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头回来”变成“回头客”

  文|本刊评论员

  眼下,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从多地试点推广至全国,不断激发境外旅客的消费热情。其便捷性,通过两个场景,即可管窥斑豹。

  在北京某退税商场,一位境外游客楼上选购无人机,下楼就办了退税。他说:“流程很快,不用跑到机场去办理,特别好。”没有繁琐手续,现场就能拿到退税款,让境外游客消费更添便捷与畅快。

  在上海南京东路商圈,全国首台退税自助开单机亮相。一键识别护照信息,扫描发票二维码就可生成退税申请单……等待退税的境外游客对这样的科技加持直竖大拇指。

  应对外部冲击,发展离境退税成为大力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从北京秀水街到义乌国际商贸城,从海南免税店到深圳华强北,越来越多外国游客“带着空箱”到中国“买买买”,“购在中国”蔚然成风。离境退税的带动效应不断显现,激活线下商圈、带动国货出海,并为住宿、餐饮、交通等相关消费注入活力。

  从火热现象到亮眼数据,背后是梯次衔接的政策体系支撑。4月底商务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后,不到一个月,5月15日全国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工作推进会便在京召开。除了离境退税措施快速优化,从扩大免签范围到240小时过境免签,从优化停留居留服务到跨境移动支付迭代升级,系列政策“组合拳”、一揽子“大礼包”,让“中国游”撬动“中国购”,掀起了购物、娱乐、旅行一体化体验的新风尚。

  从世界来看,主要国家入境消费占GDP比重在1%到3%之间,而目前入境消费占我国GDP比重仅0.5%左右。差距意味着潜力,如何吸引更多境外游客购在中国,如何让更多“头回来”变成“回头客”,仍需从过往经验中获取有益启示,化“流量”为“留量”。

  在增强中国制造实力上下功夫。在境外游客的购物清单里,除了传统服饰、茶叶类等商品,智能机器人、吸尘器、手机、智能手表等智能产品获得青睐,中国特色的“国货潮玩”被频频光顾。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制造物美价廉、性价比高,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科技范”,成为吸引境外游客入境消费的强大磁石。各大城市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革新、消费升级相互交织碰撞,我们才有吸引世界各地旅客来华“买买买”的底气与信心,才能激活入境消费的澎湃潜能。

  在释放中国文化魅力上下功夫。在陕西西安,随处可见身着汉服的外国友人,沉浸式体验古都深厚文脉;在四川成都,围绕大熊猫打造的多元化消费场景,成为境外游客的网红打卡地;在广西龙脊梯田,众多外国游客体验传统农事活动,深度感受乡土中国的农耕文化……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正解锁外国旅客来华消费旅行的新体验。挖掘更多文化体验,将“中国味”与“国际范”相结合,让境外游客留下一段难忘的记忆,“中式魅力”必将成为撬动入境消费的文化新动力。

  在提升中国创新磁力上下功夫。对于外国游客入境消费来说,不仅需要“说来就来”的便利,而且还要有“常来常新”的新奇与美好。许多外国游客拍摄记录下“高铁上点外卖”“酒店机器人服务”等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发出“中国生活在未来”的感慨,让人们笃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确定性;美国网红“甲亢哥”中国之行火爆全球,让人们看到创新宣传推广的重要性。创新中外沟通桥梁,创新消费新场景,创新文化新体验……打开世界了解认知中国的新窗口,中国将始终是外国友人“诗和远方”的必选项。

  今天的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旅游市场,“中国游”前景广阔,“中国购”潜力巨大。不断提升入境游客的获得感、满意度,才能吸引更多外国友人来到中国、看见中国、爱上中国。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