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二代”名片毁了儿子

  在别人眼里,他是幸运的“官二代”,然而,毕业于“二本”院校的他,并不愿意靠父母的关系去找工作。在母亲的支持下,他自制求职材料,四处应聘,却屡聘屡败。面对儿子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父亲想出了“名片应聘法”。这个法子果然管用,他立刻得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然而,噩梦就此开始……

  “出身贫寒”的儿子屡战屡败

  找工作之前,耿维生从来没有这么纠结过。爸爸耿文安在银行任要职,妈妈谭琳也是市政府计划部门有实权的处长,作为家中独子,耿维生从来没有被人低看。

  可是在自己即将面临就业这个关口,一切都显得不平静。原因只有一个,他是个二本生,出身“贫寒”。父亲凭自己的经验和经历一直认为经营人际关系网比才能更重要,希望能在找工作这件事上帮孩子一把。而母亲却认为靠关系始终不是长久之计,希望儿子能够凭自己的本事找工作。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争吵就在所难免。

  虽然读的只是二本大学,可耿维生却一直有理想有抱负,4年大学读得很用心,自信有本事找到理想的工作。他的想法与母亲合拍,和母亲深谈后开始边写毕业论文边找工作。

  2009年3月底,耿维生第一次拿着自己精心准备的求职材料去一家大型国企应聘。负责招聘的职员看了一眼他的简历就冷冷地说:“我们不招二本生!”

  对方直白的拒绝,犹如当头一棒,耿维生没想到会遇到这样的事。他不甘心,于是闯进了人事处长的办公室,希望对方能给自己一个笔试的机会。这位人事处长面无表情地说:“你可能很有本事,可我们的企业有硬性规定,至少要重点本科以上学历……”

  首战失利,耿维生跃跃欲试的心受到沉重打击,他垂头丧气地回到家。耿文安一见儿子的模样就知道结果了,他说:“儿子,实在不行,爸爸帮你。”耿维生拒绝了:“我可不想让别人说我是靠老子才有口饭吃的。”

  碰了钉子的耿文安只好找妻子唠叨:“现在名牌大学的毕业生都不好找工作,就凭咱儿子的二本文凭,就算勉强找到工作,一个人拼死拼活有多少机会成就事业?放着我俩现成的资源不利用,逼儿子去应聘,你这个当妈的根本就不疼儿子……”

  谭琳特别厌恶丈夫的话,她皱着眉头说:“我比你更心疼更爱儿子,可是现成的教训就在眼前,你我身边靠关系进来的人还少吗?有几个能珍惜机遇、积极上进的?我决不希望儿子重蹈覆辙,他一定要靠自己的本事找到可心的工作。”

  在母亲的鼓励下,耿维生很快又去一家大型私企应聘。这次,负责招聘的人对他倒是很客气,可是,最后依旧没给他二面的机会。他一次又一次地应聘,两个月的时间应聘了19次,结果却均以失败告终。

  “父母名片”助求职成功

  残酷的现实就摆在眼前,或许依靠父母的帮助找到工作然后自己再干出点成绩来,别人就不会把自己当成无用的“官二代”了。他接受了父亲的建议,拿着父母的名片去应聘。

  2009年7月中旬,耿维生去一家大型国有化工集团公司应聘,把自己的应聘材料递上去的同时递上了父母的名片。招聘人员不敢怠慢,马上把他领进人事总管的办公室。耿维生又适时地递上了和父母的合影。人事总管一看他的“秘密武器”,倨傲的表情一下子变得极尽温和甚至有些谦卑,亲自给他倒了水,又热情地剥了一个桔子,递到他手上。他干脆没和耿维生谈招聘的事,而是颇有兴致地详细询问了他父母的情况。

  3天后,耿维生接到人事总管电话,对方热情地告诉他,笔试和面试对于他来说都是走过场,他已被录取了;并请他原谅,因为人事总管得派人了解,现在拿着官员名片冒充官员亲戚的骗子很多……耿维生这才明白,他以为是父亲发明的“名片应聘法”,其实已经通用了。

  成功找到工作,母亲沉默不语,父亲异常高兴:“这招灵吧?我没求人没走后门儿子的工作就成了,总不能说我儿子拿着我的名片算我违纪吧。”

  听父亲这样说,耿维生没有一丝高兴,内心涌起了阵阵悲凉。他到底还是得靠背景找工作。不过耿维生暗下决心,以后要靠实力赢得尊重。

  2009年7月16日,这是耿维生第一天上班的日子。本来,他以为自己一定是从最基层做起,没想到人事总管竟宣布让他做总经理助理,这样的职务,至少应该10年才爬得上去。经理让他暂时负责银行贷款、新项目审批和对外公关工作,先熟悉情况有具体工作再通知他。

  第二天耿维生才搞清楚,所谓他负责的工作,都已有专门的副总经理负责,实际上他这个总经理助理是无事可做。

  2009年8月上旬,耿维生终于迎来了他工作后的第一项任务。总经理带着耿维生和财会处长等人前往一家国有银行谈业务。总经理向这家银行负责贷款审批的处长介绍:“这位是我们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耿维生,是某银行耿文安处长和市政府谭琳处长的公子,请多关照!”

