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火山口不太红

  • 来源:旅游纵览
  • 关键字:恩戈罗恩戈罗火山
  • 发布时间:2014-01-09 13:06

  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形成于距今3000万年的地壳运动,当时的海拔高度媲美乞力马扎罗山,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恩戈罗恩戈罗火山不间歇地喷发,伴随大量熔岩涌出,山峰不断地被削平,最后一次喷发发生于25万年前,由于喷发猛烈,锥形的山尖被彻底摧毁,山头从内部塌陷下去,最后形成一个800米高,直径19公里的圆形盆地。

  相传200多年前,一些马赛部落沿着东非大裂谷也来到这里,被优良的环境吸引,定居下来。每天,牧民们驱赶着牛羊进入火山口盆地中,寻找丰美的水草。在崎岖的山路,牛脖子上的大铜铃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伴着风声,在山涧飘荡,连绵悠长。时间久了,马赛人就将这个地方称为“恩戈罗恩戈罗”。1959年坦桑政府建立了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马赛人仍被允许在此居住和放牧,但他们的行为受到约束,比如不准猎杀狮子和斑鬣狗,不准在火山口内夜宿,不准砍伐树木等。在过去半个世纪里,马赛人大体能够在这片土地上与野生动物相安无事。人们常常见到草原上马赛人放牧的牛羊,不远处是大群的角马和斑马,一派和谐景象。

  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外缘丛林密布,内部绿草如茵,还有几眼清澈的泉水,汇集成一座永不干涸的淡水湖和几处沼泽地。野生动物们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张口就有青草,走几步就是水源,它们再不用起早贪黑、忍饥挨饿地迁徙了,这里就是世外桃源。现在有70余种大型动物在火山口内生活,数量达到2万之巨。

  旱季时,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的顶峰就会被浓雾包裹得严严实实,神秘莫测,没有人能窥探她的真面目。阴冷的山风吹得脸如刀割,骨头生疼。正午之后,温暖的阳光驱散了浓雾,顿时天高地阔。立于恩戈罗恩戈罗的环形山峰之上,俯视苍黄的火山口盆地,我恨不得生出一对翅膀,在此间自由地翱翔。

  3月至5月,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进入大雨季,几乎每天有一场暴雨倾泻而下。雨停之后,满山叠翠,鲜花遍野,鸟鸣如织。每天清晨,涌动的云雾像瀑布一般,从山峰缘壁流入火山口内,形成云海,美轮美奂,极其壮观。午后,阳光明媚,天空湛蓝,火山口内一片金黄,那是怒放的野花,点点斑马在花丛中穿梭。

  不过,要领略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的精髓,还得进入火山口内探寻一番。驱车抵达火山口平坦的底部,放眼望去,人似乎在一口大锅内,四周全是野生动物,以角马、斑马、汤姆逊瞪羚最为常见。坐落在火山口内的马加蒂湖里,生活着大群火烈鸟。湖边的滩涂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一些斑鬣狗。斑鬣狗在湖边乘凉,如果有机会,它们会突然袭击来不及飞走的火烈鸟。

  火山口也是狮子优良庇护所。由于食物充足,狮子们长得膘肥体壮,雄狮体重能轻易超过250公斤,雌狮体重也可以达到200公斤,在整个东非地区首屈一指。火山口内还生活着30多头黑犀牛,是世界上黑犀牛种群密度最大的地方之一。黑犀牛其实并不是黑色,它们肤色是浅灰或灰色,因它们喜欢在稀泥里打滚,将泥巴糊满全身,保护皮肤不被蚊虫叮咬和不被阳光晒伤,看起来呈现黑色。

  火山口内有一座淡水湖,一家河马居住在内。河马白天通常泡在水中,夜里上岸来吃草。湖边有一大片沼泽地,那就是河马的粮仓。我站在湖边,张开双臂,仰起脖子,享受湖面吹来的清风。此时已是午后,阳光温暖地直射在头顶,天蓝得令人心醉,四周是深青色的高耸入云的火山口环壁,山顶上的白云好像坐着滑梯一样下泻。置身于这样鬼斧神工的地质构造中,真让人感叹自我的渺小、自然的伟大,不由得燃起对造物主的敬畏之心。

  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为了尽可能减少旅游业对野生动物的影响,规定了每辆车在火山口内的游览时间不能超过6小时,任何车辆不允许在火山口内过夜。在车辆上山的路上,可以见到火山口环壁上长满了仙人掌树,树顶是深绿色,树干是黄白的,远看去好似满山的西兰花。经过一个拐角,火山口形成了一个V字型的谷口,正对着马加蒂湖,湖边芳草萋萋,正如巴尔扎克《幽谷百合》中描述的景象。

  撰文、摄影/非洲的青山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