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仔面与担仔面

  • 来源:今日文摘
  • 关键字:台湾,切仔面,担仔面
  • 发布时间:2013-11-22 08:20

  有人说“牛肉面”是台湾的特色面,这句话很多人不赞成,认为切仔面或担仔面才是台湾的特色面,至少台菜餐厅内找得到担仔面或切仔面,但就是找不到牛肉面。

  切仔面或担仔面应该归类于小吃,不过多数台菜餐厅会提供这道点心,是为了让思乡的游子不需另外找摊子吃,一餐便能同时解乡愁。

  北切仔,南担仔

  台菜店家分两派,一派专供切仔面,一派专供担仔面。切仔面源白北部,担仔面则以南部为大本营。有时从店家提供的面食就能分辨老板的H{身背景。明明在北部,却打着“担仔面”招牌的,多半是源白南部、而后才北上开业的店家,如顶鲜101的董事长周文保就是台南人;台南度小月总监洪秀宏也是台南人。

  青叶新乐园不只卖切仔面,还设切仔面摊,而老板姚成璋就是台北人。“真的好”海鲜餐厅的总经理黄棐音,过去曾是华西街台南担仔面的员工,但自己所经营的餐厅却是提供切仔面,原因就在于黄棐音是台北人,而且母亲还是切仔面摊子的老板娘。

  不过,现在切仔面在全台都找得到,台南“首府米糕栈”就卖切仔面。老板谢明吕明明一家四代都是台南人,血统纯正,问他为何卖切仔面,他说他的切仔面其实与担仔面一样,同样是黄面、肉臊与虾,“差只差在汤底”。一般担仔面用的是虾头、虾壳熬汤,汤头虽然鲜甜,但免不了腥味尾随而现。担仔面往往要加上一瓢蒜泥,用意就是要压过那殷腥味。他的切仔面用的是大骨汤,蒜泥只要少量,甚至不加都行。

  “摵”出饱满好滋味

  说到切仔面,作家陈柔缙在《宫前町九十番地》一书中有段张超英回忆1946年的描述。当时板桥林家是台湾最大地主,林家后代林熊征不仅含着金汤匙,还是含着金饭碗出生,吃得胖胖的,外号“阿肥仔”。

  有一天,林熊征与张超英的祖父张聪明在办公,到了中午,张聪明问林熊征要不要叫餐厅外送,林熊征说:“不用了,吃一碗切仔面就好。”没想到隔天,林熊征就脑溢血过世。“怎么前一天还在面前吃切仔面,才隔一天人就走了?”这让当时尚小的张超英深刻体验到世事无常。

  切仔面在日治时代就已存在,芦洲是切仔面专卖店密度最高的地方,有数十家之多,较有名的是阿六、阿三、添丁、大庙口切仔面。据传最早起源于芦洲人的信仰中心——涌莲寺。

  庙口一向是人潮聚集之地,也就吸引了许多的小吃叫卖。传说芦洲人周乌猪与杨万宝,两人从日治时期就开始卖切仔面维生,但生意未如人意,到了国民政府时期,只剩杨万宝一人力撑,生意却渐渐兴旺起来。后来很多北上谋生的人也跟着卖起了切仔面,使得芦洲的切仔面店到处林立。

  庙口附近的“添丁切仔面”生意非常好,后来,杨万宝将摊子传给了一名叫阿成的年轻人,阿成同样在庙口开了“阿成切仔面”,又把技艺传给了徒弟廖添丁。如今阿成已辞世,“添丁切仔面”便算是名门之后,每到假日就出现排队人龙。另一家“阿六切仔面”的规模更大,门口还挂着“天下第一面”的匾额。

  每个芦洲人心中都有一张切仔面名单,有的人爱名气,有的人重交情,但很多人都说这两家是给观光客去的,他们则爱去大庙口和阿三切仔面店。

  大庙口看起来确实环境破旧,规模也如同一般小摊,但汤头白浓香醇,值得一尝。不过大庙口的切仔面非常有个性,除了面条、豆芽菜与红葱头外,别无一物,整碗白白的,连韭菜都省了。阿三也是家个性店,一般店家都是晚上客人最多,阿三却只营业到下午,卖完便收摊。

  后来,切仔面也传到了台北市区。日治结束之后,白领阶级可上餐厅、上酒家,一般老百姓只能待在家用餐,不过偶尔有机会也会带着家人到儿童乐园、动物园等地去玩,而这些地方就是切仔面摊的ILI_I,没之处。台北有名的切仔面也不少,像卖面炎仔(金泉小吃店)、阿国切仔面、阿城切仔面,三家合称“北市三大切仔面”。

  切仔面与担仔面在分量上就不同,切仔面是扎扎实实一大碗,而且光面条就占了整碗的七成,想不饱还真难。担仔面分量则只有切仔面的一半,汤头多以猪大骨、五花肉为基底熬煮而成,有时还会加入老母鸡或中药配方,汤色如浓茶,味鲜甜。总之,各家都有各家的比例与秘方。