  银行的处长马上热情地握住耿维生的手:“我和你父母都很熟,有什么事直接来找我,改日还想请他们一起吃个饭。”耿维生此刻才明白,自己俨然成了公司的一张名片。

  一天,耿维生听到两个同事在议论他:“凭老子的头衔进来的,没什么本事,聋子的耳朵——摆设。”耿维生羞得无地自容。这时,耿维生后悔求职时没听母亲的劝告,可事已至此他也只能先忍一忍再说。

  不甘做“花瓶”,不断逃离后坍塌了青春人生

  整整半个月,耿维生仍是没有工作可做,可却拿着2万元的月薪。他心里纠结着,这丰厚的薪水此刻在他眼里就是巨大的嘲讽。

  在母亲的建议下,耿维生找到总经理,开门见山地表达了想法:“我只想从普通员工做起,让我去计划管理处或者材料供应处、销售处,哪个处都行。”

  总经理微笑着告诉他:“你在集团里是特殊人才,去任何一个处都是大材小用,现在的位置是最合适的……”耿维生彻底绝望了,他明白了,在这里,他只能是耿文安和谭琳的儿子。也就是说,公司遇到他的父母关系能起到作用时就让他出面,其它的一切与他无关。他成为了大家所说的“花瓶”。当天中午,耿维生就递交了辞职报告。

  此时,满心失落的耿维生,接受母亲的建议,一起制定求职方案。一个月的时间他参加了11次应聘,在被拒绝了多次后,一家只有百余人的五金材料公司终于录用了他,职务是秘书兼内勤,月薪1100元。

  在这家公司,没人知道耿维生父母都是“当官的”,老板满口粗话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可耿维生挺开心的,凭真本事自己也能找到工作。可是这份工作干了不到4天,耿维生就辞职了。原来他给老板沏错了茶,老板把茶杯摔在他的脚下。他从来没受过这种委屈,对老板说:“我是你秘书,不是佣人!”甩手辞职了。

  此时的耿维生仿佛陷入了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怪圈,在父亲的游说下,2009年底,他又开始拿着父母的名片应聘,几个月内应聘成功了十几次,可每次他的工作都是一些虚职。跟着领导四处应酬,每一次会面父母的职务头衔都要被浓墨重彩地介绍一番,耿维生有时候觉得这近乎是一种侮辱。

  无聊的工作让他不停地逃离,单位换了一家又一家,可是每一家都大同小异。他开始夜夜失眠,眼前出现的都是那些人事总管和总经理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叵测嘴脸。慢慢地,他竟有些害怕见人了。

  最后一份工作是2010年7月,他成功地应聘到一家集房地产、家具生产和拥有大型酒店的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部。这一回完全是靠他自己,这份月薪1500元的人力资源助理工作,让耿维生欢呼雀跃。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一步步向上升,若干年后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可是,半个月后,上头不知怎么的知道了人力资源部新来的科员竟然是公司“公关对象”的公子,耿维生被调到新项目筹建办公室任副主任,整天陪着副总经理跑项目审批等,他的身份又是“耿文安谭琳的儿子”了。

  耿维生要求调回人力资源管理部,可被总经理拒绝了。一个阳刚雄健的小伙子却被罩上了花瓶的帽子,耿维生郁闷至极,仿佛陷进了黑漆漆的泥潭,他苦苦地挣扎着,却无济于事。一个午夜,万念俱灰的他拿起水果刀向自己的手腕割去。幸好被母亲发现及时,耿维生才拣了一条性命。他拒绝看心理医生,也拒绝见人,一个人躲在房间里不出来……

  2011年1月初,耿维生终于被送进了沈阳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治疗,他被确诊患有严重的抑郁症。此时,谭琳已决定和丈夫离婚,因为他害惨了儿子。她对丈夫的顽固不化非常气愤:“如果没有他的名片应聘策略,儿子会安心找工作的,就是找到一般的工作,他也会努力奋斗,慢慢从底层冲杀出来,许多有成就的人都是这样走出来的。他的做法,动摇了儿子自我奋斗的信心。而儿子又是有事业梦想有雄心壮志的青年,他不肯像许多官员儿女那样成为花瓶。这样,才造成儿子今天的悲剧……”

  一个原本上进的青年,如今成了心理疾病患者,一个原本和睦的家庭,也面临着解体……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文/涛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