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股比?谁敢!

  • 来源:汽车博览
  • 关键字:汽车,吉利汽车
  • 发布时间:2014-05-04 12:52

  近半年来,汽车领域关于“合资企业股比该不该放开”的话题渐热,到两会期间热到顶峰。关于这个话题的观点一直针锋相对,力主放开者认为这是国际惯例,合资股比完全可以放开,而且30年前就应该放开。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为支持派代表,他认为产业政策一味保护国内汽车工业,就像是父母过度溺爱孩子,不仅不会让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反而会削弱本土汽车工业的竞争力。只有放开股比,才有可能营造一个外资、国有和民营车企公平竞争的环境。反对派的核心观点是:目前国内自主品牌的生存环境已经非常困难,一旦放开,一些自主品牌企业将面临灭顶之灾。甚至出现此类狠话:“谁赞成股比放开,谁就是卖国贼”。

  我思考不够,困惑不已:如果放,且30年前就放,那么今天的中国汽车行业会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参考家电等行业的经历,蛮可以得出乐观的结论。可问题是30年前国家决策搞合资,当年本意一定是好的,将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引进中国,带着中国企业跑步前进。1984年1月15日“北京吉普公司”开业,是开了中国汽车业合资的先河。关于合资的背景,有说初衷是共同开发212。后来一位领导去美国参观,决定引进切诺基,觉得直接把美国的图纸和技术拿过来见效更快,就上了切诺基项目,后来把212生产也拿到了合资厂。合资之后,精兵强将好产品都进入了合资厂,给老“北汽”留下个大包袱,影响了以后的发展。合资10年的时候,合资企业的利润组成,老产品北京212占了一半以上,切诺基只占40%多,结果让切诺基赚了212的钱。同样,上汽跟大众合资,诞生了上海大众,30年下来,合资企业茁壮成长,而上海牌轿车一夜间灰飞烟灭,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知道它曾经的俏模样。

  一次跟某跨国企业中国老大聊天,我们把这个问题直接抛了过去:您是不是支持中国汽车合资企业放开股比?您会不会在中国同意放开股比后果断增加股份,甚至搞独资企业?答:这是假设。我们认为我们是一家中国的汽车公司,在中国已经30年了,跟中国汽车工业一起发展,创造了很多高水平的就业机会。问:会不会放弃合资方?答:我从来不准备这么干。我们有很成功的合资伙伴,我们会继续这样的合作关系。在中国,只要国产化率达到90%、95%,就是好公司。我:呵呵。

  后来跟一个在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搞研发的年轻人聊天,他说:我本人对这份工作很满意,因为企业重视,工作内容也很有挑战,可惜工资不如合资企业的同学高,所以老婆总撺掇我跳槽。可是我们同学也经常聚会,我发现在合资企业搞研发的同学状态不甚理想,普遍反映工作无趣,能做的都是边边角角的碎活,核心内容接触不到,进而感觉自己的前途不知在哪里。

  这样的调查约等于瞎子摸象,却大概符合我心中的判断:中国汽车销量迅速攀升,并未能填补那些龙头老大企业的空心,研发职能孱弱,合资公司技术中心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两会期间,工信部部长苗圩对争论已久的“合资股比放开”话题做出表态,“还是再保护一段时间。”钢铁、化纤等会分时段有序放开合资股比,汽车业会往后放一放。苗圩真的了解中国的合资企业。知道再大的集团,销量再大,也不过就是附庸。而跨国公司通过多年经营,在渠道、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等方面逐步形成了全产业链的控制权。

  另外,“放一放”具体会放多久?猜测少说10年。我不太厚道地想到,合资企业中方老总可以大松一口气了,至少在自己任期内潜在问题不会爆发了,安然退休,把未来的事情留给未来吧。

  主编:吴道予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