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皇后”庄蕙瑛:生态农庄放大了梦想

  在安徽省肥西县铭传乡有一个小山包,叫小团山,据传曾是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的练兵场。6年前它还是一个光秃秃的采石场,如今已变成一座美丽的生态农庄:一座白色的建筑依山而建,徽风欧韵,平添人气;各种树木郁郁葱葱,勃发生机;小鸟儿时不时地婉转鸣唱,空谷生幽;五颜六色的香草漫山遍野,花香四溢,蝶舞蹁跹,令人叹为观止,小团山香草农庄以此得名。而“香草皇后”的桂冠,自然非农庄主人庄蕙瑛莫属。

  说来令人难以置信,在来小团山创业之前,庄蕙瑛还是台北市中国科技大学的教授。她教授的是英文,对于农业,特别是生态农业,她是个典型的门外汉。6年时间,从教授变身“香草皇后”,这背后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请看——

  惊:不做教授,

  甘当村姑

  庄蕙瑛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出生在台湾澎湖,1987年到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念第一个教育硕士,后回台湾中山大学任研究助理;1990年婚后再出国到波士顿大学念第二个硕士,1994年回台湾,在台北市中国科技大学当英文老师。她的先生,同样是从美国“海归”的郭中一,在台湾东吴大学物理系任教。两人育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延铎,老小叫延极,一家四口生活得非常幸福。

  郭中一祖籍是安徽省肥西县铭传乡启明村,也就是刘铭传的故居所在地。郭中一的父亲曾在安庆当中学老师,后来去了台湾。郭父对家乡浓浓的情感一直影响着郭中一,他幼时便埋下了深深的“家乡情结”。从上世纪90年代起,郭中一几乎每年都要随父母回家乡看看。家乡的美丽让他颇为自豪,但家乡的贫穷也让他十分焦虑。2002年,郭中一曾带一些朋友前来考察,可由于当时道路等基础设施不够理想,那次招商活动不了了之。

  台湾大叶大学建筑系的徐纯一教授是郭中一的好朋友。徐教授一直梦想有一个地方能够盖一栋他理想中的房子,叫协同式住宅,其实是一种几家人住在一起的四合院。由于占地较大,想在人稠地稀的台湾找到这样的地方实在太难了。他的理想在台湾几无实现的可能。郭中一听后心念一动:为什么不把徐教授的这个理想带到家乡去实现呢?于是,他将东吴大学、大叶大学、中原大学等高校的几位教授朋友召集起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教授们非常赞同。于是,在郭中一的带领下,这帮教授很快就来到肥西县考察,最后租下了200亩废弃的荒山地——也就是小团山。他们最初的想法是构筑一个共同生活的部落社区,作为退休后的养老之所。

  回到台湾后,这帮教授常常聚在郭中一家,谈论着开发小团山的事情。可是,由于他们的家庭和事业都在台湾,没人能够抽出身来专门负责这件事。

  郭中一不止一次向妻子表示,想辞去工作到肥西去开发小团山,可庄蕙瑛却坚决反对,叫他再等等看。

  郭中一没有料到,自己这一等就是一年多时间。2006年初的一天,庄蕙瑛突然对他说:“建设小团山的事,还是我去打头阵吧!”

  知妻莫如夫。郭中一终于明白了妻子当初叫他等等看的意思,他激动地握住她的手,说:“你还真是最合适的人选!”

