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家万小遥:教养女儿与众不同

  畅销书作者、著名心理励志学者万小遥,不仅是位家庭教育专家,更是位了不起的妈妈。她撰写了《活的是心情》、《培养孩子良好行为的66个方法》等50余部畅销作品,还用亲身经历为我们演绎了如何培养出有教养的孩子。这位思想前卫又与众不同的妈妈是怎样教导女儿的呢?

  孩子眼中一切皆美好,

  家长别打破

  2004年深秋,万小遥的宝贝闺女小鱼儿出生了。面对这个活泼可爱的小家伙,她和老公都格外高兴。至于将来这个孩子要怎么教育,万小遥心里还真没有一套完整的方案。各家的宝宝成长经历都不同,只能根据实际情况一边摸索一边总结经验。

  万小遥想让女儿多接触外界的事物,使她的感官迅速发育起来。于是,她经常对着咿咿呀呀的小鱼儿说话,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开心事,详细又温柔地讲述给女儿听。小鱼儿眨巴着明亮的大眼睛好像是听懂了一般,时而还冲妈妈笑一笑。就这样,万小遥把小鱼儿当成家里的小大人,许多话都告诉孩子,来了朋友也帮孩子介绍,教她跟叔叔阿姨打招呼。小鱼儿成了妈妈忠实的聊友,确切地说还只是个听众。

  直到有一天,万小遥的一位女性朋友来访,当客人起身要走的时候,小鱼儿眨着眼睛,突然冒出一句:“阿姨,拜拜!”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谁也没想到,这个七个月大的小家伙居然可以出口成句。万小遥抱着女儿亲了又亲,最后还不忘夸她:“小鱼儿,好样的!”

  老公见万小遥对女儿的早期教育有突破性进展,也很兴奋地加入进来。万小遥每天早晚固定出两个时间段,夫妻二人轮流为小鱼儿读寓言,讲故事,朗诵唐诗。刚满周岁的小孩子,躺在婴儿车里,看似什么都不懂,你读你的,她用两只小手勾着玩,眼皮都不抬一下,仿佛你读的那些跟她完全无关。万小遥也不急,继续读,她有她的道理:现在只须要给女儿创造一个美好的氛围,其它的交给时间。

  2006年年初的一个周末,万小遥带着女儿在公园里散步,看见一位老爷爷正在草坪上放鸭子。小鱼儿立刻来了兴致,她晃晃悠悠地学着鸭子的样子走了一阵儿,又跑回妈妈身边,开心地问万小遥:“妈妈,妈妈,这是不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鸭子’呀?”万小遥先是一愣,接着明白过来,之前的教育方式起作用了。

  养鸭子的老人走过来,很诧异地对万小遥说:“小姑娘真有学问!您是位老师吧,不然怎么能教出这么聪明的孩子?”

  万小遥笑笑,谁又知道为培养女儿的记忆力和观察力她付出了多少。1岁半的小鱼儿,不仅可以灵活地走路,清楚地表达和与人交流,还会把家里的东西分类摆放。老公说,这与孩子小时候分豆子有很大关系。

  曾经有段时间,万小遥和老公都很忙。为了能照顾孩子,又可以抽出时间处理工作上的事,万小遥想了不少办法。最后,她想到分豆子的好主意。她故意各抓一把绿豆、红豆、黑豆放在碗里,用手将这几种不同的豆子混在一起,悄悄倒在地上。她对女儿说:“小鱼儿,你看这些小球漂亮吗?这叫豆子,帮忙捡起来。”

  刚开始,孩子可能只是对色彩感兴趣,闷着头捡,豆子像小球会滚会跑,她觉得很好玩。捡了几次之后,也就渐渐失去兴致了。万小遥拿来三只不同颜色的小碗,告诉女儿绿豆放入绿色碗中,红豆放入红色碗中,黑豆放入黑色碗中,这叫分类。

  小鱼儿想了一下,就照做了。豆子全都捡完,看看妈妈还忙着,不甘寂寞的小丫头就自己端着碗数数。几种豆子都数完,她又跑去问妈妈。“妈妈,这些豆子脏了,怎么办?”万小遥对女儿说:“拿去洗洗,晚上用来煮饭吃吧!”就这样,一边学习,一边劳动,小鱼儿不仅学会了分类,记清了各种豆子的名称,还知道了豆子的食用价值。

  万小遥也在与女儿共同成长中积累到更多的育儿经验。有一次,万小遥正在跟女儿吃午饭,外面忽然下起雨来,她迅速放下筷子,跑去关窗户。小鱼儿不想让妈妈关窗,就很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要关窗户呀?你瞧,现在多凉快。”

  万小遥笑着摇摇头,“如果不关窗,一会儿雨水会跑到屋子里来,淋湿了你的被子和小床,晚上你该怎么睡觉呀?”

