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东西要有创新才有发展

  • 来源:廉政瞭望
  • 关键字:古老,东西,创新,发展
  • 发布时间:2011-06-03 13:55
  自几年前星巴克开进故宫后,传统文化与商业化之争就没有消停过。

  故宫博物院这个非盈利性文化机构,进行这样的商业开发,听起来似乎与其性质不符,乍听之下让很多人难以接受。不过就我长期和全国各地博物馆、美术馆之类机构的接触来看,其实出租场地举办收费展览之类的商业行为是比较普遍的。一方面,不少博物馆获得的财政拨款较少,赖此创收;另一方面,博物馆方面也是一个利益团体,赚钱越多奖金越多。因此即便近年来各地博物馆所得到的财政拨款有所增加,但创收热情仍然不减。

  从同情的一面来说,维持博物馆这样的机构,的确要耗费很多金钱,在公共财政投入有所短缺的情况下,进行一部分商业开发也情有可原,这在国外也不乏例子。不过,更普遍的现象是,国内不少文博机构通过商业开发赚来的钱的去向始终是个问题。因为这类机构大多缺乏外部监督机制,内部控制也并不严格,所以收入往往用于给职员发奖金甚至成为小金库财源,并没有反馈到展览设计等有利于公共服务的方面。

  古老的东西要有创新才有发展。总把故宫当陈列博物馆参观瞻仰,不是生动的鲜活的故宫。通过商业包装重新创新传承,整合资源,只要运作合理得当,既可以筹集资金,又不会让故宫的品牌掉价,更可以在全球富豪间宣传中国文化。只要文物保护单位不是不管不顾地唯利是图大肆开发,只要能够切实保证文物的安全,在这样的前提下,适度开发这些建筑的商业潜力,以适当贴补其文物保护的费用缺口,那就并无不妥。

  盗窃事件的发生提醒故宫这样的文博机构应该注意安保防盗工作,可另一方面,故宫博物院更需要在管理体制上加强公开化、透明化,以示大公,以释众惑。诸如下属公司商业行为的来龙去脉,就应通告政府监管机构和公众,澄清其下属到底有多少公司,和外部合作的公司又是怎样的占股比例,每年商业活动赚取的利润又是如何使用的等等。

  如今中央正力促政府部门财政预算公开,对政府监管下的红十字会、故宫博物院等公益性组织也应提出强制性的预算公开制度,方便媒体和公众监督。历史悠久、声誉隆盛的故宫博物院,在这方面不妨为国内同类机构做一表率,如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