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向两级分化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绿色节能,云计算,施耐德
  • 发布时间:2012-07-19 13:34

  IT技术的日益普及正在推动数据中心的不断升级,也加深了我们对数据中心的依赖。实际上,在IT技术不断普及的今天,数据中心的作用显得越发重要。如何建设一个绿色节能、稳定可靠、能满足不断变化的IT需求的数据中心,已成为数据中心的管理者和建设者们一个非常关心的问题。

  数据中心

  三大发展趋势

  “现阶段中国数据中心行业正在发生一些变化,比如一批大型托管数据中心正在兴起,未来50%的服务器会运营在托管数据中心,同时,数据中心将更加关注能效和成本。”施耐德电气IT事业部大中华区数据中心业务全球首席系统架构师Robert Bunger在日前举行的“施耐德电气云计算数据中心创新峰会”上表示。

  而云计算正是推动数据中心日益走向集中化和规模化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伴随着数据中心的规模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就是高额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这就给数据中心的管理者带来很大压力,无不希望构建一个高效的数据中心。为了达成这一目标,Robert Bunger提出未来的数据中心应该是绿色节能、模块化和自动化,这也正是数据中心未来发展的三大趋势。

  绿色节能 数据中心已经成为电能消耗的大户,占到全球电能消耗的8%;同时,电能在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中也占有很高比率。相关研究显示,以一个运营10年的数据中心为例,其10年的运营成本(包括电力、人力等)与数据中心的建设成本大体相当,而在运营成本中电能消耗将占到34%左右。在这种大背景下,降低数据中心的电能消耗已经成为数据中心管理者一个非常现实的需求。

  模块化 模块化的好处首先体现在数据中心的建设阶段。由于模块化可以实现产品的预配置和预测试,从而可以实现快速部署和更优化的性能,并节省10%~15%的成本。另一个好处是,模块化的数据中心能实现低成本的扩展,即边成长边投资;同时还支持热插拔,这可以降低扩展和维护成本。Robert Bunger预计,未来5年模块化可能会成为数据中心的一个标准。

  在峰会上,施耐德电气IT事业部大中华区副总裁、数据中心业务总经理曲颖演示了一个由两名工程师4小时搭建一个数据中心的视频,让参会代表体验了模块化数据中心的魅力。“只要事先对数据中心的建设进行了系统性规划,尽量采用工厂预配置的产品,通过系统性集成,一个标准化和模块化的数据中心就可以非常快速地部署到位。”曲颖表示。

  自动化 自动化是提高数据中心运营效率的关键,也是云计算对数据中心管理提出的必然要求,因为传统的手工管理根本无法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目前数据中心整体自动化还有较长路要走,但子系统层面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自动化。比如,施耐德电气的DCIM软件StruxureWare数据中心管理平台就可以让虚拟机在感知物理基础设施状态以后,迁移到一个更安全的基础设施上(包括足够的电力供应和足够的制冷能力等)。此外,StruxureWare还可实现更全面的管理集成,包括供电、制冷、物理监控以及与IT设备自动化管理的集成。

  小型数据中心

  强调简单和高可用

  数据中心走向大型化和集中化,并不意味着中小型数据中心的终结,未来中小型数据中心特别是小型数据中仍将大量存在。因为由于企业把部分应用转向公有数据中心,或者选择以服务的形式替代原有应用的同时,企业仍然还会保留数据中心来运营一些核心应用,只是规模会比原来小,对于这部分数据中心,企业会重点关注其管理简单化同时高可用性。

  事实上,很多中小企业数据中心的可用性并不太高,具体表现在缺乏必要的监控和管理手段,有些企业根本就没有一个独立的数据中心空间等。针对此类中小型数据中心市场,不久前施耐德电气推出了Mini-英飞集成系统解决方案。

  InfraStruxure英飞集成系统是市场上颇受欢迎的数据中心供电解决方法,Mini-英飞集成系统保留了InfraStruxure英飞集成系统的很多特点,但主要面向中小型企业、大型企业的分支机构、银行网点等小型IT应用,因而采用了一种简单、适应性强且易于管理的架构,实现了硬件、软件的系统性集成,从而帮助企业轻松设计并构建全面支撑其当前及未来业务需要的IT物理基础设施。

  据施耐德电气的工程师介绍,该解决方案简单易行、易于扩展。在线的选择器、界面友好的自动化设计工具以及解决方案指南,使方案的选择和配置更加简单。无论是否具备相应的IT经验与专业知识,都能从各自不同的需求和角度出发,顺利配置并部署IT物理基础设施,从容应对挑战。同时,Mini-英飞集成系统适应性强,能够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部署Mini-英飞集成系统后,IT经理和工程师可以通过集成了独立电源插座控制、电力报表及其他关键型管理功能的中央仪表盘,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从而确保数据中心的高可用性。

  本报记者 邹大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