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吞摩托罗拉 谷歌“一箭双雕”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摩托罗拉,谷歌,Android,苹果
  • 发布时间:2011-08-29 12:37
  “不可思议!”8月15日,全球科技界一片哗然,难抑惊讶。互联网公司谷歌吞并传统硬件制造巨头摩托罗拉移动的戏码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上演,引发舆论热议。

  当日晚间,谷歌与摩托罗拉移动共同发表声明,宣布双方签署了最终的收购协议——谷歌将以每股40美元的现金,总计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这比后者8月12日的收盘价溢价63%。双方宣称,该交易将在2011年底或2012年初全部完成,而收购以后,摩托罗拉的智能手机仍采用Android操作系统,并继续独立运营。

  这是谷歌13年历史上交易额最大的一笔收购,也是惟一一笔针对硬件厂商的收购。而在两年前推出由HTC代工的首款“Nexus”自有品牌手机时,面对质疑,谷歌还曾表示,绝不会涉足Android的硬件业务。那时该公司的CEO是埃里克·施密特,现任CEO则是公司创始人之一的拉里·佩奇,这也是自他今年4月正式上任以来谷歌的第一笔重大收购。

  谷歌是否会建立独享的封闭Android产业链?此前业界盛传微软会收购诺基亚,RIM也被猜测会找买家,移动互联领域收购潮会不会就此引爆?各种猜测不绝于耳。

  图专利

  “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意在后者所掌握的专利。”消息传出后,创新工厂董事长、原谷歌中国区总裁李开复第一时间在微博上评论道。

  作为智能手机的新兵,没有足够多的知识产权积累,已经成为Android的最大软肋。

  2010年3月,苹果率先对Android举起专利大棒,控告Android授权厂商HTC非法使用20项涉及iPhone用户界面、基础架构和硬件的苹果专利。随后,微软、Oracle也加入了起诉Android侵犯专利的阵营。业内分析普遍认为,尽管从表面上看,对Android的诉讼可以解释为传统计算机行业与无线通信行业的不断融合、手机功能越来越强、设计越来越复杂所致。但从几大巨头围剿Android的态势可以看出,打击Android的发展才是专利诉讼的主要目的。

  风险投资家、苹果公司前高管Luis Gassee甚至认为,这有可能导致Android操作系统不再免费,设备厂商需要向苹果、微软等公司支付授权费用。而免费策略正是Android近年来获得爆炸式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没有庞大的专利权做后盾,就难免失败的结局。谷歌同样认识到了这一点。这家早期把专利视做“魔鬼”、千方百计避开专利的互联网公司,在融合时代已经日益重视建立专利池的紧迫性。今年上半年,谷歌试图以9亿美元收购北电出售的6000项专利,但最终被由苹果、微软、RIM、索尼、爱立信、EMC组成的财团以45亿美元抢先,错失良机。

  此次通过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1.7万余项专利将被谷歌收入囊中,而专利“武器库”的扩充,或许能一举扭转Android在专利诉讼中被动挨打的局面。“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将会补强我们的专利组合,更好地保护Android操作系统,免遭苹果、微软和其他公司反竞争行动的威胁。”拉里·佩奇称。

  谋整合

  “这是一次足以搅动整个业界的大事件。”中关村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李苏京在接受《计算机世界》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意味着谷歌开始染指硬件业务,其战略可能向整合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上下游的方向转变,今后产业链末端企业的处境将越来越困难。

  苹果正是通过整合产业链获得成功的典范。市场研究机构Asymco的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手机市场份额仅为5.6%的苹果iPhone却攫取了利润总额的66.3%。

  “封闭使得苹果确立了移动终端领域一家独大的格局。”电信专家项立刚表示,从操作系统到手机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再到应用商店,苹果建立起了完整而统一的生态体系,这保证了合作的便利,以及软硬件的协同,使得苹果生产出了高品质的产品,并在业内长期保持领先。

  Android是除了苹果iOS之外,移动互联网领域体验最好的操作系统,加之谷歌采用的免费开放策略,很容易便吸引了绝大部分手机厂商的目光,建立起苹果之外另一个强大的阵营。但授权部署方式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尽管在设备数量上,Android阵营实现了对苹果的超越,但在质量上却大相径庭。由于缺少与设备厂商的深度整合,Android很难有针对性地基于各厂商的硬件策略做软件调整,而硬件厂商也只是根据软件的要求完善硬件,最终使用的操作系统也大多是厂商各自修改的版本,最终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在所难免。

