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秒……

  写卷首的时候连续改了好几个题目,总觉得无法贴切地表达我此刻的心情,这些年来,我的生活似乎只能用四个字来概括“马不停蹄”,而对于下一秒我也永远是“欲拒还迎”的状态,想想这种状态似乎有些可笑,但却又让人无法抗拒。

  有人说:未知是一件多么不安全的事情,我却觉得人有时候需要一种所谓的“侥幸”心理,否则你永远不可能勇敢地迈向未知。这些年来,我一直觉得自己是抱着“侥幸”心理生存下来的,听起来不太靠谱,但是因为有这样的心理,所以才不至于碰到困难便想要放弃。

  我记得那天看冯小刚的采访,他说:这20年东奔西走,喝大酒找钱,又要满足观众和市场的需要,又要满足自己内心的需要,非常挣扎。我是一直喜欢冯小刚的直率,但是当我真正理解他的时候,是我开始做了这本杂志,听到这番话的时候,我的眼框红了,那是一种感同深受的共鸣。这些年来,我也时常挣扎,挣扎到最后总是试图去寻找两者的平衡。我时常觉得自己某种程度上是分裂的,是一个游走于“计划”和“非计划”之间的人,像极了冯式的纠结,尊重内心又妥协于现实。

  这些年来,我经历过为数不多次的生病,却像是每年计划好的一样,一定是在一年中为数不多次的长假期间,从长假的第一天开始到最后一天结束,比我每次的截稿日还要准时,反而在我每天忙得颠三倒四,周围的人都因为季节变化而生病的时候,我却丝毫没有生病的迹象,我称那是多米诺骨牌效应的体现,忙碌的时候,我的整个状态是不能触碰,是一种最警醒的状态,而只有在休息的时候,我的身体机能才开始松懈,于是病毒才有机可乘,似乎这个下一秒显得如此有计划,啥都不耽误……

  昨天和吕怡聊天,一个在我看来非常资深的媒体人,他说从我的眉宇间看到了一个出版人焦虑,这是所有创刊人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我当然也不会例外。只是他说我身上有一股韧劲是他显少见到的。我当那是一种恭维。现实生活中,我时常在一个人的办公室里纠结,我时常问我自己究竟这样努力是值得的吗?究竟这样的付出会有回报吗?人就是这样,时常拷问自己,时常肯定自己,又时常否定自己,我时常会听到别人对我的评论,我也时常感觉到别人的不理解或者埋怨,曾经有一刻我希望自己卸下身上所有的包袱,但是现实总是那样不尽如人意,当所有的压力扛上身后,不是自己不想卸下,而是太重的负荷让我连卸下的力气都没有,我只能一直扛着往前走。而那一刻有了幻觉,以为是自身的负荷。

  我也时常教育别人方法永远比问题多,而之所以深刻领悟到这个道理,是因为我时常遇到问题,时常觉得自己迈都迈不过去,时常在夹缝中生存,又却时常绝处逢生。我每次自嘲说:人如果不在绝处是无法逢生,谁都不知道下一秒遇到什么。而对于下一秒发生的事,我保持了人生该有四种境界:一是痛而不言。无言不是不痛,而是直面悲痛、疼痛和惨痛。二是笑而不语。淡然一笑,有时胜过千军万马。三是迷而不失。淡定是人生修炼。四是惊而不乱。宠辱不惊!

  总策划、总编辑:金雨萍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