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画幅相机世界

  • 来源:新潮电子
  • 关键字:全画幅,相机,EOS6D
  • 发布时间:2014-03-07 16:20

  全画幅,即“Full-Frame”,大小规格为36mm×24mm,与传统35mm胶片规格一致。采用这种规格感光元件的相机,我们也称之为全画幅产品。与其他较小尺寸感光元件的相机相比,全画幅相机的机身尺寸较大,在输出同样分辨率的情况下,画质、艺术表达等能够得到更好地控制和表现。

  在传统胶片时代,全画幅是主流,但进入数码时代之后,因为感光元件的技术限制,全画幅在很多时候都是“高成本”的象征,因此我们只能在一些顶级机型上看到它的身影。但随着数码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摄影人群的快速成长,全画幅伴着2005年末佳能5D的出现逐渐放低姿态,到2012~2013年终于全面爆发,无论产品数量还是涉及领域都史无前例—这是全画幅相机的世界,一个霸气肆意的领域。我们有必要分析其中的一些典型机型,来探讨其未来的成长之路。

  难舍的全画幅情结

  通常意义上,我们在评判一致镜头的焦距时,都是以此作为标准进行换算,这也是我们在评判APS-C画幅相机或者Micro4/3系

  统相机搭载的镜头时,总会要乘以一个倍率。从这个角度,大家不难理解,全画幅相机搭配与之匹配的镜头时,就不会存在焦距换算的

  问题,因此能够充分利用镜头的焦距,特别是广角优势十分明显。

  这是相当大的一个优势。尽管在摄影中各个焦段都有其独到的特性和优势,不少人也认为持有变焦镜头能够更自如地拍摄,我们

  不能否认这些言论都有其道理,但真正了解摄影的人都明白,在各个焦段中,应用最多的大都是中焦以下的焦段—相对而言,广角

  镜头能够在取景画面中囊括更多的场景,能够在近距离夸大画面元素之间的纵深距离,因此人文记录中近距离抓拍会带来极为强烈

  的现场感!这也是为何24mm、35mm、50mm定焦镜头及包括24-70mm在内的广角、标准变焦镜头较70-200mm中长焦镜头有更

  多用户持有的原因所在。

  不过,相对广角利用的优势,在数码时代,全画幅为很多人关注的最重要因素则是其感光元件—面积越大,意味着成本越高;在同样分辨率的条件下,成像画质更加优秀。这也是为何数码单反相机在刚开始流行的时候,摄影人手上清一色的都是APS画幅相机的原因所在;因此当EOS5D这款代表“廉价”的全画幅相机刚一出现,就受到极多摄影人的推崇,不仅为佳能贡献了不小的利润,也为如今全画幅相机全面开花奠定了坚实基础。而随着感官元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影像处理器的不断强大,全画幅的优势现在正变得越来越明显。

  有这两个巨大优势的召唤,全画幅相机成为了很多摄影人的终极梦想。事实上,很多人在购买相关的配套镜头的时候,都是冲着未来的全画幅而去的,为了未来可能的升级计划而较少考虑只APS画幅的镜头—这种现象在国内尤为明显,因为“一步到位”的消费理念已经在很多人的大脑中根深蒂固。可以说,入手全画幅产品就是高端专业用户的象征。的确,携带着这样的产品出行,谁能说咱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呢?

  踏上全面扩展之路在2005年之前,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早已出现,但是它们的身份都是各品牌的顶级旗舰机,大都是专业机构中的镇家之宝,价格贵得离谱,令绝大多数摄影人可望而不可及。EOS5D的出现是一个契机,尽管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价格都坚挺在2万元以上,但不能不说,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进入更高层次专业摄影的殿堂。

  这仅仅是开始,随后索尼和尼康逐渐跟进,α900和D700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入门级全画幅竞争的时代开始了。摄影人的好时代也开始了,各家品牌基本上都有了可选择对象。更重要的是,竞争促使各相机品牌拿出真实力来获取用户的欢心,而不再只是被某家品牌所独家垄断。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更强的自动对焦性能下嫁到此类产品上,感光元件分辨率越来越高,成像效果则越来越好,佳能EOS5DMarkⅡ甚至还开启了单反相机的高清时代……

  巨大的号召力和威慑力,再加上摄影人日渐高涨的热情,令全画幅相机于2012年在各条产品线展开攻势。首先是尼康D800和D800E将成像分辨率提升至史无前例的3630万有效像素,而这只是中端单反相机,让更多的年轻商业摄影师有了大展宏图的机会。接着中低端全画幅相机开始细分市场,主要从成像分辨率及拍摄性能上分出了真正的入门级产品,即尼康D600和佳能6D,索尼则推出了第一款全画幅单电相机α99。当时间推进到略显平淡的2013年,索尼成为了最耀眼的明星—它开始在微单相机领域发力,推出了两款全画幅微单相机α7和α7R。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不管是对于用户的需求还是产品线的定位、扩展—与单反相机相比,α7和α7R依旧保持了相对更苗条的轻薄机身,相对于单反相机来说,其用户人群显然拥有不同的使用习惯和拍摄需求,可有力促进市场的细分。我们没必要去评论两者之间的差别,存在及合理。除索尼之外,尼康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不仅更新了D610,还以“回归摄影”为名推出了数码单反相机跨界发展以来的第一款最纯粹的全画幅产品,其复古造型和全新定位吸引了不少文艺青年。

