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 来源:视野
  • 关键字:流行,文化
  • 发布时间:2013-10-31 14:06

  那时候弗洛伊德在中国流行,有些人并不懂,但是哪怕他看不懂,他也要去买一套放在家里。他会去追踪这种精英文化,对它表示敬意,这就够了,不是说你非要完全理解它。只可惜,80年代这种读书氛围后来戛然而止,再赶上市场经济时代,读书无用论盛行,读书成为一个反面的东西。

  ——学者朱大可谈1980年代的读书风气

  我不是故意在边远地区生活的,尽管人们都这么想。我也想来北京,但北京的房子买不起啊。而且总要有工作才能来吧,我们体制内的工作,调动不容易。

  ——科幻作家刘慈欣,大学毕业近30年

  来都没有换过单位,一直在山西阳泉一个发电厂做工程师,他受访时这样说也许个别作家有这个能力代表群众讲话,但我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也没这样的愿望。

  ——作家莫言近日发表演讲称,作家在写作时不应该成为群众代言人,应无党无派,保持客观中立

  好的大学,本来就应该姿态各异,你看过去的大学,每个都不一样,北大与清华不同,清华与南开不同,西南联大由前三所联合而成,但是气质又都不一样。近来很多民国时期的大学被提起,但是仅仅从技术层面学习过去的那些大学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把教育还给教育。

  ——《燕京大学:1919-1952》作者陈远受访时称,行政主导而非教育主导,是国内无法产生一流大学的根本原因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