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急了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新浪微博,商业化
  • 发布时间:2012-12-26 13:26

  新浪微博捧着金饭碗四处讨饭,一副落魄模样。新浪微博做到目前这个局面,又要“逼宫”,又要引入阿里巴巴,又要平台化,只能说新浪微博急了,慌不择路。或者说,新浪微博以内容建设的1.0时代结束了,开始了2.0运营时代。

  新浪微博商业化底子不纯,这不妨看做是以内容建设为主的1.0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新浪以新闻起家,经过互联网几次变革之后,又以新闻做起了微博。微博的产品形态和原有新闻门户的做法截然不同,完全是一个全新的产品。以新闻“做”微博的结局就是,不懂运营和产品,只是热闹。

  这是新浪微博的致命伤。如何说?新闻讲究内容的速度、质量和布局,这就决定了产品特性。新浪几经改版,成为以评论、转发,大号纵横为主的社区新闻文化。

  但新闻这个产品的商业化模式单一,多是广告。在内容中过多植入商业化,必然导致用户反感。谷歌利用链接的相关性卖广告,Facebook也是小心翼翼地,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基础上卖广告。新浪微博从产品属性来说,是具有新闻特性的社交产品,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社交群体。

  社交网络是Web 2.0的一部分,核心是信息以个人为中心,信息在社交中流转、放大,得到有效传播。新浪微博过多的新闻属性决定了平台属性。现在的新浪微博,更适合产品传播而非产品营销。要谈营销,等到微博自身的2.0时代再说吧。

  新浪微博创建伊始,没有规划好长期的运营模式,只有产品雏形,或者是借鉴性抄袭国外产品,如Twitter和Facebook,以至于到了今天,一个产品运营3年之后,才除去了羞羞答答的遮羞布,谈起商业化模式。这在整个互联网界都是笑话:商业公司开发的产品不谈商业化,那谈什么?微博产品不赚钱,难道新浪要做慈善家?

  如今大号们开始赚钱,新浪坐不住了。网传新浪要和营收账号二八分账,愿望是美好的,可操作性不强。新浪微博怎么知道大号们赚了多少钱、以什么形式赚钱?这种企业营销的秘密,怎么能透露给新浪呢?如果逼人过甚,营销大号转移到腾讯、搜狐微博未尝不是一个解决办法。

  新浪微博一直尝试商业化。产品一点点叠加在平台之上。采用会员制度,试图货币化收费,引入银联入口;开放平台,引入众多应用。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开发应用、增加用户黏性的同时,试图做移动互联的又一个入口。这些叠加的产品促使新浪微博没有核心竞争力,什么都想做,什么都做不好。

  又想做平台,又想做应用。这种左右互搏的关系不止在新浪微博和新浪无线之间,更存在微博产品的定位方面。新浪急了,频出昏招,拥有大量账号却无法变现,根本原因是产品设置有问题。无论是对账号的深度还是广度的数据挖掘上,新浪微博都没有令人出色的表现,凭什么商家要掏钱?

  但愿在新浪微博的2.0时代,新浪能在商业模式上有所创新。

  吴玉征 wu_yuzheng@ccw.com.cn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