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60年代
- 来源:足球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教练,傅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12-25 09:15
傅博带领国家队让人耳目一新的打法,让人们注意到了这位过去十几年里一直出任“助教”、生于1965年的年轻教练。更让人们想起了,与傅博同时代的高洪波(1966)、马林(1962)、成耀东(1967)这一批生于1960年代的教练和朱炯(1973)这样生于1970年代的教练。与职业联赛之初那批执教的40、50后教练们相比,这批60、70后教练们正以自己完全不同的风格成为中国的“中生代”教练。
在职业联赛之初,国产教练在联赛当中占据了主要位置,媒体在那时起送给国产教练的一个称号是“土”帅。这个“土”字,除了本土化的意思之外,还有一层意思,因为那个年代的国产教练训练方法很多都是自己研究出来的,与世界先进足球并不接轨。更因为那个年代的国产教练,最大的法宝不是技战术,而是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关系有两层意思,一是在联赛和足球圈里的人际关系好,朋友多,关系时刻有人帮忙。二是能够理顺球队内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一众大牌球员能够听从指挥。
当年的国内教练与世界脱轨有多严重,从英国人霍顿的到来就可见一斑。霍顿在1997年十强赛之前曾经在国家队内部讲过几堂防守课,顿时被国脚惊为天人。1998年霍顿出任国家队之后,“霍顿讲战术”已经不是一个行为,而成为了一个风潮。实际上作为国际足联讲师的霍顿,当时给中国足球输入的只是国际足坛最通行的战术基本理论,包括442的平行站位打法,包括在场上的进攻、防守原则。但就是这些最基本的战术原则被国内的球员和教练奉为瑰宝,很大程度上也表明了当时在中国足协的教练圈子里技战术知识的缺乏。
虽然经过了后期与国外教练的接触和学习,老一代的国产教练技战术水平有了不少提高,但受年龄与背景的见识,除去李树斌、沈祥福等个别人外,大部分老一代教练的个人技战术思想并不成体系,更多地还是停留在经验主义与碎片化阶段。
而1960年代的教练特别是1960年代中后期成长起来的教练与他们的前辈明显不同。这一批教练在球员时代大多赶上了职业联赛的尾巴,正是在此期间,他们接触到了一些来自外教的先进足球思维,打开了他们的眼界。更为重要的是,在退役之后,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接受了系统的教练员培训课程,同时很多人自己也找各种机会接触国外先进的技战术理论。不得不说,从十几年前开始,中国足协推行的教练员培训机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大批中青年教练正是通过这个渠道了解到了国外系统而又先进的足球理论,同时也拥有了与国外交流的渠道。
曾经外籍教练那些让国内教练们感到新鲜不已的手段在目前这批中生代教练当中已经不再新鲜。现在的中生代教练每个人都能掌握多媒体的手段,几乎每个人的教练组当中都有一名视频编辑的高手,可以将训练和比赛的视频按照主教练的要求第一时间编辑出来。像傅博本人就是一个视频编辑的高手,当年在辽宁队和国家队出任助理教练时,编辑视频就是他的工作之一。现在执教国家队,很多视频也是他自己一手编辑出来的。而启用体能教练,采用先进的仪器与测试对训练进行监测,也被这一代的教练们所接受。高洪波时代在冬训时就有专门的体能教练带队,队员们都配带心率测试仪随时监测训练强度。傅博接手国家队后,第一件事就是请来北体大的运动专家出任体能教练。
最为重要的是,中生代的教练们在学习吸收了国外的足球理论之后,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技战术打法与体系。在大方向上,60后的高洪波、傅博、成耀东和70后的朱炯等人都坚持走地面配合,但具体到球队的战术打法上,又各有不同。高洪波更偏向于防守反击,更要求防守的稳固和进攻时的效率。傅博更强调对场面的控制,更多地要求压制对手。朱炯在这一点上,和傅博的风格比较接近,他也更希望球队打得更有控制力。而马林则更会根据球队的人员构成制订打法,更强调打法的实用性。可以说目前几位国内比较优秀的中生代教练已经形成了比较鲜明的个人执教特点。
