,结束了甘孜州不通高速的历史;天府国际机场投入运营,使成都成为国内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第31 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等将四川的活力与底蕴再次宣告于全球,四川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
绿色动能澎湃,转型步伐稳健。2022 年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四川成为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在川投资建厂,带动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车载锂电子动力电池、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等产品从无到有。
通过“经济体检”,这些变革化作一个又一个普查数据,被清晰地镌刻于历史长卷之中。
我们欣喜地看到,五年间第二、第三产业中多个行业呈现出不同维度的“倍数级”壮大。2023年,全省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文化单位实现的营业收入是2018年的3.7倍,风力、太阳能发电量分别比2018年增长2倍、1.5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比2018 年增长143.6%,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比2018 年增长102.9%;2023年末,全省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比2018年末增长124.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比2018年末增长116.9%等等。
我们还欣喜地看到,产业发展对就业的有效带动。2023 年末,全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企业等行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均比2018 年末增长50% 以上。
同时,我们也更加明确补短板的着力点。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的双下降,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建筑业的从业人员下降和负债增加,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负债增加,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量占全省比重有所下降等,都将得到密切关注,进而精准施策。而这正是经济普查的重要意义所在。
五载砥砺前行,今朝再谱新篇。下一个五年,四川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