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听风云”现实版:那唾手可得的财富与罪恶
- 来源:恋爱婚姻家庭·上半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财富,窃听,官场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3-27 16:43
在很多谍战剧中,有太多“潜伏”在暗处的人物,通过“窃听”的手段,制造了种种惊人之举。在现实生活中,窃听、偷拍等手段正在泛滥。一些人为了升官发财,竟把“窃听”这样的间谍手段用到官场竞争中。
一个销售窃听器材的小伙子,从中发现了商机,转而帮贪官拆除窃听器材,从中收取好处费。几年来,他曾帮上百名官员从他们的汽车、办公室或卧房里拆出400多个窃听偷拍器材,而这些设备来自他们的妻子、情人、同事及竞争对手。由于“破坏”了竞争对手的好事,他经常遭人恐吓,甚至被殴打。他每天数着钞票,却生活在巨大的恐惧之中。
欲望的闸门一旦被打开,又怎能轻易关上?为了获取更多钱财,一个更加疯狂的念头在他脑海里萌生,从此,他的人生有了另外一种走向……
帮人拆除窃听器比销售更赚钱
今年28岁的刘继刚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地下商场租了一间小店面,做起电子产品批发生意。随着电子科技日新月异,刘继刚的生意越来越好,销售的电子产品也从普通的电脑耗材扩展到窃听器材。
2010年5月的一天,刘继刚通过熟人介绍,接到一笔更换某单位所有电脑的大单。服务周到的刘继刚亲自上门安装并负责日常维修,一来二去,他同该单位采购处的刘主任混熟了。刘主任对他说:“大家都姓刘,算起来也是本家,以后我们单位需要电脑耗材,我一定关照你!”
在一次饭局上,刘主任对刘继刚感慨道:“其实当官也不容易呀,表面上一团和气,背后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你呢。”刘继刚压低声音说:“是呀,不瞒你说,现在来我店里买监听器材的人还真不少,听说有不少都是用来弄官员的。”接着开玩笑说:“说不定现在就有一双眼睛盯着咱俩呢。”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刘主任一边说着“不至于”一边却忍不住打了一个激灵,心也凉了半截。刘继刚又说:“我新进了一套检测仪,下次带来给你检测检测。”
几天后,刘继刚对刘主任的办公室进行了一次彻底的监听检测,果然从空调、电话、门把手处分别拆下2个窃听器和1个针孔摄像头。当时,刘主任一屁股跌坐在地板上,许久才将身旁的椅子狠狠撂倒,嘴里爆发出一阵低沉的咒骂声。后来,他将目标锁定在一直想取而代之的副主任身上。冷静之后是应对。随后的一个月,刘主任动用各种关系,频繁拜访上级,给他们送礼,终于得到“点拨”——某副主任能力超群,应该调去更富挑战性的岗位。他豁然开朗,随后将副手调离。担惊受怕好一阵子,生活才算重归平静。
这件事后,刘继刚从刘主任那里得到1万元的好处费,并在刘主任的小圈子里一举成名。随后,刘主任将刘继刚和他的检测仪介绍给大大小小的领导,当然,只有平时关照过刘主任的领导才有此优先权。而大多数官员在接受检测前都要冠冕堂皇地标榜自己的清廉,并强调检测只为保险起见。
一名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的领导在接受检测时宣称:“在我的倡导下,本单位一直反腐倡廉,我怎么可能被监听?何况,身正不怕影子斜,即使被监听又怎样?”令他始料未及的是,接下来,刘继刚在他办公室的内墙中发现了几枚用于监听的微型窃听器。该领导当即脸色煞白,望着天花板喃喃道:“不可能,不可能。难道我老婆知道了?”后来,在该领导因涉嫌受贿罪落马后,刘继刚才玩味出这句话里的深意:原来,由于该领导不仅多次受贿,还深陷多起“权色交易”。而出卖他的既不是他的妻子,也不是同事,而是他的情人。
起初,刘继刚在帮官员检测窃听器时,还很有成就感。可当渐渐深入他们的隐私,他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尴尬。
