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帕金森:不得不说的常识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帕金森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4-15 09:19
—专访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冯涛教授
如果动作慢加上颤抖,或者是肢体僵硬、走路步态有问题,这时候就该怀疑是否得了帕金森。最核心的症状是动作迟缓
继“心脑血管疾病”和“老年痴呆症”之后,帕金森病已经成为近年严重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另一大杀手。
欧洲帕金森病联合会从1997年开始,将每年的4月11日定为“世界帕金森日”。 欧洲帕金森病联合会在其纲领中宣布了帕金森病患者拥有的权利:被介绍给对于帕金森病领域有特殊兴趣的医生的权利; 接受准确诊断的权利;获得方便的帮助或服务的权利; 接受长期照顾的权利; 参与治疗过程的权利。
但这些权利的实现并非易事,对于帕金森的错误认知也并不少,本刊就此专访了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冯涛。
认识帕金森
《瞭望东方周刊》:曾有数据显示,在中国帕金森病发病率在20年间增长了20倍。根据你的临床经验,是否也感受到帕金森病发病率趋高?
冯涛:之前北京协和医院张振馨教授等人在《柳叶刀》杂志公布了一些研究数据,我国65岁以上男性帕金森患病率为1.7%,女性为1.6%。这两个数据跟国际上的已经非常接近了。
发病趋势走高这个很难说,因为作比较的数据在方法上可能不太一样。但是总的来说,现在人们对帕金森病的认知率高一些,就诊率和确诊率确实也高一些。很多人认识到帕金森是一种病,以前人们缺乏相关知识,对于老年人手抖、动作迟缓都没有在意,以为是老年化的一种现象。
《瞭望东方周刊》:帕金森病的正确确诊率如何?
冯涛:这部分我们没有整体的数据,但就国外的一些数据而言,医生对于帕金森病的诊断准确率在70%~80%之间。仅仅看外在表现的话,帕金森病的确诊率并不是特别高。
《瞭望东方周刊》:帕金森病只能根据病人的一些现象进行诊断吗?
冯涛:以往只能通过现象进行诊断。帕金森病这种病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大脑黑质病变,但是这个部位特别小,很难看到这个部位是否病变;另一个是多巴胺递质减少,这部分也很难检测。
但是近十年,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通过分子影像技术,可以看到黑质部位到底有没有病变,多巴胺有没有缺失。这种诊断方法尤其是对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和疑难症状诊断,非常准确。但是这个诊断方法费用比较高,也并不是每个患者都需要用,多对那些比较难确诊的病例、早期病例、三四十岁年轻患者以及病程时间不明确的患者使用。
《瞭望东方周刊》:有没有简单一些的方法来识别和排查帕金森病?
冯涛:早期诊断帕金森病并不容易。因为帕金森病很多症状是混在一起的。比如,帕金森病很大的一个特征是动作缓慢,但是很多其他的病也会造成老年人动作缓慢。如果动作慢加上颤抖,或者是肢体僵硬、走路步态有问题,这时候就该怀疑是否得了帕金森。最核心的症状是动作迟缓。
《瞭望东方周刊》:帕金森病一直没有找到明确的病因,但能否通过一些方法进行筛查、预防?
冯涛: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够做到的。目前的研究倾向于帕金森的发生与年龄老化、遗传和环境毒素损伤大脑神经元等因素有关,所以对于老年人、有家族史的人以及出现非运动征兆,如长期嗅觉丧失减退、长期精神抑郁、长期便秘和长期出现睡觉说梦话、乱动等现象的人就该重点关注,进行筛查,这些都是高危人群。
《瞭望东方周刊》:和其他老年病相比,帕金森病的筛查并不普遍,为什么?
冯涛:一方面帕金森病并没有像高血压、糖尿病那么普遍,此外,分子影像技术并不便宜。我们做过一些研究,在社区医院里做一些简单的问诊和查体,有没有一些症状,如果是高危人群我们就推荐去医院做诊断。如果对社区医院做一些培训,这部分筛查工作也是能够做的。
老年病年轻化
《瞭望东方周刊》:帕金森病被称为老年病,现在是否出现患者年轻化的趋势?
冯涛:这部分没有统计数字,以前医生也不敢轻易诊断,一个二十几岁的人得了帕金森,你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现在随着对帕金森病认识的不断加深,加之分子诊断技术的运用,可以看到年轻人患有帕金森病的例子是不少的。
最近来我们这里就诊的有一个青少年帕金森的病例,只有十三岁。
《瞭望东方周刊》:为什么帕金森病会“找上”中青年?
冯涛:来看病的年轻人,我们都会问诱因,询问他们的家属是否患有帕金森,来判断有无遗传因素。帕金森病病因并不明确,有些人以前接触过农药不防护,或者在接触过大量重金属或挥发性化学品等,这些都可能是诱因。以前有过一氧化碳中毒经历的,一开始没事,后来也可能患上帕金森病;还有一些是因为脑外伤引起的帕金森病,比如拳王阿里。
《瞭望东方周刊》:有一种说法认为,知识分子等脑力工作者患帕金森病的概率要比体力劳动者高。有这个因素吗?
