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经济,钱要花在“刀刃”上

  • 来源:四川省情
  • 关键字:经济,关注,力度
  • 发布时间:2025-05-16 15:14

  文/本刊专栏作者盘和林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出炉,大家最关心的当然是两件事,一个是经济目标,这代表了决策层对2025年经济的预判;另一个是政府花钱的力度,众所周知,财政开支=财政收入+财政赤字,财政的收入是有定数的,近年来减税降费,还会减少,所以大家最关注的就是财政赤字。

  经济目标方面,2025 年GDP 增速目标依然是5%,和2024 年一样,看上去没有增加,但对于当前的中国,如此庞大的经济体量要保持5% 的经济增速,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也侧面说明决策层对2025 年的中国经济依然乐观。财政赤字方面,2025 年政府赤字率定为4%,中央总赤字为5.66 万亿元,比上年多了1.6 万亿元,另外再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1.3 万亿元,比去年多3000 亿元。

  经济发展高目标,财政赤字高水平,共同支撑了2025年更高的财政支出水平。从《关于2024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公布的情况看,2025 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75 万亿元,增长4.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30 万亿元,增长3.7%。

  相比寻常年份,2025 年的财政政策更为积极,但总体思路还是“稳”。一方面,内需要刺激,经济要拉动,但没有到孤注一掷、大水漫灌的程度,力度还在合理范围;另一方面,财政花钱的重点也并非只是为了提高政府的投资规模,而要更加注重投资的有效性,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比如社保,一方面社保支付压力在逐渐增大,需要财政资金不断填充,另一方面要让老百姓敢消费,就要让老百姓没有后顾之忧,而社保其实是对老百姓的兜底保障。有了保障,老百姓才不敢将存款转化为实际的消费。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5 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 元,这笔钱虽然不多,但循序渐进,未来还是能为银发经济带来一些消费的增量。这就是把财政资金的“好钢”用在了“刀刃上”。

  比如科技,钢筋水泥如今生产太多根本用不完,即使增加铁路、公路的建设,增加钢筋水泥的消耗,也只是鼓励厂家再多生产一些,等到工程结束了,可能产能过多的问题反而更加严重了。而投资科技创新,说不定就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产业,带动上下游庞大的就业。所以政府在科技上花钱的投资有效性更高。当然,科技投资也不是普度众生,而是有侧重,将钱投向有前景的领域。在强调政府投资有效性和倾向性的同时,也要允许政府产业基金投资失败,用政府耐心资本将中国科技推上去、立起来,尤其是集中力量打破诸如芯片技术一类的“卡脖子”环节,只有这样中国未来经济才是可持续的,有竞争力的。

  比如消费,2025 年刺激内需的重点依然是两新两重,其中消费上主要的政策是以旧换新,今年以旧换新不但增加了政府补贴的规模,还扩大了以旧换新政策覆盖的范围,此举旨在活跃经济,加快商品的流通速度,也真正做到了给老百姓省钱。而省钱这件事,也是有侧重的,以旧换新更倾向于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的消费品,用以旧换新的指挥棒,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我国传统产业提高竞争力。

  2025 年,政府“花钱”既提高了规模,也改善了质量,财政配置资源的能力显著增强,这些都很好的保障了中国2025 年经济目标的实现。5% 的GDP 增速虽然持平去年,但比过去质量更高!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