  其实,庄蕙瑛也不止一次地跟着丈夫到过安徽肥西县,对那儿的山山水水早就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再说,小儿子延极被验出对至少15种食物过敏,一旦犯病,十分难受。这种病通过医学手段不易治愈,而自然、环保的环境和饮食却有一定的疗效。作为母亲,庄蕙瑛也想给儿子换个好环境。加上在城里长大的庄蕙瑛小时候一直梦想长大后当一名帮助乡邻的村姑。因此,开发小团山的事,她比谁都着急,不止一次想站出来把这个任务扛在肩上。可这时,恰逢她父母做生意失败,欠下了巨额债务。身为长女,她义不容辞地揽过了债务。为了还债,除了在台北市中国科技大学进行教学外,她还在台湾国际出版公司以及另外一家公司做了兼职,每天都忙得像陀螺似的。经过多番努力,她终于将父母的债务缩小到百万台币之内,考虑到开发小团山的事情迫在眉睫,她向家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弟弟很支持姐姐,大度地接过了父母剩余的债务;父母也鼓励她走出去;两个儿子听说后更是非常高兴。

  家人的支持给了庄蕙瑛无穷的力量。她连夜写了三封辞职信,辞掉了月薪高达7万多台币的三份工作。这在当时经济颇不景气、工作难找的台湾,需要的勇气可想而知!

  放着令人尊敬的大学教授不做,偏要当土里刨食的村姑!2006年8月25日,在人们不解、惊讶的目光中,庄蕙瑛带着两个儿子,离开生活了半辈子的台湾,来到了安徽省会合肥。

  叹:创业艰难,

  坚守源于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到合肥后,庄蕙瑛顾不上休息,便马不停蹄地为两个孩子联系学校。当时,延铎14岁,读初三,延极11岁,读小学5年级。因为临近开学,许多学校已停止招生。庄蕙瑛四处奔波,终于找到了愿意接收哥俩的学校。

  随后,庄蕙瑛又在附近租了套民房,买些简单的家具,这里就算是他们的新“家”了。

  令庄蕙瑛欣慰的是,两个儿子都很懂事,这让她少了后顾之忧。安排妥当后,庄蕙瑛来到了合肥的市辖县肥西县铭传乡小团山。

  此时的小团山,还是一座废弃的采石场,周边只有一些杂草荆棘。瑟瑟秋风中,它显得孤单而荒凉。

  在庄蕙瑛看来,小团山就是一张白纸,而自己将是在这张白纸上作画的人,想着它即将发生的变化,胸中顿时生发出一股豪情。

  在小团山建农庄,香草必不可少。香草在台湾是一种很常见的花卉,种类繁多,五颜六色,花开时节,芳香四溢,深得人们喜爱。可是,小团山到处是光秃秃的石头,土层很薄,要想种植香草,需要在上面覆盖上一层厚厚的土壤。这是一项工程量很大的工作。好在山下有个小水塘,可以从中取土,水塘挖深后将来也可以养鱼。

  那天是2006年11月9日,庄蕙瑛决定破土动工。这一天既是小团山开工的日子,也是庄蕙瑛从教授成为村姑的日子。宣布开工后,庄蕙瑛二话不说,拿起农具带头干了起来。看她干得有模有样,农民工都很好奇:听说“老板”是喝过洋墨水的,怎么还会做农活?庄蕙瑛笑着解释,台湾的小学开有农工手艺课程,自己小时候就学过做农活。听了庄蕙瑛的解释,大家这才恍然大悟。有人劝她没必要亲自动手,庄蕙瑛淡淡一笑:自己现在是农民,干农活是本分哦。

  从此,庄蕙瑛正式开始了她小团山村姑的生活。每天一大早,她就起床做早饭,吃过早饭后她背上一个大背包,里面放上事先备好的馒头、西红柿、矿泉水等一天的伙食,再戴上那顶专门从台湾带过来的斗笠离开住处,然后先坐公交、再转农公班车,一路颠簸近两个小时,才来到肥西小团山。