一次,一个领导朋友调侃刘继刚:“怎么不帮我检查检查,看看我是不是个好干部?”出乎他意料的是,刘继刚果真在他的车上查出了插卡式窃听器。当时,领导朋友的脸顿时变成了死灰色。二十多天后,他找到刘继刚,严肃地说:“我承认,我有两个情人。我马上终止交往!”刘继刚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这是你的私生活,如果我让你感到尴尬了,你可以忘掉我这个朋友……”果真,这名领导朋友从那以后再没与刘继刚联系过。
接下来,在短短1年里,刘继刚相继替近百名领导拆除了400多件窃听设备,从低端到高端、从低价到高价不等,监听器材隐藏的位置也是无奇不有,电脑鼠标、鞋跟、手机、墙壁、空调、门铃、打火机……几乎没有一个地方是安全的。而监听设备大多来自他们的妻子、情人、同事及竞争对手。
但拆除窃听装置并不能一劳永逸,不少领导依然落马,其中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刘继刚也懒得看清楚,他关心的是,通过这一另类职业,他一年下来竟然赚了几十万元,比销售窃听器材的收益要高出许多倍。
遭人恐吓殴打成家常便饭
此后,刘继刚看到了更多。有的领导被检测出遭监听后,当场大骂某人是背后捅刀子的,有的心脏病发作而惶惶不可终日……刘继刚赶到医院,看对方可怜巴巴的样子,不能主动发问,也不能劝导,谁也不愿把问题戳破。他的这份另类职业,有时候并不能挽救他们,反而将他们推向绝路。
刘继刚记得,曾经有一个主任专程派人请刘继刚为他做安全检测。在彻底检查了其办公室、汽车、住宅,甚至全身后,无半点被监听的迹象。然而,该主任并没有松一口气,三个月内,先后三次找刘继刚为其再做检测,但结果依然如前。在第三次检测无果后,该主任哭丧着脸说:“不可能呀,这段时间领导对我说话都是话里有话,老婆也行为异常,我怎么可能没被监听呢?是不是你的检测设备不够先进呀?”刘继刚没好气地告诉他:“如今窃听手段越来越高明,有些窃听器具有遥控和加密功能,还有些窃听器的功率太低,普通的检测仪捕捉不到信号。”
而在第四次检测时,刘继刚终于在他的假牙里检测出一枚微型高级窃听器。该主任当即跌坐墙角,脸色惨白,睁大死鱼般的眼睛,絮絮说着:“其实,我是犯过错,但只有两次……不,是三次,可数目都不大,我现在可以全交出来……”说着,主任竟失声痛哭起来。如此胆战心惊半年后,该主任由于精神崩溃跳楼自杀了。据说,该主任自杀前还写下了一封“举报信”和一封“忏悔书”,交待了他贪污受贿的全部过程。
起初,刘继刚还抱着窥探人性另一面的猎奇心,在他拆除大小领导的各种窃听设备,看着他们或惊慌或正气凛然或不动声色的表情后,感到很满足。可当渐渐深入他们的隐私,刘继刚开始感到前所未有的惶恐,遭人电话恐吓成了他的家常便饭。他每天数着钞票,却生活在巨大的恐惧之中。
有一次,刘继刚上午刚帮一名即将走马上任的副秘书长拆除了窃听器,下午便接到一个恐吓电话,警告他不要多事,坏了别人的好事,并问他需要多少钱,才能将窃听器秘密地安装回去。刘继刚当即拒绝:“给多少钱,我也不会干这种伤天害理的事!”事后,他追踪过那个恐吓电话,可那是通过网络电话嫁接过的,根本追踪不到电话源头。
2010年10月,刘继刚受邀去帮一名副总拆除监听器材,拿到了2万元的好处费。没想到,他在回宾馆途中被人跟踪了,几名彪形大汉将他拖进一条偏僻小巷里一阵毒打,并叫骂着:“让你多管闲事!”随后,这些人把他身上的2万元钱和手机抢劫一空后扬长而去。刘继刚满脸是血,忍住身上的剧痛,扶着墙勉强走到大马路上向路人求救。在一位好心的出租车司机的帮助下,他被送到附近的医院治疗。经医生检查,他身上多处软组织挫伤,一根肋骨被打断,右脸耳朵下面被划伤,留下三寸长的一道口子,还在冒着血……
这次受伤后,刘继刚在医院里整整躺了一个月,花了几万元医疗费。家里人得知他在外面赚这样的昧心钱,还差点丢了性命,劝他赶紧收手,别再去搅这些浑水。但是刘继刚给自己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我这是正义行为,我怕什么?”
