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二旗地铁站变迁史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城市化,西二旗地铁站
  • 发布时间:2013-09-11 09:24

  不到两年时间,西二旗地铁站就从空无一人的荒郊野岭飞速进入到了“刚刚够用”

  不久前,在美国的社交媒体上看到了一张照片,上传者应该或者住在中国,或者对中国非常感兴趣。这是一张上下班高峰时段北京西二旗地铁站的照片---这个地铁站是北京地铁昌平线和13号线的换乘站,住在京郊昌平的上班族一般需要从这里换乘地铁进入北京市中心。

  从照片上看,西二旗站内挤满了人,满到几乎没有一点空隙,与此同时,自动扶梯上还有满满的人,正从昌平线下来准备换乘前往西直门的13号线。

  可以作为佐证的是,我在昌平的一位朋友,在西二旗附近的一家学校教书,因为地铁实在太挤,最近不得不开始换乘公交车。我自己呢,如果需要在上午10点前到达北京市中心的三里屯,一般都会干脆直接雇辆车。

  对于习惯了有较大私人空间的西方人来说,这张照片是一种很好的“震撼教育”---中国之所以“问题”很多,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太多:走到哪里人都多,也是因为人太多,暂时不可能像西方一样完全顾及礼仪等较高层次的考虑。

  其实,两年前,昌平线的照片就曾出现在一家美国著名杂志的网站上。当时他们报道的内容是,地铁车厢空无一人,中国的基础建设太热---但他们始料未及的是,不过两年时间,西二旗地铁站不但不是空无一人,而且是过度拥挤!

  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之快和规模之大,远远超出西方人的想象。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口多”,但人口多到什么程度、情况变化快到什么程度,是很多在小镇洋房里长大的西方人所难以想象的。

  另一方面,作为在中国和昌平生活的居民,我一直觉得,仅仅用一张地铁空车或拥挤的照片来悲观评价中国的基础建设,都是不全面的。就昌平来说,作为北京的卫星城,它在城市规划方面进行过一系列的探索,有很多正面的、给人以希望的实践,却没有被平衡地指出。

  美国杂志的那篇文章结尾说:“我打赌,尽管在不久的将来北京仍然难以跟纽约竞争,但它肯定会在北京郊外和乡村建起足够(足以超过纽约)的地铁站。当然,再多也仅仅是刚刚够用而已。”

  这句话倒是没有说错---不到两年时间,西二旗地铁站就从空无一人的荒郊野岭飞速进入到了“刚刚够用”。了解中国,这里大概是最好的教材之一。

  文/韩娟(Jen Ambrose)(美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