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球员能学巴萨”
- 来源:足球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中国队,新加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12-25 10:36
如果东亚杯上,国家队的表现是让人惊喜,与新加坡队的比赛,他们的表现就是惊艳。让人惊艳的不只是6比1的比分,更是他们在场上踢的足球。你能想像中国队两次经过18脚传递将球打进门里吗?你能想像中国队能够把球直接传进对方大门吗?虽然差距巨大,但不妨碍傅博的球队正在追求一种巴萨式的打法。对于弟子们的表现,傅博说:“先让他们体会到足球的乐趣,然后让他们习惯把球传到门里去!”
6比1让要求更高了
《足球》:你怎么看待中国队6比1战胜新加坡的比分?
傅博:这个比分意味着未来外界的要求和对球队的期望更高了。我们必须要考虑如果对手发生变化了,与我们交手的是强队,我们是否还能打出这样的配合来。所以我们需要用更强的对手来检验我们的打法。从这场比赛来看,我们在场上需要打得更合理一些,同时在人员上也有一些位置需要进一步加强。
这场比赛的对手新加坡并没有从一开始就密集防守,这是不是也给我们的进攻带来了方便?
比赛的开始阶段对手还是尝试与我们在场上进行对抗的,因为他们的体能也有这个可能。但随着进球的不断增多,他们的心理上也发生了变化,包括体能上也有所消耗,下半场更多地收缩在后场防守。我们十月份的对手印尼在主场很可能会采取守着打的策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住我们现在的打法,同时在进攻上也要更加成熟一些。
下半场新加坡队的密集防守是不是对球队的进攻效率有些影响?
其实在下半场新加坡队收回去之后,我们的机会也并不少。我们有好几个必进球的机会没有打进去。郑龙上去之后,他在进攻方面表现得更加冷静一些,把自己的特点发挥得更加出色。可能是因为大比分领先的关系,下半场我们的队员打得还是比较轻松自如的,也基本掌控了比赛。
这场比赛里中国队的打法非常细腻,这是你特意要求的吗?
郑龙打进的第二个球我们通过了18脚的传递,上半场于大宝的那个进球,我们也传了18脚。包括孙可的那个进球,几个队员是一直把球传到门里的。我一直在鼓励大家坚持这么打,不论对手采取什么样的防守策略。在这个过程里,希望大家能够增加默契,享受整个配合的过程。当然了随着时间的推进,我希望大家可以打得更合理一些,有长有短,如果另外一侧有好的机会可以转移,同时有更好的机会可以先射门。总的说来,这场比赛下半场我们打得更加合理一些,节奏控制得更好。
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队只能在对新加坡这样的弱队时才能打出这样漂亮的足球……
可能大家没有细看在东亚杯上我们与日本和韩国的比赛录像,我自己是看了几遍的。其实在那个时候,面对日、韩两支球队,我们在场上已经能够打出一些我们的要求。打澳大利亚的比赛是给球队建立起了自信。而这场回到国内,其实大家也有压力,毕竟这是第一次在国内比赛。接下来与印尼的比赛,我们需要用正式比赛来证明这种打法的有效性。总的说来,我希望球队能够用不断的胜利来形成一种打法上的习惯。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如果打印尼久攻不下,你会派上大个打冲吊吗?
这主要看人员的变化,一切战术其实都是根据人员特点来的。一方面在比赛的常规时间里要坚持主流的打法,另一方面任何球队都不会排除变化。西班牙队在久攻不下的时候,还会派上高大中锋呢,更何况中国。所以我们在比赛里,也会派一个大个中锋上去,这样可以加强边路的传中球,增加破门的机会。
学习巴萨是个人喜好
这场比赛你使用了无锋战术,在你看来效果怎么样?
我觉得效果不错。可能在外人看来,王永珀上场那段时间我们打的才是无锋战术,但其实从一开场我们打的就是无锋,于大宝也不是真正的中锋。大家可以注意,更多的时候大宝是回撤拿球的,他和三个攻击型前卫之间的换位非常多,而一个纯中锋要靠自己的背身拿球与转身能力为队友制造机会。
国足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无锋战术?
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现在这种打法的要求会产生这种战术,因为要通过不断的传导寻找空档,即使是有高中锋在场上也要拉出来接球配合。二是根据我们现在国内的人员构成决定的,我们国内就没有一个纯粹的中锋,包括杨旭、郜林其实都不是真正意义的强力中锋打法。现在世界足坛真正的这种站桩式强力中锋也很少了,像德罗巴这样的特点球员可遇不可求。
你一直不回避你对巴萨足球的喜爱,能说说原因吗?