其实,吸引刘继刚乐此不疲地帮领导拆除窃听器的深层次原因,是他由此见识到了人性的丰富多彩——有的领导终止了地下生活,更加认真工作;有人小心翼翼,加强信息保护;有人要求给对手反装窃听监视器;有人意识到结成联盟寻求庇护的重要性;有人想到“分权”以壮大自己的势力;还有人则想到,不如为自己找一个“代理人”……
在一次饭局上,刘继刚听到一名领导说:“现在人嫉妒心这么重,又安窃听器,又装偷拍机,说不定我上下班都有人跟踪;我躺在床上,说不定就有一个人的眼睛在我头上看来看去。干脆这样,我也不掌权了。但是你说,我现在辞职也不实际,还涉及到整体利益,还有上级安排的问题呢,不是那么简单的。那怎么办呢?为了减少嫉妒,减少别人的攻击,我把权分了,就没人恨我了。”
欲壑难填走上敲诈歧途
经历了这么多的领导“反窃听”事件后,刘继刚也意识到,现在的官员戒备心都加强了,检测窃听器这碗饭不一定能吃多久。更让他内心不平衡的是,那些人动辙贪污几百万上千万元,凭什么自己就不能分一杯羹呢?
2011年5月的一个星期天,刘继刚受邀前往某省为该省某领导做安全检测,结果在该领导的办公室椅子皮套里查出三枚具有录音功能的窃听器。该领导不由得打了一个寒战,赶紧关上门,又是热情地让座,又是倒茶水招待刘继刚,谦虚地向他了解这种窃听器的生产日期、功能和使用方法,以判断自己已有多少秘密泄露出去了。
刘继刚草草地向他介绍了这种监听设备的性能,并说要带一只回去研究后才能回答他。回到住处,他将监听器中的音频导入手提电脑后,得知该领导在最近吃了一笔几百万元的“回扣”。刘继刚心想:“这下我也应该利益均沾,不然就太便宜他了……”
第二天,刘继刚约该领导出来喝茶,说一些关于被监听后如何善后的方法。席间,刘继刚含蓄地说:“我最近遇到了点困难,需要10万元才能解决,不知道您能不能帮忙?”闻听此言,该领导立马表示:“小问题,今天下午就让我的秘书给你办妥!”并向刘继刚要了他的银行账号。
刘继刚下午回去一查,账户里果然多了10万元。他狂喜不已:以前拆一次窃听器,只能拿到1万元好处费;这次随便掌握到一点被窃听的内容,10万元便到手了。还是这样来钱更快呀!
这个疯狂的念头在他脑海里萌生后,他在帮人拆除窃听设备时,就特别留意,若遇到那种有录音功能的窃听器,他便会悄悄藏匿起来,拿回住处将音频导出来,再暗示对方借钱给他。短短半年时间内,刘继刚就采取暗示、要挟的手段,先后敲诈了几次,非法所得40余万元。
随后,刘继刚更加变本加厉。他知道一旦掌握到被监听人的把柄,他们就会乖乖地拿钱消灾,而且还不敢向第三方透露,因此他也就越来越大胆。刘继刚拿到从贪官们手里“黑”来的钱后,买了名车,住上了大房子,开始了纸醉金迷的生活。得意忘形的他,哪里想得到,有一个挖好的陷阱正等着他跳进去!
2012年秋,经熟人介绍,一名领导很诚恳地请刘继刚去为他做安全检测。结果,他从对方的电话机里检查出一个微型录音监听器。刘继刚便如法炮制,将监听器带回家里,并根据录音内容,要挟对方拿钱赎回录音。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这次他没有如愿拿到钱,却等来了上门抓他的警察。
原来,该领导为官清廉,一直被当地树为廉政典范。近来,公安机关接到匿名举报刘继刚的犯罪行为后,特意请该领导配合,导演了一出“请君入瓮”的戏,终于将刘继刚绳之以法。面对警方凌厉的审讯攻势,刘继刚很快败下阵来,如实供出自己实施多起敲诈的全部作案过程。
案发后,经司法部门查证,刘继刚利用帮别人拆除窃听设备,采取暗示、威胁、要挟的手段,先后敲诈达30余次,非法所得80.4万元。法院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认为被告人刘继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威胁、要挟他人,强行索要巨额财物,其行为已构成敲诈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8年;非法所得80.4万元予以追缴,待追缴后返还受害人。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刘继刚欲壑难填,利用掌握的把柄进行敲诈勒索,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将自己送进了监狱。他的故事值得引起人们警思!
(责编/邓琳琳)
E-mail:dllabc@sina.com
■文/碧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