  切仔面可不是随便“摵摵ㄟ”(上下摇动)就好,无论用具或煮法都非常讲究。有别于阳春面之类的外省面,切仔面的面是俗称的“大面”或“黄面”(面粉在制作过程中加了碱粉,煮熟后再拌油,也称“油面”),面心网而色黄。煮切仔面的灵魂,就是呈钩状的笊篱。笊篱得选用桂竹编织,其原因是桂竹编出,的笊篱不仅孑L小而密,而且还具有悠悠竹香,通过“摵”的动作,可以让竹香渗入面体。

  煮切仔面就跟煮意大利面一样,汤桶要大,汤要够多。扯一把掌心大的面条投入笊篱内,“摵八次”是煮切仔面的要诀,也就是笊篱沉入热汤中,过一会儿再拉出水面沥干到不滴水,如此重复八次,才是正宗切仔面做法。为何一定要八次呢?因为面要变软必须得花时间口感才会最好,而且经过多次晃动程序,面体才会慢慢“塑形”,倒扣空碗时如小土丘般尖,舀汤,往碗中挟上两片白肉片,淋上少许猪油、撒红葱头提香,加点韭菜、豆芽菜。

  说到肉片,可能是台北市区的经济能力较好,后来的切仔面才有放肉片,芦洲切仔名店多不见肉片。不管是切仔面的肉片或担仔面的虾子,都像书画落款题字,具有衬托主题、增加气势的效果。

  切仔面的肉片多半用的是猪后腿的腱子肉,也就是俗称的“老鼠肉”,除了外层有一点油膜外,里外都是瘦肉,汆烫过后切成薄片。早年生活贫苦,肉就是一种奢侈品,吃一碗切仔面,把面吃完、汤饮尽,肉片留到最后,蘸点酱油放到嘴里咀嚼,尽是肉香,抵达家门口前,嘴里尽残留着那肉味,正是那个年代许多人的共同回忆。

  独具特色的担仔面

  担仔面和切仔面不同,重视的是吃巧不吃饱,最早被归类为“点心”,小碗浅得犹如一只深碟。担仔面用的也是黄面,但比切仔面来得细,面条均散于碗内;传统以虾壳、虾头熬汤。因为染上肉臊,汤色若浓茶。

  担仔面的源头,是创立于1895年的台南度小月担仔面。创始人洪芋头原是个渔夫,遇台风侵袭的打鱼淡季,也就是生意人所称的“小月”,就靠着从福建漳州学来的肉臊做法,挑面担沿街叫卖,后来固定在台南水仙宫前摆摊,生意逐日兴隆,“度小月”名气因而传开。

  担仔面的做法是将面条放人笊篱烫热,再放人豆芽菜汆烫,将其倒扣到碗内,淋上一匙蒜泥、乌醋、香菜与肉臊,添汤汁,最后再摆上一尾虾。乌醋作用是提鲜味、蒜泥用来压腥味。这虾还不能大,要与小碗的比例和谐,标准是取用南部沿海一带的火烧虾,而且必留虾尾,一来代表新鲜,新鲜的虾尾呈散张状;二来好拿取;三则是自古来的传统。

  不过这虾既是担仔面的特色,也是包袱。许多北部人对于味道浓厚的虾汤敬谢不敏,华西街台南担仔面在十年前就改良汤头,改成以大骨、鸡骨与蔬菜熬汤,不再加虾头虾壳了。顶鲜101则只留用虾头,不用虾壳,加入猪大骨、甜玉米、红洋葱、白萝卜熬汤底,两者都属于改良版。

  近年更因为地球暖化,海鲜资源越来越有限,也造成台南度小月的困扰。过去火烧虾普遍,现在已越来越稀有,后来只能改用一年四季都得以供应的白虾取代。

  做法固定,但手法可就因人而异了,像度小月汤汁后添,得从碗边轻巧地浇淋,才不会弄塌面上的肉臊。因此煮面人的手腕要倾斜,才能让汤汁顺利注入,最后再摆上一尾虾与香菜。各家的担仔面从外观看起来几乎无异,但各店还是有各店的功夫,光从煮面技巧就能看出高明与否。如面下多久才能放豆芽,这就是诀窍,有的店家便宜行事,把面与豆芽同时放,这样豆芽是不会有脆度的。在口味上,其中最大差异的还是在肉臊。喝茶人要养壶,担仔面则要养锅,台南度小月担仔面永康店内的铸铁锅“养”了三年多,锅边已累积一层厚厚深咖啡色的胶质;台南101店的锅子更久,已有五十多年。但铁锅经年累月地搅动,竞使得锅壁越来越薄而终至破裂。铁杵都能磨成绣花针,铁锅迸裂则在度小月得到了见证。养锅的意义也是在于肉臊,是担仔面精髓里的精髓,许多店家的熬汤或煮面技巧都能外传,但唯有掌握肉臊配方的人才是真正关键,台南度小月就有规定,肉臊配方传子不传女。

  (席子璐荐自《中外书摘》)

  文/陈静宜 责编/天翼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