这几年几乎所有的巴萨比赛我都会看,我几乎天天在研究巴萨的打法。至于原因,最大的原因还是个人的喜好,因为在我踢球的年代就喜欢这么踢,我觉得这才是真正足球的踢法,比长传冲吊更符合自己的喜好。其实当年辽宁队十连冠时的打法也有点这种雏型,但当年没有一个系统的组织,有时候只是在场上倒来倒去,在那个时代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感。其实真正的足球是需要节奏感的,有球也是一种防守,这一直是荷兰足球的理念,巴萨打的其实也不是西班牙足球,而是荷兰足球。具体到中国足球,我认为巴萨能被我们学习借鉴,一个最主要的因素是中国球员的身材不高大强壮,而巴萨的这种打法对球员的身材要求不高,我们可以尝试。
巴萨足球的核心其实不是进攻,而是防守,在这一点上你是怎么要求国家队的?
巴萨追求控球、传球,这本身失误的可能性就比较高,所以在传球失误之后如何能够尽快把球抢回来,不让对方反击就是关键。对于巴萨来说,他们强调是在丢球后的6秒之内必须把球抢回来或者是阻止对方的进攻,不给对方反击机会。那么对我们现在的中国队员来说,我们的要求是先达到10秒、8秒之内阻止对方反击的程度,这期间其他人要尽快落位。这个过程就是对对方持球队员和反击点瞬间形成人数压力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全攻全守的新概念,德国足球已经总结了,在足球场上的任何除了进攻就是防守。
你认为现在的这支球队,对你的战术要求理解达到了多少?
我认为基本上大家能够发挥到我要求的70%到80%左右,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现在大家在局部能够进行一些有效的配合,也敢于传控和进攻。但从整体上来讲,有时候打得还太小,在长短结合方面做得不够好。这是一个心理上变化的过程,这个阶段还是先建立习惯和自信,接下来再调整节奏。
记者赵震天津报道
傅氏战术三解
仅仅四场比赛,代理主教练傅博指挥下的国家队就打出了让人赏心悦目的足球。让人眼花缭乱的地面配合,不间断的一脚传球,一直把球传到门内的进球……除去没有巴萨球员的个人能力,这支国家队在场上的打法正在全面学习巴萨。
核心战术一无锋战术
从打澳大利亚队的比赛开始,傅博就正式启用了无锋的战术。与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比赛,于大宝作为首发中锋上场,但在实际的战术里,他起的作用并非一个中锋。在比赛里,于大宝更多的时候不是顶在前锋,而是从禁区里回撤出来拿球,与张稀哲、武磊、孙可三个攻击型前卫寻求小组配合。与新加坡比赛的下半场,王永珀替换于大宝上场的时候,中国队场上甚至连名义上的中锋都没有,这是真正的“无锋”战术。
傅博解读:采用无锋战术是我们战术打法的需要,为的是在前场最大程度地制造出进攻的空档。采用这种战术也符合目前中国球员特点的需要,毕竟整个联赛当中都找不到一个正宗的强力前锋。
核心战术二双边后卫助攻
仔细观察中国队在进攻时的队型,你就会发现,在傅博的战术体系里,要求两个边后卫在进攻的时候一起压上,而防守型后腰则会后撤到防线的中间,两个中后卫拉到两边。在进攻的时候,中国队的实际阵型是343,有时候甚至是244。而在此之前,大部分中国教练的要求是,进攻时只允许一侧边后卫压上,另一侧要留在后防保护防线。但是现在不仅巴萨在进攻时采用这样的打法,今年亚冠比赛时,大多数的日本球队进攻时也是边后卫全部压上,一名后腰回撤防守。里皮手下的恒大,比赛时也是采取类似的布置,一名后腰回撤,两名边后卫压上。
傅博解读:两名边后卫全部压上可以增加前场进攻的人数,同时可能压缩对方的空间。而一名后腰回撤,一方面可以让后防线相对稳定,另一方面后场出球的准确性也更高一些。如果场上需要进攻时,两名后腰也可以一起压上。这种打法要求阵型必须紧密,这样才能在丢球后快速反抢。
核心战术三丢球反抢
对于中国队的个人能力来说,压上进攻是一种冒险。压上进攻能够奏效,一方面取决于中国队传接球的质量,另一方面取决于中国队一旦丢球之后是否能够及时反抢成功。傅博要求队员在场上一旦丢球,一定要就地反抢,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从对方脚下抢下球,再控球在脚组织新的进攻。如果不能抢断成功,也要在第一时间犯规,阻止对方的快速反击。从与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比赛来看,效果不错。打澳大利亚有两个球都是前场抢断就地反击得手。打新加坡孙可的进球和点球都是利用反抢的机会发动快速反击得手。中国队反抢的成功率,也决定了傅博这种打法的成功率。
傅博解读:就地反抢是否奏效,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对手的水平,对手的控球和反击水平如何,将决定我们反抢是否有效,所以我们要不断通过与高水平对手的较量,来提高自己的反抢能力。二就是我们球员的体能状况,是否能够在90分钟都保持这样的反抢效率,这是一个关键。
记者赵震天津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