冯涛:这只是人们感觉上这样认为而已。比如痴呆,你觉得是体力劳动者多还是脑力劳动者多?北京做过一项调查,北京农村的痴呆的发病率比城市里就高多了。文化人某种程度上更注重自己的健康情况,所以就诊率高一些。无论是脑力工作者还是体力工作者,容易焦虑的,长期压抑的,患上帕金森病的概率肯定就大一些。
暂时无法修复脑神经
《瞭望东方周刊》:现在市面上有一些药物,打着“修复脑神经”的口号宣传能够治愈帕金森病。脑神经受到损伤或者退化之后,能修复再生吗?
冯涛:神经修复一直是神经科学长久以来的一个理想,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充分的科学研究证实一种药物能够做到修复脑神经。现在有一些药,不排除对症状有疗效,但是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表明会对帕金森病或者是痴呆等疾病有治愈或者逆转的疗效。学术界一直在寻找能够修复脑神经,使病情逆转的药物,但是至今没有找到。
有一些类似的药,病人觉得有效果,但是这种效果并未经证实。不能排除是不是药物的安慰剂效应在起作用。所以也不推荐作为常规用药。
《瞭望东方周刊》:一些医院在尝试干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
冯涛:从科学理论角度上讲,这两个方法肯定是科研努力的一个方向。但是在实际应用角度来讲,目前还没有充分的科学研究什么科学依据证实这两个方法确实有效,远期效果及潜在的副作用还要进一步探讨。作为医生,我不会推荐病人现在选择这两个方法。北京大型的三甲医院,据我所知,都还没有临床应用。
用药:细水长流不求全效
《瞭望东方周刊》:不同类型的帕金森病人的用药有什么区别?
冯涛:帕金森病人用药是比较个性化的,因为每个病人的病情是不同的。
对于帕金森病人的用药我们要考虑进去的因素特别多。首先当然是病情的轻重,其次还有患者的年龄。比如说年轻患者可能就要考虑两方面,第一效果要求比老年人好一些,第二如果受到药物的副作用,那么将比老年患者承受的时间更长。老年人则不一样,要尽可能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年轻人多考虑远期,老年人则要考虑现在。
另外,不同症状的用药也不一样,手抖震颤的患者跟肌强直的患者用药就不一样。有些患者对某些药物过敏,有些患者还同时患有其他疾病,这都要分别对待。
我们的前辈王新德教授提出“细水长流不求全效”的观点。当时跟国外交流的时候,外国医生笑话我们治疗不充分,太保守,但是发展下来发现,我们国内的用药副作用比国外低很多,这也符合我们讲究均衡和谐的文化传统。要保持短期疗效和长期有效的均衡。
很多人有药物恐惧症,该吃药的时候不吃,该增加剂量或者增加种类时不增加。每个患者的诉求不同,有的人更关心疗效,有的人更加关心副作用,所以还需要医生和患者的沟通。要得到好的疗效,得遵循均衡的原则,还得要加强医生和患者的沟通。帕金森病跟一般的病不太一样的地方是,医生必须弄清楚患者最想改善的是什么。比如一个年轻人四五十岁正工作,我们考虑长期效果就不让他多吃药,但是他说再不加量的话,可能他的工作会丢了。
《瞭望东方周刊》:有没有比较好的方法规避帕金森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
冯涛:这是患者最关心、我们医生也最关心的部分,但是不得不说,药物副作用有点被“冤枉了”。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在不断变化,人体某些方面对于药物越来越不敏感,人体另一些方面变得超敏了。本质上讲,是变化的问题。我们能做的就是均衡给药,扬长避短。药效长一点,还是药副作用小一点,需搭配好,这个就靠医生的技巧和技术了。
患者也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反应调整用药。在两个时间段用药调整会比较频繁,一个是在初期,选择合适用药需要尝试若干次。另一个是在中晚期,病人对药物的敏感度改变了,所以要频繁调整用药类型和计量。中间这段期间是药物的“蜜月期”,在这个阶段药物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但是蜜月期也蕴含很多危险,比如,用一个好的方案治疗和不好的方案治疗,在蜜月期是看不出来的,只有“蜜月期”过后才能看出效果。
从理论上讲,最好一个病人长期到一个专科医生处就诊,这样医生能够全面掌握病人的情况,给出最优的治疗方案。
手术不能根治帕金森病
《瞭望东方周刊》:另外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是手术,安装脑起搏器。这种治疗方法更适合哪些病人?
冯涛:脑起搏器在帕金森病治疗历史中,是继多巴胺制剂之后的第二里程碑。用深部电极和起搏器高频脉冲的方法调控神经细胞,到现在为止,这项技术在临床上的使用已经超过十万,效果肯定,而且副作用比较小。
一般都是推荐中晚期病人、有严重的药物并发症患者,或者是吃药后效果不理想的病人做手术。当然手术有1%-3%的出血、感染的可能性。另外,手术并非对症治疗,并不能根治帕金森病。手术后还是要吃药,不过通常可以较大幅度减少药物剂量,降低对药物的依赖。
《瞭望东方周刊》:中医药在帕金森病治疗上有什么帮助吗?
冯涛:我们发现,中医药在非运动性比如改善睡眠、便秘等情况上有作用,但是对于震颤、强直等都没有明显的效果。
《瞭望东方周刊》:如何衡量治疗是否有效?
冯涛:国际上有统一的通用量表评分,改善率达到30%及以上,一般认定为有效。不过这是很个体化的体验,每个病人的情况不一样,感觉和满意度也不一样。目前的医学还不能治愈帕金森病,但可以早治疗早受益,尽早提高生活质量。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吕爽 |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