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浏览器 用户要的现在就给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QQ浏览器,数字
  • 发布时间:2013-10-17 08:42

  “数字时代”的先驱马歇尔·麦克卢汉曾说,人们发明了工具以改变世界,但后来却被工具改变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近乎固化的手机浏览器格局也正在发生着重大改变,尽管IE仍保持着PC浏览器市场上的霸主地位,但它却将在下一波——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中被淹没。未来谁主沉浮?除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之外,关注与满足用户需求才是无往而不胜的攻坚利器。

  “我要体”直面当代青年的渴求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不少人用这句歌词来解释自己与现实的脱离,而其实,世界变化虽快,但也有些东西是不会随时间变化的,例如青春。之所以如此,全因拥有它的人们敢想、敢做、敢于尝试,对于互联网更是如此——每当浪潮来临之时,首批冲浪者总是洋溢着青春激情的那一群。

  移动大潮中的弄潮儿自然也是年轻人。根据CNNIC发布的《2012-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手机上网用户的主流人群依旧是20至39岁的青壮年消费群体,占比达到59.1%。

  任何产品,要想真正获得大众好评,就必须真正了解他的用户,而所谓的了解,就是懂得对方心灵深处的渴求,互联网产品尤是如此。尽管追逐梦想是每个时代年轻人的共同表征,但他们的痛点却不尽相同。

  1986年,当第一波互联网浪潮来袭之时,中德合作的国际互联网项目CANET启动,它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第一大事件”被载入《中国互联网发展大事记》。同年,高唱着《一无所有》的崔健走上舞台,喊出了那个年代的青年人的痛感与困惑,思考的是被历史压抑了很久的关于“我”的问题。

  随后的几年是崔健的时代,也是中国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虽然二者没有必然关系,但他们所蕴含自由、平等、独立等启蒙精神却有着某种程度的契合和交错。李国庆就从不加掩饰地表达对老崔的热爱,这位中国网商的代表人物曾说,“我觉得崔健的音乐跟我们当当网的企业文化很像。”

  与之相比,当下在微博上火爆传播的“我要体”所展现的,则是处于第二波互联网浪潮下的年轻人的渴求。这个口号源自手机浏览器“新贵”——QQ浏览器近期推出的品牌广告片,它以“我要的现在就要?梦想三部曲”为主题,紧促的节奏、张扬的性格、焦躁的情绪,通过学生、白领、艺术家向受众传达出80、90后们普遍的心声。但在焦急与不安,急于求成、急于证明自己的背后,则是快速发展的消费时代,高房价、高物价、不稳定的生活环境以及就业压力,使得“求不得”成为80、90后普遍的心病。“说走就走的旅行”,看起来简单,但真正迈出第一步的年轻人并不多。

  “我要的现在就要”理念的提出,并不是对梦想不切实际的无病呻吟,它的提出是基于对用户的深度调研和观察。正如腾讯QQ浏览器产品高级总监叶骏所说的那样,浏览器的主要用户集中在19至28岁这个年龄段,他们希望能有更快的成长;他们在获取信息的时候,对速度的追求更高,“而浏览器本身的产品定位就应该是获取信息的最佳平台。”

  为用户打造极速、优质的体验

  关注和理解用户需求只是第一步,满足需求才是抓住用户的关键。

  叶骏表示,“我们觉得‘我想的现在就要’这个理念的提出,既能体现主流用户生活中的普遍心态,也跟产品希望提供给用户一个快速获取信息的理念是相通的——就是说,用户不管是在生活当中还是在使用浏览器的时候,最优的用户体验就是‘想要就有——立马行动,就能立即获取的快感’。”

  在充分了解到产品用户的诉求后,腾讯QQ浏览器团队经过3年多的精耕细磨,打造出了“一触即达”的、最新的4.5版QQ浏览器,“快、简、阅”成为了它与众不同的亮点。

  在炫酷、时尚的外表背后,最新版的QQ浏览器还拥有一颗强劲的X5内核。基于优秀开源Webkit深度研发的技术,使它完美地支持HTML 5,并拥有强大的页面渲染能力。尽管X5内核对HTML 5网页的高度支持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但QQ浏览器的研发团队却并不愿多谈这项技术,在叶骏看来,现在用户最强的体认还是在对网站的访问上,“普通用户根本不会关心这些技术问题。而我们只是按照用户最朴素的需求,提供最优质的网站服务和内容。”

  此外,考虑到国内特有的网络环境,针对较高的流量费、网络设施的不完善、强网络与弱网络切换等问题,最新版QQ浏览器在优化网络服务上也做足了功夫,据叶骏介绍,他们采用了创新性的转换技术和分布式云计算技术,在弱网络接入以及节约流量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优化,不仅减少了90%的网间流量,还大大地提升浏览速度。无论是3G、2G、WiFi等不同的网络环境下,用户都能享受到同等的网页浏览体验,“这也充分地体现了互联网开放、平等的精神”。

  在日前落幕的腾讯智慧峰会上,被业界誉为“未来网络预言家”的凯文·凯利曾表示,未来的屏幕将无处不在,且越来越重要,同时,“分享”也是未来网络发展的关键词。针对未来趋势,4.3版本的QQ浏览器突破性地融入了“跨屏穿越”功能,用户登陆同一账号就能实现多终端的穿越;在最新版本中,它添加了 “扫描二维码分享”和“啾啾分享”这两项创新功能,使得跨屏不限于同一账号,让用户之间的分享变得更便捷。

  针对不同的屏幕特性,QQ浏览器的后台还会对网页进行了广告过滤、内容精简和排版优化,让网页浏览真正做到快速、简单、方便阅读。在跨屏穿越的同时,保证用户在不同的设备之间保持一种连续阅读的体验,而这一体验还在“微收藏”功能中得到了延伸。有别于传统的网页书签,除了能抽取正文内容、帮用户清洗掉所收藏页面中的广告、目录、评论等“垃圾”信息外,该功能还能重新排版、自动优化页面,给用户的是“完全干净无杂质的内容”。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手机浏览器领域,作为“后来者”的QQ浏览器已在用户粘性上远胜于UC。如果未来它能在移动浪潮中脱颖而出,那一定离不开它长久以来对用户需求的密切关注,以及不断利用先进技术为用户带来独特体验和优质服务。

  本刊记者 万琦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