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丽迪为母粒生态链提升注入新力
-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宝丽迪,生态链,战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6-20 18:33
“对于下一个战略周期,宝丽迪的战略定位是绿色科技引领者、功能材料创新者、产业生态协同者。未来公司将依靠智能化布局、人才引育以及研发创新三大主要路径,实现绿色、功能、产业的升级发展。”5月20 日,在由苏州宝丽迪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协办的“迪启华章,向新而行——母粒生态链科技创新研讨会暨宝丽迪战略发布会”上,宝丽迪董事长徐毅明向行业发布了公司下一步的战略报告。
本次活动吸引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端小平、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陈新伟等400 余位行业协会领导、专家学者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参会,共同探讨母粒生态链科技创新路径,展望行业可持续发展新未来。
母粒赋能,引领行业绿色征程
母粒是化纤等生产的上游关键功能性材料。用色母粒生产原液着色纤维,可在下游织造环节减少废水和COD 排放,从源头上实现节能减排,且是高效灵活生产原液着色纤维的必然选择。根据相关统计,使用色母粒每生产1 吨原液着色纤维,可以节约用水200 吨,降低能耗8630 千瓦时。
在宝丽迪等行业领军企业的带动下,行业发展技术领先性不断提升,加速国产化替代,突破进口技术垄断。端小平表示,当前,纺织行业面临全球化竞争与绿色转型的双重挑战。中国纺联《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纲要》指出,要推动行业成为科技驱动者、时尚引领者和可持续发展践行者。在这一进程中,宝丽迪以高品质、功能化、绿色化的母粒产品,为产业链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宝丽迪作为国内母粒材料领域的领军者,从“小车间”发展为上市领军企业,到如今拥有6家子公司、6大生产基地(含土耳其海外基地),产品出口20 余国,先后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等荣誉,参与制定23 项标准,获91 项国内授权专利。宝丽迪凭借“原液着色”等先进技术成果打破国际垄断、引领行业变革,为纺织、汽车、电子等行业注入“绿色动能”,实现了“一企带一链、一链兴一城”的协同效应。
“从行业新锐成长为化纤母粒领域标杆企业,宝丽迪凭借‘一生只做一件事’ 的专注和‘做企业如做人,贵在真诚踏实’的企业哲学,形成了技术精益求精、管理以人为本、员工与企业双向奔赴的独特发展基因。”端小平在致辞中期待宝丽迪继续发挥标杆作用,深化产业链协作,以开放共赢姿态迎接未来。
发展定位:绿色、功能、生态
徐毅明表示,公司始终坚守行业前沿,秉持创新与绿色理念,突破色母粒、水性纳米色浆等技术瓶颈,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绿色化、高端化产品。特别是在纺织化纤领域,其母粒广受市场和客户认可。
作为一个具有绿色标签的产品,母粒符合全球碳中和趋势,为行业绿色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是,当前母粒市场仍然存在结构性矛盾和技术与环保的挑战。基于对行业发展的战略研判,徐毅明发布公司发展战略报告:对于下一个战略周期,宝丽迪的战略定位是绿色科技引领者、功能材料创新者、产业生态协同者。未来公司将依靠智能化布局、人才引育以及研发创新三大主要路径实现绿色、功能、产业的升级发展。
“未来,宝丽迪将坚定沿着基础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坚持走下去,坚持减少环境足迹,坚持推动循环经济,坚持研发可持续创新材料,坚持绿色价值链的合作。宝丽迪将与产业链合作伙伴携手共创可持续未来。”徐毅明说道。
会上,东华大学&宝丽迪联合研发战略合作签约,双方拟校企合作共建“宝丽迪—东华大学功能纤维母粒技术联合研发中心”。
链式创新,推动行业持续升级
会上,6 位演讲嘉宾聚焦母粒技术在功能性、绿色化、智能化等维度的创新、应用成果及发展方向,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思维碰撞,展现母粒与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创新与升级的潜力。
宝丽迪功能材料研究院院长陶慷介绍了公司发布的创新母粒产品。在新发布的产品中,化纤母粒实现色彩与功能双领先,特黑母粒凭借纳米分散技术达专业染色效果,高色牢度母粒耐候性超4 级、户外两年不褪色;功能母粒推出石墨烯、阻燃、发热等20 余个品种。薄膜母粒中,MLCC 基膜开口母粒解决平整度难题,突破日韩高端垄断;塑料母粒以载液母粒技术实现工艺革新,支持抗氧剂、阻燃剂等定制化生产;油墨浆料环保与创新并行,推出柔性电子油墨、水性环保系列、3D 打印UV 浆料,适配聚酰亚胺膜、车载显示屏等新兴领域。
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光热调控纳米新材料事业部主任金平实聚焦无机纳米陶瓷材料在功能母粒中的应用,阐述了氧化钛、铯钨青铜等系列功能母粒及相关产品在纤维、农膜、窗膜等领域的应用与效果。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高性能纤维及制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华平指出,当前纤维用功能色母粒和色丝行业仍有一些关键技术需要突破。未来,功能性纤维将向极限功能(如凉感、遮热纤维挑战极限)、响应性功能(如光响应杀菌—抗菌一体化)、功能安全性(如卫材、医用等)、功能智能一体化、高效多功能等方向发展,功能色母粒需要去满足这些需求。
南开大学教授,耀科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张振杰介绍了共价有机骨架材料(COFs)的性能和产业化进展。COFs是一类新兴的吸附分离材料,也被称为均孔树脂,是一种超级吸附剂,在新能源、生物医药、半导体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东华大学信息学院助理教授隗兵在“AI + 新材料:智能系统如何重构化纤产业生态”报告中指出,传统化纤产业面临开发难、耗时长、效果差等问题,而纤维智能体技术通过构建通用、专业、企业数据库,实现数据自进化(实时迭代优化),赋能智能开发、生产、品控、销售、推广应用等全流程。
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服装材料高级研发经理董稳定重点介绍了母粒的核心作用:色母粒通过高温熔融技术实现“零染”着色,提升色彩均匀度与生产效率,“未来母粒将向复合功能化、生态环保化、定制化方向发展,我们要通过产业链协同创新,助力运动服装行业升级。”
会议同期,宝丽迪特别组织了创新开放日活动并策划了静态展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