  相对于整个数码相机产业来说,全画幅相机的全面扩张有着里程碑一般的重要意义,有可能会导致产品线之间的新格局。特别是相对中端相机来说,全画幅巨大的吸引力将会带来不小的冲击。尽管APS-C画幅的中端单反相机和索尼、富士、奥林巴斯、Panasonic等品牌旗舰微单都拥有相当出众的性能—相对而言,APS-C画幅中端单反的拍摄性能较入门级全画幅产品更强,但“一力降十会”,除了婚礼摄影师等要求高性能的特定用户人群之外,还有多少人能完全抵挡全画幅的魅力呢?毕竟它们的市场价格差别并不算太大。

  当然,我们并不认为全画幅相机将彻底取代其他中端产品,毕竟用户的需求多种多样,中端相机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市场策略。在去年底D5300日本行的媒体恳谈中,尼康抛出了一个话题:未来推出的D400s会是怎样的?接近旗舰机的性能?多元化的应用……毫无疑问,它将是APS-C画幅相机中的旗舰,无论机身和功能配置、拍摄性能,都将有值得期待的卓越表现,这将是很多中低端全画幅相机都难以匹敌的。或许,我们还是应该回归到用户本身:需求多元化,市场才能多元化,这是造就繁荣的专业相机市场的根本。

  入门级?太不公平!

  事实上,佳能的入门全画幅战略从EOS5D就开始了,不少摄影爱好者都是从5D开始初次尝到了全画幅的美好。在人们的期待下,EOS6D接过了5D的旗帜,并且将其发扬光大。上市便万元左右的售价让全画幅数码单反前再次加入“入门级”的新定义。

  EOS6D到底有多入门?这或许会是大多数人看到“入门级”这三个字最直接的想法。从外观上看,EOS6D依旧是黑、大、粗的专业外观,沿袭EOS60D的外观要比更高档次的EOS5DMarkⅢ小巧许多;背部的导航杆变成了8向导航按键、顶部功能快捷键设置为了单一功能选择……而在内部性能方面,EOS6D则搭载了2020万像素全画幅感光元件,以及和EOS5DMarkⅢ一样的DIGIC5+影像处理引擎。

  整体上来看,EOS6D依然是一台非常专业的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操控上虽然不及更高档次单反的完善,但绝对能够满足大部分摄影爱好者的需求。而在功能上,它更是首次加入了Wi-Fi功能,不仅可以更便捷地进行照片分享,还能够直接用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遥控拍摄。所以,入门的不过是EOS6D的定价而已,在低廉的价格后,它是一台完全重新定位的专业级全画幅单反。

  当然,口说无凭,这一切,还有EOS6D的画质来证明!

  绝不妥协的画质

  EOS6D的操控根据产品定位有一定的调整,而在画质上却丝毫没有缩水,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着让人惊喜的提升。首先,2020万像素为EOS6D带来了不错的分辨率表现,借助全画幅感光元件尺寸,EOS6D在画面细节上表现出了专业机型应有的出色。不过,和更高档次的EOS5DMarkⅢ相比,6D的画质会稍有劣势,在锐度方面稍显欠缺。

  除了画面细节上令人满意的出色表现,EOS6D还在高感光、低噪点的控制上为我们带来了不小的惊喜。作为一款新世代的全画幅单反,在ISO3200以下,EOS6D所拍摄照片的噪点可谓微乎其微。在ISO6400时,6D的噪点也完全在可用的范围之内。至于更高的ISO设置,我们并不推荐大家经常使用,在这里仅作评测对比的参考要素之一。对比EOS5DMarkⅢ这样的高端机型,6D在ISO6400、ISO12800等超高感光设置下居然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可见佳能在照片数据运算和处理方式上所取得的进步。这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所谓的入门级不过只是6D在价格与用户的重新细分定位,除了略微简化版本的操控之外,在最有说服力的画质方面,EOS6D丝毫没有因为价格的关系而有所妥协,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超越了更高级的机型。

  由此可见,入门级机型减少的只是做工、拍摄性能,而绝非画质。入门并不意味着画质更差,而是综合性能上的高性价比。所以,消费者在选择相机时所需要考虑的应该是综合体验,而非单一的画质或是性能。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