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去地狱 那里不准有雾霾
- 来源:女报•时尚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雾霾,北京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3-27 15:02
这次小BT还想谈雾霾。
因为在雾霾里呆的时间一长,谈到雾霾小BT越来越兴奋。
倒不是因为她可以站在其中,隐隐约约像一缕绿茶婊,拍照片时更如同烟云般绰约浪漫。也不是因为雾霾橙色警报可以晚点上班,少点加班,打车也变得更容易。雾霾似乎像是从小BT这几年的生活中衍生出来的,带着一路同行患难姐妹的情结……歌里唱道:想你想到无法呼吸。对,北京就是这样的!
刚来北京时,小BT还不知雾霾为何物。那时候只有沙尘暴,每年从前男友的老家西北民勤而来,让她恨之入骨。比起沙尘暴来,雾霾少了这个先天性的忌恨点。虽然后者对人体的伤害更大,更容易导致肺癌BLABLA,但是,听起来沙尘暴就显得粗糙和野蛮,而雾霾出身高贵,诞生于时髦的现代化大工业,名字还带着点婉约,细腻和柔中带刚——它甚至能穿越一部分口罩!
另外,雾霾还有点神秘。有点像《寂静岭》,神秘和恐怖参半,又带着点猜不透结局的怅然。像有点变态的初恋。年轻的时候,小BT特别吃这一套。那时男友是个体育生,每天坐在电脑前打游戏,无聊的小BT就看着香烟中他的背影,两人的未来就被一片茫茫的雾霾隔着。两人分手没多久,真的雾霾就来了,因此雾霾对小BT有种特别的意味。
以前文艺青年自拍有三宝:白云、鞋尖、电线杆。现在,文艺青年大多被国贸、环球中心之类的公司收编,作为写字楼动物,现在的自拍三宝是:雾霾、霓虹、天际线。当你在城市中最高的(也就是最高级)写字楼里工作时,拍一下雾霾,有种一览众山小的自豪感。在同学微信群里,只要一亮出你的雾霾照片,其他人的写字楼都迷失在你的脚下,那种得意,就算雾霾多吸一点也补偿回来了。
当然,雾霾还给小BT带来了其他的惊喜,比如你得有固定装备——口罩。作为雾霾必然的衍生品,口罩可以做出很多花样来。小BT很奇怪,作为全球奢侈品消费大国,为什么各国设计师和品牌没有抓住机会,为12亿潜在用户设计各种风格的口罩?另外,在掩饰婴儿肥和大肿脸上,口罩有着连墨镜都无法比拟的优势。
雾霾来了,很多人的生活都被改变了。中产阶级们装逼也多了一个途径。一见面,要么相互打听移民去哪个国家好,要么就是问有没有在大理和海南买度假房产,最后异口同声地声讨一下雾霾,等同于为装逼成功自我喝一下彩。小BT对此深恶痛绝,别人问她去哪里买房、养老时,小BT冷着脸说:我打算去地狱,那里应该不会有雾霾。
坐在家里,小BT不停地刷着手机上的PM2.5的读数,虽然外面已经什么都看不清了,但看着读数从350到400再到450,她心里还是有种异样,她知道破表和纪录马上就要诞生,激动得无法呼吸。但最终,读数停在500那里,再也不肯上升。窗外雾霾涌动,但小BT知道一切都不一样了,就像以前最喜欢的那个男孩,虽然再没有他的消息,但无论如何,大家都生活在这样的空气里,就像当年的思念,无处可逃。这么一想,她也就安心了。
虽然喜欢雾霾,但像这样长达两个星期每晚暴表的天气,还是让小BT有些不安。就像太幸福了,反而觉得不真实。除了轻易不出门,小BT取消了一切室外活动,甚至一切室内活动,包括和男友的卧室活动。除了吃饭、呼吸,她什么也不做,像风化的鱼一样坐在沙发上,看着对面的楼房一点点消失。小时候妈妈教育她:不花钱就等于捡钱。现在小BT举一反三:少吸一口脏空气,就等于空气没那么脏。
最终,当一场小雨加一夜北风,在环保人士的惭愧中久盼而至时,在一片“开窗啦!”的欢呼声中,小BT扔下正和男友煲着的电话,心潮起伏地站在窗前。呼吸着零下5度但不再需要口罩的冷空气,她口中念念有词:终于结束了,我们活下来了!人类万岁!此时,仿佛好莱坞灾难大片最后的交响乐轰然响起,男女主人公眼含泪花,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撰文_小B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