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OpenStack加速整合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OpenStack,英特尔
  • 发布时间:2012-08-22 15:52

  目前,OpenStack项目已经有超过20家用户、160家企业和3000名成员参与其中,成为全球开发者共同参与的一个开源项目。在中国,OpenStack项目及其模式也受到了开发者和企业的广泛欢迎,从官方的统计数据来看,来自中国的下载数和OpenStack用户数仅次于美国。“但目前OpenStack项目开发中,来自于中国的贡献非常有限,中国开源云联盟的建立,有望填补这方面的空白。”OpenStack社区中国区代表王达夫博士表示。

  8月9日,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中标软件有限公司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在北京联合成立“中国开源云联盟(China Open Source Cloud League,简称COSCL)”,期望加强OpenStack社区里的中国力量。

  填补国内空白

  随着全球云计算技术的高速发展,中国各行业对云计算技术开发和应用需求日益提高。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最大的移动终端市场,同时还是最大的PC市场,很快也将变成最大的服务器市场。因此,英特尔2015年云愿景中提出“互通、自动化以及客户端自适应”满足当前乃至未来云计算发展的特性。通过开源方式,灵活、高效地打造云计算基础架构平台成为当今产业界需要合力完成的宏伟目标。中国开源云联盟将按照国际上OpenStack开源社区工作方针,整合中国OpenStack开发者和中国公司的研发资源,深入参与OpenStack社区项目开发,传播开源文化,加大中国开发者和公司在OpenStack社区中的贡献力量,共同推进开源软件和云计算事业发展。

  “英特尔10多年来活跃于国际开源技术社区,对其运作模式有独到的理解,对上游社区的代码贡献可谓硕果累累。”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英特尔软件与服务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何京翔表示,如何将OpenStack及其他云解决方案集成起来,和中国市场的实际相结合,更好地应用在中国市场,是成立中国开源云联盟的主要目的。

  作为OpenStack社区中的活跃代表,新浪在2012年贡献量中排行第九。新浪从2009年开始推出公有云服务,今年4月正式加入OpenStack,并从6月开始为微博开发商服务。“当我们大规模使用OpenStack时发现,它本身的成熟度还有待提高,但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正因为它是开源的,开发人员能够跟踪源代码,找到问题并修改,让整个系统更健壮。”新浪网研发事业部总经理符庆明表示,新浪用户的需求量之大已经超出了部署的速度。

  产学研并肩

  据了解,国外很多科研机构都已经将OpenStack用于生产平台,如美国普渡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美国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等。国内的大学和研究所也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

  “中国开源云联盟的落地不仅使中国的云计算产业云开雾散,也是对‘产学研用’生态系统的支撑。”上海交通大学的金耀辉教授表示,作为高校的IT服务部门,上海交通大学信息中心的40多名员工要负责整个校区的应用系统开发、高性能计算等,服务近6万个用户。正是基于OpenStack平台,跟许多科技企业共同完成了一项项科研成果。

  “OpenStack一定是未来5~10年的发展趋势。”中标软件有限公司副总裁郭涛表示。长期以来,借助OpenStack平台,中标软件打造了规模化、灵活扩展、易部署且功能丰富的开源模式平台及国内云安全操作系统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和科研机构等搭建满足自身需求的公共云和私有云服务平台,共同推动云计算在中国的发展和创新,创造开放、共赢的生态环境。

  何京翔表示,未来,由产、学、研、用各领域的领先企业和单位共同建立的“中国开源云联盟”,将积极扩大成员规模,整合参与成员的资源,致力于OpenStack开发、操作系统支持、性能优化、规模部署,通过业界合作,探索OpenStack的解决方案,促进OpenStack的产业化应用;同时,将工作成果代码返回OpenStack全球开源社区,提升中国区对OpenStack全球社区的影响力。

  本报记者 王臻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