我们的近邻韩国队近年来在联赛和国字号里大批启用了中生代甚至是新生代的教练,洪明甫(1969)、黄善洪(1968)、申台龙(1970)这些生于1960年代、1970年代的教练都已经成为K联赛与国字号的生力军。而中国的中生代教练们,更需要的是一份信任和一个平台。
赵震
声音
孔卡这样的,花几百万欧元能买的,这样级别的球员真的十个、十五个都不止。大家说不可替代,这其实是很愚蠢的。他们只是对孔卡个人有感情在里面,而我是做这行的,所以你听得懂就听,听不懂那就骂我,我说的是很客观的。
——谢晖称“孔卡无可替代”的说法很愚蠢。
我收到了执教中国队的邀请,但是我拒绝了。未来发生什么让我们拭目以待,当我的合同到期后(编者注:里皮与广州恒大的合同将于2014年底到期),我们可以讨论这件事。就我而言,执教国家队一直是一个梦想,我认为这也是所有教练的梦想。
——里皮日前在接受意大利DeeJay电台采访时表示,会在2014年底与恒大合同到期后再考虑执教中国队的事情。
我执教了133场比赛,但是从来还没有输过1-6这样的大比分,我认为,中国队值得这场比赛的胜利,尤其下半场中国队一脚出球的配合和现代足球的打法,让我非常吃惊。
——新加坡的德国教练斯坦格称中国队“高出新加坡队一个档次”。
我之前也听说过,球队的出场名单要老板来定,但他从来没有这样要求过我们。我觉得朱老板其实是个非常简单的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有什么想法就直接跟你说,不会跟你在那里藏着掖着,所以很多事情很容易解决。我想说的是,申花没有外边传得那么邪乎,甚至比我想的还要单纯许多。
——沈祥福出任申花主教练两个多月的感想。
我有两件事都做得很棒,换尿布方面我是一把好手,而在比赛中,进球已经成为了我的新强项,我总是能够制造不少的威胁。
——在德国队世预赛中发挥出色的拜仁中场克罗斯对换尿布和踢足球都很有自信。
皇马花费天价购买贝尔的交易是荒诞的、极坏的。
——德国《图片报》的体育版主编德拉克斯勒对欧洲各大豪门在今夏的转会市场中大肆烧钱引援的做法感到担忧。
一场堪称赏心悦目的比赛,不经意间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有了国家队的如此表现,你能相信中国足球一直都是那么不堪吗?但是,熟悉中国足球的我们都知道,国家队的表现正是在最好和最差之间反复波折,才让很多球迷不知所从。如今的峰值既证明了国家队的水平和实力,也提醒我们不应该再出现大的起伏。
——刘建宏评国足大胜新加坡。
国脚见证舜天进步
9月6日,天津,在国足与新加坡比赛的首发阵容中,有三名江苏舜天队员,吴曦、刘建业和孙可,最终孙可出场80分钟打进一粒进球,刘建业出场45分钟,而吴曦打满全场,无论是人数,还是在国家队的地位和贡献,舜天国脚都达到了历年来的最高状态,对此虽然舜天俱乐部和奥库卡教练都没有给予更多回应和评价,但在舜天联赛战绩饱受争议的本赛季,舜天球员在国家队的爆发,不能不说是舜天成长进步的另一个硬性指标,在球队受累双线、当家外援前锋受伤,没有能够超越上赛季战绩的情况下,国内球员脱胎换骨的表现,也值得大家为舜天叫好!
卡马乔时代对恒大国脚的痴迷,让奥库卡一度对国足的征调有排斥心理,因为舜天国脚当时在国家队只能是替补,在卡马乔时期虽然说孙可也入选过,但是最多的是刘建业,周云也偶尔去打过酱油,然后就是经历了1比5惨案,饱受质疑。但是再看现在的孙可、刘建业,加上同样来自舜天的吴曦,他们如今的状态和发挥的作用,显然比卡马乔时期不知道提升了多少个档次,孙可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刘建业和吴曦也都被放在了他们最擅长的位置,舜天国脚的实力和质量被最大限度的证明了,这也让奥库卡在担忧联赛之余依然感到很欣慰。虽然中超不乏对舜天战术的争议,更有人指责舜天的战术简单粗暴,但舜天球员在国家队用表现证明了,对先进战术理念和配合,他们有自己的理解和贯彻执行能力,国家队让人想到巴萨的配合,舜天的球员都参与其中,是队员在这两年成长和进步的最好体现。从这个角度来看,谁都无法质疑舜天这两年的成长和奥库卡的执教。
