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实在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分别叫做“葡萄”和“玉米”的糖浆,指的居然是同一个东西
现在这些零食吃得发腻的一代大概是无法理解我们那一代人的“麻糖情结”。它是全国各地都有的传统零食,“麻糖”或许只是四川西部某些地区的叫法,在许多地方叫做“饴糖”,甚至还有更“学术”一点的,叫做“麦芽糖”。
在我家乡,“麻糖”中的“糖”字念成一声,听起来像“麻汤”。经常是在天气晴朗的傍晚, “敲---麻汤---,敲---麻汤哦---”的声音远远传来,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就循声而去,聚集在某家门前。碰巧有哪个孩子能够拿出一毛钱,小贩就会打开他的容器,从金黄色的豆粉中捞出一根麻糖。拿起一个小锤子,“啪”的一声,敲下一块。不用称来定量,大小全凭小贩那一“敲”。
在其他孩子羡慕的眼光中,那个幸福的孩子接过那块麻糖,却往往不舍得立刻吃掉,要拿在手里把玩很久。麻糖在手中会慢慢变软,然后可以拉出各种形状。或许“敲麻糖”的快乐,也在于此。
实际上麻糖的生产并不复杂:让麦子(大麦或者小麦)发芽,长到一定时候把麦芽收割切碎做催化剂。另一方面,把玉米或者糯米这些原料进行浸泡、蒸熟,与麦芽混合。几个小时之后,压榨这个混合物,就可以收集到麦芽糖汁了。
榨出来的糖汁水分比较高,可以进一步熬煮变干,甚至加入一些蔗糖使之变得更甜,也可以使颜色更加诱人。最后,熬好的糖放入炒熟的大豆粉中放凉变硬,就可以拿出去“敲”了。
玉米或者糯米等原料都是不甜的,为什么经过这个制作过程就能“变出”甜甜的糖呢?
从分子水平上来看,这些原料中含有大量淀粉,而淀粉是由一个个的葡萄糖分子连接而成的。麻糖的主要成分是麦芽糖,麦芽糖是两个葡萄糖连在一起形成的。那么,无数个葡萄糖分子连接在一起的淀粉,是如何变成两个两个一组的麦芽糖,而不是一个或者三个的呢?
在自然界中有一些特定的蛋白质,可以催化发生特定的生化反应。这样的蛋白质被称为“酶”。有一类酶可以把淀粉分子切成小段,就叫做淀粉酶。在淀粉酶中,老大“阿尔法淀粉酶”功力比较深厚,可以攻击淀粉分子的任何部位,从而切下任意数目的葡萄糖。不难想象,它的作用就是很快地把一条很长的葡萄糖长链切成一个个的短链。切得不充分的时候,这些短链含有三个、四个甚至更多的葡萄糖,被称为“淀粉糊精”。
切得很充分的话,就会含有大量单个葡萄糖,被称为“玉米糖浆”。因为葡萄糖占了主导,也被称为“葡萄糖浆”,其实它跟葡萄一点关系也没有。这实在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分别叫做“葡萄”和“玉米”的糖浆,指的居然是同一个东西。
显然,靠这个阿尔法淀粉酶做不出麻糖来。而淀粉酶家族中还有老二叫做“贝塔淀粉酶”。虽然它也是把淀粉中的葡萄糖链接切开,但是干活比较精巧,每次都整整齐齐地切下两个---连在一起的两个葡萄糖,正好就是“麦芽糖”。
这种可爱的酶在麦芽中含量很高,或许是最初的麻糖都是用麦芽做催化剂做出来的,所以“麦芽”也就获得了这种糖的冠名权。
有趣的是,中国人在完全没有“酶”这个概念的时候就形成了做麦芽糖的成熟经验。把麦芽切碎的时候,酶也就被释放了出来。而把玉米或者糯米进行浸泡、蒸熟,可以让其中的淀粉颗粒充分吸水、膨胀而打开淀粉分子的紧密结构,从而有利于酶分子切断它们。
麦芽中除了贝塔淀粉酶,也还有一些阿尔法淀粉酶以及其他的酶。所以,这样得到的“麻糖”并非全是麦芽糖,也还含有一些葡萄糖和小分子糊精。要获得高纯度的麦芽糖,就需要采用现代工业技术进行精确控制了。不过,对于传统小吃来说,这种不精确,或许正是其“原生态”的魅力来源。
淀粉酶中还有一个老三叫“伽玛淀粉酶”,功力就更差一些,一次只能切下一个葡萄糖分子。当然,慢工出细活,它可以把淀粉最终都变成葡萄糖。实际上,“玉米糖浆”的生产中就需要由它来完成扫尾工作。
现在,各种各样的糖层出不穷,“麻糖”这样的传统零食慢慢成为中年人对童年的回忆了。■
云无心:食品工程博士,现在美国从事食用蛋白质的研发工作,通俗点说,是“在实验室里研究如何做饭”。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