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概念,三流企业做产品。”这是国内企业界流传甚广的一句“口诀”。如果要据此追问,中国各行各业成千上万的企业中,有多少称得上国际“一流”?答案恐怕有些令人黯然。不过,这种情况正随着优秀的中国企业逐步走上国际标准制定的舞台而改变。
标准专家中国行
大屏幕投影上打着一首关于抽象的算法的诗:“我希望,终有一日,我们目之所及,是一幅比生成树更可爱的图景。它能提高效率,同时免除配置的瓶颈……”
站在投影前的, 是来自IEEE802.1 和ITU-T 的资深编辑BenMack-Crane, 他曾就职于AT&T贝尔实验室和Tellabs, 如今在华为美研所工作。不过,Ben 上台后第一句话却是:“这首诗是上一位演讲者想读却没来得及读的吧?不过我是不会替他读的,你们知道,Donald Eastlake 代表的是IETF,而我来自IEEE。”
台下,满头银发的IETF TRILL主席Donald Eastlake 和所有在场观众一起会心地笑了。
这个有趣的插曲发生在近日在南京举办的“2011 标准专家中国行”活动上。此次活动为期两周,分别在北京和南京举办。除了两位大打擂台的IETF 和IEEE 专家外, 活动还请来了IEEE 前副主席暨IEEE董事Chuck Adams、IETF IDR 主席Susan Hares、IETF ARMD 主席Linda Dunbar 等国际标准组织的重量级专家,与中国企业客户、技术专家零距离互动,探讨数据中心网络等领域技术标准的发展趋势和热点,倾听并传递中国企业在标准建设和参与等方面的诉求与展望。参与活动的企业客户、技术专家们第一次感到,以往“遥不可及”的国际标准组织专家其实也可以离我们这么近。
国标组织中的中国面孔
中国企业要真正实现从制造到创造、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关注、参与主流标准的制定。作为一家中国本土生长起来的跨国企业,多年来华为一直积极参与制定面向全球市场的主流标准,在国际标准组织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已经成为一张不可或缺的 “中国面孔”。
“目前,华为已成为148个标准组织的成员单位,并成为IEEE、IETF、CCSA、ATIS、BBF、ETSI、OMA、WiMAXForum等重要标准组织的理事会成员。同时,华为在各标准组织中承担了150多个主要职位,累计提交了超过2.3万件标准提案。”华为行标部总监罗忠介绍说。
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应该实现企业研发、行业标准、商业价值三者之间的有机互动、完美平衡。其中,企业研发成果标准化的过程,为行业发展做出了贡献;通过技术标准化,反过来实现企业研发成果的最大商业化。
“华为做标准的驱动力来自于实现市场准入、应对IPR、建立全球品牌、实现互联互通、提升研发质量、开展对外合作几个方面。”罗忠表示。目前华为的标准策略是将标准工作扩展到整个ICT 领域,实现企业网市场进入、运营商市场胜出、消费者市场树立品牌的目标。从技术覆盖面、行业影响力两个维度出发,谋求在ALLIP、IPv6、OTN、LTE<E-A、FMC、云计算、绿色IT、M2M 等领域的领先地位。
“企业的标准能力要与其市场地位相匹配。”华为企业业务BG总裁徐文伟的这一原则值得有志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工作的所有“年轻”的中国企业深思。
链接
几个主要国际标准组织简介
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Force, 互联网工程任务组。成立于1985 年年底,是全球互联网最具权威的技术标准化组织,主要任务是负责互联网相关技术规范的研发和制定,当前绝大多数国际互联网技术标准均出自IETF。
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Electronics Engineers,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
IEEE 802: 又称LMSC(LAN/MAN Standards Committee,局域网/ 城域网标准委员会),致力于研究局域网和城域网的物理层和MAC 层中定义的服务和协议。
ITU-T:隶属于国际电信联盟,主要关注运营商网络的体系结构方面的标准制定。
本报记者 李佳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