  “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正是为了改变这个现状。”项立刚指出,只有形成统一协调的完整产业链,Android阵营才能做出极致的产品来抗衡苹果。谷歌本身拥有强大的服务与软件背景,缺少的则是硬件“基因”。

  盼洗牌

  在业内人士看来,本次收购必定会带来业界重大连锁反应。在洗牌中谋求新的市场地位,或许也是谷歌所期盼的。

  “我们期待此次收购能为Android生态系统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收购消息发出后,谷歌移动业务高级副总裁安迪·鲁宾如是说。随后,三星、LG、索尼爱立信、HTC、中兴通讯等Android授权厂商都纷纷表示支持本次收购。台上仍是一团和气,台下则是暗流涌动。

  “谷歌和摩托罗拉的婚礼上,HTC哭得泪流满面:原来为他生那么多孩子都没用,谷歌爱的是他自己;三星默默地看着HTC,想起那个叫苹果的男人,她了解这种爱恨交加的感觉;微软不敢看诺基亚的眼睛:再给我一点时间,我还没有准备好。”这是近日微博上流传甚广的段子,形象地反映了各厂商当前所面临的形势。

  “Android的合作伙伴们,尤其是三星和HTC不会为这笔交易感到高兴。”美国THIR的分析师Jamie Townsend评论道,尽管谷歌声称Android的开放策略不会改变,不过优势资源向自家人摩托罗拉移动的倾斜几乎是不可避免,比如操作系统的优先升级权,估计很难会旁落到其他公司头上。“从最近几次版本升级来看,谷歌已经有意识地开始收紧Android的开放权限,这已引起部分合作伙伴的焦虑。本次事件可能是个导火索,Android的合作伙伴或将开始流失。”Jamie Townsend甚至推测,微软可能会成为潜在的受益者,“谷歌的收购短期内可能会使软硬结合上更加紧密,长远来看可能会像Symbian一样失去支持;而微软则有望笼络更多对Android产生顾虑的合作者。”

  而一些硬件企业的观点似乎印证了这一说法。“我们乐于看到Android能够有更好的发展,但戴尔在平台的选择上保持开放,比如Windows平台。”戴尔大中华区董事长闵毅达评论道。

  而项立刚则认为,移动互联联网三足鼎立的格局即将到来。微软和诺基亚的联合进程会进一步加速,形成苹果、谷歌+摩托罗拉之外第三股势力。而“三巨头”竞争之下的其他厂商们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洗牌过后,美国厂商成为主导,欧洲厂商被边缘化,亚洲厂商会沦为加工厂。”项立刚说。

  洗牌几成定局,摩托罗拉易主,RIM、诺基亚陷入泥潭;而庞大的“Android军团”在经历巅峰之后,再次面临抉择。“谷歌4年前开启了一个繁荣年代,现在却关上了一扇门。”李苏京点评道。

  本报记者 李敬 实习记者 王哲玮

  链接

  微博热议

  @雷军:此举充分说明了智能手机的竞争就是“硬件、软件和服务的铁人三项赛”,下一步就是微软收购诺基亚了。

  @周鸿:预料之中,都在学苹果垂直整合,再收HTC也不是没有可能,逼得微软收购诺基亚,然后三大阵营角力。

  @傅盛:谷歌收购摩托移动,除了说明移动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之外,还说明互联网公司越来越成为市场主流了。以前都是传统公司做互联网业务,今天是互联网公司兼并传统公司。不知道国内的企业有没有受到触动?不知道谁会被收购,联想手机?魅族?天语?

  @申音:上午还在和人谈论未来打败苹果的可能是谷歌,有人怀疑一个硬件公司一个互联网公司怎么打?现在就能打了。苹果会收购一个互联网公司吗?

  @包冉:1、软件是IT的灵魂,操作系统是软件的灵魂;2、不能做或做不好操作系统的硬件商,不可能真正独立自主;3、毛爷爷教导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立独立自主的强大国防和工业体系,是有远见卓识的,苹果就做到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