  创业初期,条件十分简陋,连工棚都没有。有一次,劳累了一上午后,农民们都回家吃饭去了,庄蕙瑛一人坐在石头上,啃着馒头,可能是过于劳累,吃着吃着,她竟然歪在石头上睡着了……隐约中,一声响动将她惊醒,睁眼一看,只见一条蛇正从草丛中爬出来,她吓得尖叫起来,蛇哧溜一声不见了。庄蕙瑛悬着的心还没放下来,又听扑腾一下,循声望去,只见一只雉鸡腾空而起,向远方飞去。它那五彩斑斓的羽毛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如此美景,她平生还是第一次经历。短短几秒钟,她的心就像洗了一次桑拿,忽冷忽热,经历了惊喜两重天。

  下午3点半之前,她必须提前收工,因为这是最后一班农公班车的发车时间。遇到雨天,或者乘客稀少时,这最后一班车可能就取消了,庄蕙瑛只得先走一段泥泞的山路,然后再来到一条破烂不堪的石子路,如果遇到货车便搭个便车,遇不到,就继续往前走,直到坐上车……

  回到合肥,庄蕙瑛仍然不能歇口气,她还要给两个孩子做饭,这是一天中母子团聚的时间,再累,她也绝不马虎。

  两个月不到,庄蕙瑛曾经白皙的皮肤就晒黑了。戴着大斗笠、穿着泥土鞋,她看上去与当地的农妇毫无二致。

  与艰苦的劳动相比,庄蕙瑛最怕的就是办各种手续。由于不熟悉当地的操作程序,她在办事时免不了会碰钉子。

  2007年底的一天,庄蕙瑛到一个部门去办事。在这之前,因为对方没有交待清楚,庄蕙瑛已跑了几次,这次来,庄蕙瑛没说什么,对方却不耐烦了,将她狠狠地训斥了一番。晚上回家后,庄蕙瑛越想越气。自己也是个堂堂的教授啊,何曾受过这等委屈?想到自己人到中年,二次创业的艰辛,想到一年多来家人分离的痛苦,想到眼前的不顺,她忍不住伤心地哭了起来。

  第二天,庄蕙瑛对于是否上山,有些犹豫。最后,她还是决定去,但她是给自己放假,只散心,不干活。来到小团山上,庄蕙瑛第一次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观察,她不禁为小团山的变化惊呆了:原先光秃秃的山上,在铺了1100多辆卡车的泥土后,显得充实多了,上面种满了薰衣草、柠檬香茅、薄荷、迷迭香等十几种香草的小苗,轻轻地嗅一嗅,庄蕙瑛仿佛闻见了淡淡的花香!依山而建的那座协同式住宅,也像是从地上生长出来似的,骨架基本成型。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小团山已从沉沉死气中焕发出了勃勃生机,这,不是很神奇的吗?

  庄蕙瑛正走着,手机响了,是丈夫打来的。这一年来,郭中一不仅在台湾负责“招商引资”,还实际承担着农庄建设总指挥的角色。电话中,郭中一兴奋地告诉妻子一个刚刚得知的“秘密”:小团山前面有个水塘,水塘边有个房子,而那间房子里住过的人,不是别人,竟是他的曾祖父……在郭中一看来,这就是自己与小团山的缘分!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想起了曾读过的艾青的诗,品味着丈夫的一番话,庄蕙瑛解开了心结。擦干眼泪,她又恢复了往日的劲头。

  赞:花香蝶自来,

  生态农庄放大了梦想

  2009年秋,那座徽风欧韵的协同式住宅建成了。

  郭中一特意带着那批教授到小团山度假。这时的小团山,已经实现了良好的生态平衡:实现污水零排放,生物降解,循环利用;农庄采用自然农法栽种作物,禁用农药,为野生动物留出栖息地,山上蜂飞蝶舞,日常可见多种飞鸟、野兔、刺猬等小动物;农产品已经实现自给自足,有主粮大米、副食鱼和黑毛猪,以及各种新鲜的蔬菜、水果。小团山俨然成了一个“世外桃源”,教授们在这儿生活得十分开心。