还有一个和国家队有关的例证,可以更有说服力地说明舜天的质变,那就是伤愈复出的邓卓翔正在等待重新在舜天占据绝对主力的机会,这位昔日高家军的绝对核心,伤病羁绊了他的脚步,整个赛季的康复和治疗,让他错过了舜天上升最快的一年多时间,等他康复回到球队,却困惑于已经没有了曾经铁打的主力位置。“邓卓翔是一名很有实力的球员,所以我才把他引进到我们队中,如果他的特点不适合我的打法,我还会买他吗?舜天队现在已经不是几年前的那种保级球队了,我们现在的目标是要不断往上走,这对于邓卓翔本人来说,意味着竞争会更激烈、更残酷,所以,他需要更努力。”奥库卡认为小邓还需要更加努力,在训练中和有限的比赛机会中把自己的实力表现出来,这样才能够得到稳定的出场机会。这样的建议其实很中肯,毕竟在小邓养伤期间,江苏舜天变得太多了,也许邓卓翔还是几年前的那个邓卓翔,可如今聚在他身边的小伙伴们,孙可吉翔任航周云等人,已经有了太多进步,而奥库卡治下的舜天战术,也与当初小邓离开时有很大区别,不断的奔跑和高效简洁的配合,也是邓卓翔需要重新体味的。如今的舜天不会再像他离开那会儿虚位以待,随时都有机会上场了。想在今时今日的舜天成为主力,参加队内竞争已是必经之路。谁都没有捷径可走,只能靠实力来说话。对小邓来说,只有重新在舜天找到角色,才能回到国家队的核心地位。
孙可们在国家队的攀升,让舜天这样的屌丝球队,也有了国内球员的核心和领袖,这在球队进步和提升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次建设,虽然遭遇波折,但只要稳定目前的状态持续努力,球队会有更好的前景,毕竟,一切证明了,球队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记者贾岩峰报道
奥运申办逼FIFA改革
2020年夏季奥运会东京胜出,与3年前布拉特在苏黎世宣布2018年和2022年世界杯主办地相比,国际奥委会吸取盐湖城贿选丑闻所做的努力,已在连续3届奥运会主办城市的申办中得到了体现。相反,尽管呼吁改革的声音不断,国际足联似乎无动于衷,未来由全体208个成员协会共同参与投票选出的方案似缓兵之计。相比拥有近百张选票的奥运会申办,只有24人有投票权的国际足联更像暗箱操作的黑帮。在整个申办过程中,对于申办候选者资质的审查及更合理更人性化的申办规模控制,国际足联不仅比国际奥委会更业余,甚至更黑暗,而且这种黑暗一直没有得到改变。
1999年,盐湖城贿选丑闻爆发后,国际奥委会不得不面对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罗格上台后开始整饬奥委会,申办程序的改革首当其冲。虽然国际奥委会的申办由奥委会年会的委员确定是一直以来的传统,但罗格依旧推出了全新的制度改革,包括为申办城市设置门槛,建立基本资质审核,由初选到决选的多阶段选拔制度,以及禁止奥委会委员造访申办城市,禁止申办方与奥委会委员直接接触,大大降低了贿选的可能。为申办城市设置门槛,通过多轮初选将不够资质的申办者淘汰,不至于浪费各国人力物力,这算是国际奥委会的善举。
而即便先后曝出南非、巴西和卡塔尔的申办贿选丑闻,以布拉特为首的国际足联除了抓个别委员表明姿态,更多时候依然坚持独裁统治。24位国际足联执委会委员,构成了决定世界杯主办权的“元老院”。相比更成熟的夏季奥运会申办流程,世界杯的申办更多是任布拉特个人意志的任意胡为。卡塔尔申办时,炎热天气就已被广泛质疑,但问题是布拉特颇有越俎代庖之嫌,一味公开鼓吹所谓的恒温体育场,为卡塔尔申办世界杯摇旗呐喊。等到申办成功后,布拉特又一反过去的立场,转而建议欧洲联赛接受卡塔尔在1月进行世界杯的个人“建议”。结果,朝令夕改的作法引来欧洲联赛的强烈反弹,这项动议至今仍停留在纸面。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际奥委会通过严格的初选流程,将不合承办标准的多哈首先淘汰出局,同时出局的还有财力严重不足的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和自动弃权的罗马。尽管同样拥有诱人的预算和宏伟的体育场建设规划,仅天气炎热这一条就足以让奥委会否决多哈的申办请求。可惜,国际足联并未引入这个机制,不仅没有准入资格的考核,甚至还有求必应,极大浪费了申办国的财力和人力。财大气粗的卡塔尔凭借得到布拉特鼓吹的恒温球场计划击败了4个竞争者,但仅仅3年后,厄瓜多尔国脚贝尼特斯在卡塔尔高温猝死的消息,证实了国际足联与国际奥委会之间的不同——前者唯利是图,后者至少吸取了教训。1999年的那次申办流程改革,令国际奥委会受益至今。再看朝令夕改的国际足联,从大洲轮办体系的兴废,以及布拉特对卡塔尔前后迥异的态度,国际足联其实不过是布拉特个人喜好定乾坤的一言堂。何时国际足联的申办流程能够有初选的准入机制,投票权真正从24个执委扩大到全体208个成员,并像国际奥委会那样设置严格的委员回避制度,那时国际足联才不会被层出不穷的贿选丑闻困扰。
寒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