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策略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中小企业,信息化,策略
  • 发布时间:2011-09-15 16:19
  6月18日,工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通知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

  按照修订后的划型标准,到2010年年末,中国各类中小企业统计已超过1100万户,如果加上微型企业的话,达到了4100万户。中国中小企业地区分布以东南沿海地区最为集中,中小企业数量居全国前三位的省份是广东省、浙江省和江苏省,这三个省份占中小企业总量的1/4。

  根据工信部两化融合指标体系,企业信息化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基础建设阶段、单向应用阶段、集成应用阶段、融合创新阶段。不同阶段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策略也不相同。

  基础建设阶段:

  处于基础建设阶段的中小企业,重点是资源建设,资源建设包括设备设施的构建,如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的购买与部署,也包括逐步增大信息化投入、培养信息化人员、进行信息化规划等。建设信息技术应用的环境,其目的是为信息技术在业务领域的广泛应用打好资源基础。

  实施策略:1)领导高度重视,做好信息化组织。企业一把手要亲自抓信息化工作,配置专门的管理和技术部门及人员。2)重视信息化培训:系统、全面的培训是保证信息化实施和应用的前提。3)购买必须设备和系统,包括PC、服务器、打印机、办公软件等。4)基本网络就绪,包括网络建设、网站建设,以及网络安全等方面。

  单向应用阶段:

  信息技术开始与业务结合,实现对各单项业务环节的横向覆盖和纵向渗透。横向业务覆盖包括研发设计、制造过程、经营管理和市场流通等业务环节;纵向渗透是指在各业务环节应用中,对业务的支撑程度不断加深。这个阶段所应用的信息技术以主机为代表,主要任务是数据管理,其目的是实现业务的计算机化。

  实施策略:1)做好基础信息标准化、规范化; 2)积极推进业务过程优化和重组。3)谨慎实施信息系统的选型,4)循序渐进地实施应用系统建设与运行。

  集成应用阶段:

  集成应用阶段的企业,信息技术开始与业务深度合作,在信息化手段推动下,业务系统之间逐渐实现集成运作,业务之间逐步实现相互沟通与协同,系统集成基础上业务应用的开展推动了业务流程的逐渐改良和优化。所应用的信息技术与微机和局域网为代表,主要任务是信息管理,其发展目标是业务流程优化。

  实施策略:1)做未来3-5年的长期信息化建设规划;2)逐渐从硬件投资转向软件和服务投资;3)重视专业的信息化咨询;4)信息化战略与业务发展战略保持一致。

  融合创新阶段:

  融合创新阶段的企业,信息技术与业务实现了全面的融合,并直接推动企业的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的变革和创新。融合创新阶段,企业所应用的信息技术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其主要任务是知识管理,其发展目标是实现机构变革和模式创新。

  实施策略:1)做未来3-5年的长期信息化建设规划;2)软件应用走向深入,软件和服务投资增大;3)重视专业的信息化咨询;4)信息化促进商业模式变革。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