  “但是,我喜欢雨,我想感觉感觉它们,好吗?”万小遥点点头。她抱起女儿,把窗户打开一条缝儿,让孩子的一只小胳膊伸出窗外,去感受一下被雨淋是怎么回事。

  北京的春天很干燥,许多地方都刮大风沙,每逢这个时候,幼儿园里都是门窗紧闭,老师不让小朋友们到室外去玩。放学后,小鱼儿闷了一天,总算可以透透气。就请求妈妈带她出去走走,她想看看大风沙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尽管溜了一圈,小家伙弄了满身满脸的土,但她心里却乐开了花,因为在孩子眼中,很多自然现象都是美丽的,美好的。

  小鱼儿把用力关门的声音当成是门在唱歌,把电脑看成万能的潘多拉盒子。她有时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沙尘?风太大,鸟儿的家会不会被刮坏?小孩子会像动画片里说的那样,被风吹到别的国家去吗……”

  逐渐长大的小鱼儿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对于女儿的问题,万小遥从来都是认真而详细地回答,遇上她答不出来的,就记下来,去查资料,并尽快给女儿一个满意的答复。无论任何提问,从来不会不了了之。在万小遥看来,负责任的父母才能教出懂事的孩子,也才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身为家长,必须鼓励和无条件支持。

  钱是开启智慧的钥匙,

  节约要趁早

  万小遥说:“养女孩,应该节约的地方一点儿也不能少。”小鱼儿从小就在爸爸妈妈的感染下学会了自立,勤俭节约,爱惜东西。

  小鱼儿不到两岁时,万小遥就有意无意间给女儿布置了她有生以来的第一次任务——自己穿衣服。从夏天的单件开始,到秋天的毛衣和外套,衣服一件件地增加,小鱼儿不知不觉地,从易到难全都自己动手完成了。万小遥起初还会夸奖女儿两句,后来,就很明确地告诉小鱼儿:“一个女孩子应该主动学习把自己变漂亮,这样才能有更多的人喜欢你。自立的女生,才是优秀的女生。”

  万小遥潜移默化地让女儿慢慢感到穿衣服、洗澡、洗手、洗脸、刷牙等等,这些都是她个人的事,不应该劳烦爸爸妈妈帮忙完成。

  以前吃饭时,小鱼儿经常会把饭粒掉在桌子上,万小遥会不动声色地帮她捡进碗里,后来她学会了自己捡,慢慢地就改掉了浪费食物的坏习惯。

  很多家长怕孩子卡住,直到孩子十来岁时吃鱼虾,都亲自动手为他们挑刺去壳。万小遥对此很欣慰。小鱼儿爱吃鱼,她就鼓励女儿自己捡刺。从上幼儿园起,所有力所能及的事,小鱼儿都可以做得很好,这也是老师经常夸她的原因之一。

  三四岁时,小鱼儿已经开始自己动手洗碗,洗手帕,洗小袜子。还可以自己洗澡,当然,搓背的时候还是需要妈妈帮忙。看着妈妈把平时洗衣服和洗澡的水都存起来,等到上完厕所后用来冲马桶,小鱼儿仿佛也一下子长大了,她懂得节约了。不仅告诉幼儿园的小朋友关好水龙头,不许乱丢垃圾,还在洗手池里放上个脸盆儿,说是要用来接水冲便便的。搞得老师啼笑皆非,但本着尊重孩子的原则,生活老师还是拿来了污水桶存脏水。

  小鱼儿很早就有零花钱,却从不乱花。万小遥教女儿把每一笔钱的用处都记下来,学着合理支配。爸爸妈妈对小鱼儿的零花钱还有个要求,只准买书和学习用品。久而久之,这笔小钱便成了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然而,孩子终究是孩子。他们认为玩具越多越好,把超市搬回家最好。总觉得别的小朋友的零食比自己的好吃;你有的东西我没有,就会羡慕。

  多数小朋友都有去超市扫荡的坏习惯,小鱼儿也不例外,进超市后,每逢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往购物车里搬,直到放满为止。这让万小遥结账的时候感觉很郁闷,车子里有一大半东西是小鱼儿的,照单全付吧,这些实在是没有什么用;不买吧,对着这么多人,让女儿泪眼汪汪地望着你总不太好。

  万小遥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她让小鱼儿疯狂地采购,但是在去购物出口结账之前告诉女儿。“从你拿的这一堆里,选三样最喜欢的出来,其它的我不会付款。”小鱼儿艰难地做了一番选择。

  后来,小鱼儿进行过几次抗争,都无效。而且,妈妈对时间上的要求更严格了,这样的选择必须在3分钟之内完成,过期不候。久而久之,她也就习惯了妈妈的做法,为不浪费时间,开始学着很谨慎地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来买。

  只要是带着孩子购物,万小遥极少用卡,还经常把钱交给小鱼儿。一来,可以锻炼她的思维,考验女儿加减法学得怎么样;二来,只有在女儿亲手花掉那些钱的时候,才能学会珍惜和节约。

  漂亮和主见源于自信,

  你是最棒的

  小鱼儿5岁的时候,有一次,一位男同事到万小遥家做客。小鱼儿正在沙发上看小人书,她打过招呼,就跑去给妈妈和她同事各倒了一杯水。小家伙把水放到那位男同事面前时,仔细端详着人家,忽然冒出一句:“叔叔你真帅。你能做我的白马王子吗?”