  然而,教授们度假离开后,协同式住宅将变得空空荡荡。考虑到好东西应该共享,大家同意了庄蕙瑛、郭中一夫妇的意见:把小团山由一个封闭式的只供少数人享用的农庄变成一个开放式的、供更多人度假的休闲农庄。

  为了减轻妻子的负担,郭中一决定留下来。他本来可以选择一种休长假的方式常来这里,可是他不想留后路,便毅然辞职,放弃了台湾东吴大学的职位。

  就这样,一家人把根扎在了肥西,扎在了小团山上。

  有了丈夫在身边指点,庄蕙瑛建设小团山的规划越来越清晰,那就是建造一个以香草为主题,集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有机农产品加工为一体的农庄。

  除了香草外,农庄还开辟了果园、菜园、鱼塘、猪舍和稻田等。所有这些,都拒绝农药,只生产绝对的有机产品。

  以稻田种植“台粳九号”为例,每次种植前都要深翻土地,用这种方法来杀虫除草,田里施用牛粪、猪粪沤出的农家肥,以及提前种植的紫云英、紫花苜蓿等绿肥。等到插秧完毕,便在稻田里放养小鸭子。随着小鸭子的搅动,一多半初生的草就被除掉了,鸭子吃田里的小鱼虾小田螺,鸭粪又时时给稻子施了肥。等到稻米成熟,鸭子也长大了,可谓一举两得。

  实行这种自然农法,一亩地可收净米340斤,40亩稻田的出产除了供应农庄所需外,还有盈余。以每斤售价15元对外销售,在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和上海的农好农夫市集中,是很受欢迎的产品。

  有机农产品加工方面,最具特色的当然是庄蕙瑛夫妇研制出的香草茶了。它既有薄荷的清香,又有万寿菊的甘甜,提神醒目,是每一位到访农庄的客人必喝的一道茶。此外,他们还制作了香包、香草枕头、香草精油、香草醋、香草手工皂、柠檬香茅乳液、薰衣草唇膏等产品。如今,香草已成为农庄的经济支柱。

  此外,农庄还制作各种口味的鱼丸、腊肉香肠、桑葚酒等,也很有特色。

  至于观光农业,则完全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由于离省城合肥较近,小团山上漫山遍野的香草渐渐吸引了不少都市年轻人。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他们来到小团山,坐在松软的绿地上,听鸟鸣,看白云,赏香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身心都得到了放松。靠着口口相传,小团山香草农庄的名气越传越远,北京、上海乃至海外都有游客前来观光。庄蕙瑛适时地将那座协同式住宅对外开放,接待游客。同时开办了餐厅,对外营业,又让农庄多了一条增收的渠道。

  如今,小团山香草农庄已有30多名固定员工,2011年总营业收入130多万。如果不算上在建工程的开支,大概有十来万的利润,远远超出了当初自给自足的目标。

  目前,小团山正在建设一座大型会馆,以供将来召开国际会议之用。除此之外,庄蕙瑛还计划建设200间住宅,以满足越来越多的游客需要。

  一晃,庄蕙瑛到小团山已经6年了,她付出了很多,也收获颇丰。目前,小团山香草农庄已成为合肥地区小有名气的旅游景点,庄蕙瑛也由此获得了“香草皇后”的美誉;她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义务教当地孩子英语,并在农庄建立了安亲中心,免费帮助当地的留守儿童,2012年5月11日,她被合肥市妇联授予“十大杰出母亲”的光荣称号。最让庄蕙瑛高兴的是,小儿子延极自从住进小团山,吃上自产的有机食品后,过敏症状便日渐减轻,而今竟然不治而愈了!

  这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只要你为它真心付出,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

  展望未来,庄蕙英表示,眼下的小团山生态农庄还只是一个微型的标本,庄蕙瑛希望将它打造得更加成熟、精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小团山香草农庄可谓生逢其时。相信小团山香草农庄的明天会更好!

  (责编/陶仁友)

  E-mail:taorenyou@163.com

  ■文/陶仁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