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品类刺绣时尚面馆

  本刊记者_ 王利 文/ 摄

  在中国轻纺城天汇市场一楼的博赢纺织门店,上万款绣花面料整齐地陈列着,每一款都有着独特的设计风格和时尚元素。珠片在光影下流转,立体绣花在布面上绽放,薄纱在微风中轻颤——这里就是博赢纺织打造的“全品类刺绣时尚面料馆”。总经理郭业东轻抚着最新研发的三星堆青铜纹元素绣花面料,向记者讲述了一个两代人与刺绣结缘的故事。

  从滇南到江南,两代人的刺绣传承

  1987年,郭业东出生在云南文山的布艺之家。童年记忆里,父母时不时从柯桥带回一匹匹各式各样的面料,在家乡进行售卖,他们在文山与绍兴柯桥之间辗转的身影,构成了他对纺织业最初的认知。“每月搭乘绿皮火车跨越2000多公里,车票存根摞成厚厚一沓”,对于郭业东而言,经纬线交织的不仅是布料,更是一家人与纺织产业同频跳动的生计与未来。

  “我母亲是壮族人,她手中的针线可以勾勒出蛙纹与铜鼓纹的浑厚,也能绣出日月星辰的轨迹。受柯桥雄厚的纺织产业优势吸引,父母怀着对绣花面料的特殊情感,在柯桥创办了属于自己的绣花工厂。”郭业东回忆道。初中时期,随父母迁居柯桥的郭业东,时常在绣花机规律的“哒哒”声中完成作业,在耳濡目染中与纺织结下不解之缘,当长大后面临择业时,毫不犹豫选择了继续深耕绣花面料。

  2010年,郭业东与爱人一起成立了绍兴市柯桥区博赢纺织品有限公司,并在天汇市场开设绣花商铺,开启了属于夫妻俩的创新发展之路。组建设计团队、设备更新迭代、大胆工艺创新,在夫妻俩雷厉风行的变革之下,博赢纺织凭借原创设计、工贸一体的优势稳步发展,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美国和欧洲各国,深受下游客户青睐。

  以“原创”为线,解码“爆款炼金术”

  从普通的单色平绣到多片多珠多色立体绣,从单一的刺绣风格到油画、十字绣、手绣等多元风格,郭业东夫妇自博赢纺织成立以来,在绣花工艺和材质上大胆创新,结合电脑绣花机的迭代革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相结合,开发出线、绳、珠、钻、片、管等多种材料相结合的全品类时尚绣花面料。

  “万物皆可绣”,在郭业东看来,要做好绣花面料,花样创新是灵魂。为此,博赢纺织不仅内部组建了专业的设计团队,画图、画线、制卡、配线、配片等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业人员负责,还与外部权威的机构合作,以原创设计为特色,每年投入上百万推出上千款新花型,紧跟国际时尚潮流。“绣花面料的设计创新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我们每年推出的上千款面料中,可能只有不到20% 最终量产推向市场,最多产生一两个爆款面料。”在十余年的创新征程中,郭业东深谙“二八定律”的残酷与机遇,并探索出公司独特的“爆款炼金术”。

  花样创新不是简单的图案更迭,而是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和合共生的刺绣美学。去年国风大火,博赢纺织抓住风口将传统的民族元素融入花型设计; 今年非遗元年,该公司再次主动抢抓机遇。“这款电脑珠子绣是今年推出的新款,提取三星堆青铜纹元素为设计灵感,通过数字化设计和高精度设备自动完成珠子的排列,通过珠绣的位置、颜色、排列方式实现渐变、立体效果。”郭业东拿出一款闪烁微光的面料向记者介绍道。

  以“智造”为梭,织就博赢锦绣蓝图

  步入博赢纺织的生产车间,近20 台多头智能电脑绣花机正以每分钟1500 转的频率有条不紊地作业,一幅幅美丽的图案跃然于布面。据郭业东介绍,传统的绣花机机头少、效率低,绣花和绣片不能同时操作;随着现代电脑机械制造技术逐渐进步,公司如今已经可以实现四合一绣花,不仅提升了刺绣的效率,更在精度和多样性上大放异彩。

  “绣花是民族艺术智慧,三合一、四合一绣花是民族艺术智慧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我们每年更换设备装置的投入从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目前的工厂装置已经达到68 个头,今年刚上新了八片六珠、四盘带双珠双片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方便,打夹子、换底线等多环节都可以机械智能操作,进一步减少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和灵活性,提升了产品的美观度和市场竞争力。”郭业东说道。

  朝阳透过门窗,在珠片刺绣上折射出斑斓光晕。这个承载着两代人纺织梦想的企业,正以“原创”为线,以“智造”为梭,在千年刺绣文化的经纬间,织就属于博赢纺织的锦绣蓝图。郭业东表示,刺绣是跨越千年的编程语言,博赢纺织将深耕绣花面料,通过原创设计编写让世界读懂中国美学的源代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