  男同事笑笑说:“小丫头,我比你大很多……”

  小鱼儿不服气地打断他的话。“那你等我,等我长大了再做你的新娘。”这话说得两个大人都愣住了,男同事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万小遥悄悄地把女儿叫到一旁,跟她解释:“宝贝,结婚都是要找跟自己年纪差不多的,比如我跟你爸爸。叔叔不行,等你长大了,他就变老了,成了爷爷。”

  听了妈妈的话,小鱼儿恍然大悟。“爷爷不行,头发都白了,太老。妈妈,那我长大也可以生小孩吗?”

  “当然可以。不过生小孩必须要跟自己喜欢的人一起,妈妈希望你24岁以后再生……”接着,万小遥还跟女儿分析了小孩子的来历,做了些朦胧的性教育,希望女儿不会因好奇而犯不必要的错误。

  万小遥经常以点盖面,通过一点小事,给女儿讲出很多知识。都说艺高人胆大,小鱼儿就是因为知道的多,才会在同学们中间出类拔萃。

  小鱼儿是个表现欲强的孩子。在学校里,外教老师每堂课只提6个问题,她一直举手最快,总想抢答,可老师只让她答两三题,“总要给其他小朋友留点机会嘛。”小鱼儿很不高兴,下课后就去找老师讨论这件事儿,结果在老师办公室电脑上看见考拉,就跟老师聊了半天考拉的故事,把抢答题的事给忘了。从此,全校的教师也都知道了这个小女孩懂的特别多,堪称全校的小“百科全书”。

  六七岁的小鱼儿喜欢画画、唱歌跳舞,也喜欢乐器。学校里的孩子基本上都报了业余课程,万小遥让女儿自己选。她说:“小孩子应该有玩的时间,你只可以报两个课程去学。”小鱼儿就选了武术和舞蹈,她觉得武术能够防身,舞蹈可以让女生变得更漂亮。万小遥觉得女儿的选择很不错,很适合她,自然同意。

  随着女儿一天天长大,万小遥发现小鱼儿比以前更臭美,这一点爸爸也深有体会。她越来越来爱漂亮,喜欢赶时髦,买衣服。家里衣服最多的就是小鱼儿,她总能从花花绿绿的一大堆衣服里搭配出很新潮、很不一样的感觉。

  买衣服的时候,万小遥通常都让小鱼儿自己挑。“不管穿出来是好看还是难看,她觉得被尊重了,拥有充分的主动权,这样的孩子心灵会有种满足感,也会很认真地行使她挑选的权力,争取把自己变得更美,让家长相信和放心。”而作为妈妈能做的就是,从旁指导,给一些比较专业的审美意见,当然大主意还是让孩子拿。

  刚上小学时,小鱼儿就开始喜欢专卖店。她记得自己同学衣服上的标牌,很羡慕,有一次路过那家服装店,想进去选几件,就对万小遥说:“妈妈,咱们到里面看看吧。就算不买,转转也行呀。”结果,小鱼儿试穿了一件红色小西装外套和一条白裙子,再配上一双红色的长靴,特漂亮。万小遥明白女儿的心思,给了她很大的面子,付款买下来。小鱼儿乐得嘴都歪了。

  回家后,万小遥正式开始她的思想教育工作。她告诉女儿,小孩子虑荣心不能太强,否则容易上当受骗。与其花大价钱包装自己的外表,还不如多学习一些礼仪和为人处事的方法,那才能真正给人美感。名牌可以有,但虚荣心要不得,更不能把名牌当成追求。

  受到委婉批评的小鱼儿收敛了很多,她开始寻找更经济实惠的美。这天,万小遥从外面回来,一进门吓了一跳。女儿粘着满脸黄瓜,而且不是片儿,是一截一截用牙咬的。万小遥从来没在家里做过这种护肤,心想女儿可能是从电视上学来的,虽然心里不认可,却没有直接否定。于是,她坐下来,决定和小鱼儿聊一聊。

  “你知道爱美了,真的很棒,妈妈也特别高兴。可你知道脸上贴黄瓜为的是什么吧?让皮肤变得更漂亮。你看人家都弄成一片一片的,你咬成这样,还有美感吗?再说也吸收不好呀……”之后,万小遥竟然亲自到厨房拿刀帮女儿切黄瓜片儿敷脸,陪孩子一起疯。

  如今的小鱼儿不仅成绩优异,舞艺超群,功夫也了得,有时候还会跟爸爸妈妈显摆几段,切磋两下。前几天,女儿还手把手地教万小遥如何防色狼呢。万小遥觉得,早教很关健,自信很重要。告诉孩子你是最棒的,他(她)就可以真的变得很棒。

  在一次新书签售会后的专访中,有人问万小遥:“您写了那么多教育方面的书,是不是有些思维也来自女儿呢?”万小遥笑笑说:“当然,家长都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我现在的成就,小鱼儿功不可没!”

  (责编/方堃)

  E-mail:fangkun212@sina.com

  ■文/李晓青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