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三沙古镇 在东海最美的海滩上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霞浦三沙古镇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5-09 13:40
在闽南渔民到达福建霞浦县三沙镇之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滩涂,终日只有海风吹起的波浪拍打海岸;渔民来到此地后,在小镇上建起了能抗台风的石厝,并用祖先的方式在滩涂上饲养海产品,一不小心,数百年时光就过去了。直到今日,这座无名小镇才为摄影师所发现,他们称此地是“中国东海最美的海滩”……
三沙古镇一度是兵家必争之地:由于地势险要,从唐到清,朝廷都在此设置军营。解放后,我国政府曾在此驻扎了一个团的守备部队--正是那时,我随当兵的父亲来到三沙,并在这座连地图上都没有标注的小镇中,度过了难忘的16年时光。
随着时代发展,驻军被取消了,当我拿着相机回到曾经是营房的“老家”时,发现一切都变了:团部大礼堂已成为基督教堂,部队操场成了民房……不过,记忆中的宁静祥和依然存在:大海、滩涂、渔船,以及纵横交错的水街和各色的小木屋--它们成为了我摄影的重要元素,我明白,在我的内心深处,似乎一直流淌着对这片“东海最美海滩”的依恋。
深入骨髓的海耕文化
除了军人,我在三沙接触最多的人就是渔民,张传贵就是其中之一。
老张一家人依靠养鱼排为生,虽然在岸上也有房子,不过大多数时候,他都是住在鱼排上的渔屋里,吃喝拉撒都在屋内解决。
每天早上4点多,当东海的第一缕晨光到达三沙之前,老张便起床干活--开始与运送饵料的商人洽谈业务。由于三沙鱼排养殖规模巨大,好的饵料往往供不应求,他必须得早早过去,才能买到靠谱的饵料来喂养他的鱼。饵料搞定之后,老张又忙活着走在网箱之间的窄木板上,将饵料逐一撒下,中间间或会接一些电话,大多是洽谈购鱼生意的。
等到他将所有的网箱都走遍的时候,夜色已悄然而至。这时他才有空歇一会儿,看看电视或者与老婆孩子拉拉家常。这是老张的日常生活,也是无数生活在三沙的人的日常生活。
正因为有了无数老张这样的渔民,才会有三沙这座古镇。史料记载,最早开发三沙的是闽南的渔民。大概在清朝康熙年间,一群漳浦的渔民无意间来到三沙,他们发现这里渔业资源丰富,便鼓起勇气与驻守士兵搭话,以渔货为交换,获得了捕鱼的许可。随后,他们在岸上搭简陋的木房作为落脚点,久而久之,有的渔民便直接定居在了这里。
古镇随着优质渔货声名四起,人口规模也越来越大。由于渔民多由外地迁徙而来,三沙逐渐成为典型的移民小镇--几千人的小镇,却有姓氏六七十种,各种闽南文化在这里融合,形成独特的三沙海耕文化:三沙人把闽南说成“下南”,吃饭叫“加买”,喝酒干杯叫“直杯”,每逢过年要敬妈祖、吃红糖花生红枣糕,扛台阁……
对于三沙人的热情,大海回馈的是海产:大小黄花鱼、带鱼、目鱼……而庞大的海涂,也成为了养殖海带、紫菜、牡蛎的绝佳场所。不过,所有海产中,我最念念不忘的还是小皓虾苗,吃起来醇厚可口,是我最难以忘怀的幼年美食。
《霞浦县志》记载:“虾苗以产小皓为佳,身独圆形,此外皆扁”,虾苗以小皓、松山两个渔村的最为出名。小皓虾苗之所以能闻名福建,一方面是三沙湾水浅浪静、溪流众多,浮游生物丰富,虾类自然生长得好;另一方面,渔民捕捞虾苗后,会用流传了几百年的制作方式烹饪虾苗--比如对小虾苗进行严格筛选,经过脱水、配料等工序加工,再以独特配方进行腌制,让虾苗吸取了“天地灵气”……用当地话说:“不美味都不行”。
摄影天堂
中国东海最美的海滩
三沙镇的海岸线连绵不断,而且岸边多有丘陵,这让人们得以登高观海,也为摄影师们提供了众多独特视角。
当人们站在高处俯视,海面滩涂一览无余。三沙的滩涂面积辽阔,随着潮涨潮落,形成了绝美的风景线:海水湛蓝,岛礁、岩石、屿口遍布;水路曲折,小船舟楫连连,船影随风逐浪,港湾秀美如画。退潮时,渔民们劳作的场景更是宛如油画--海马在海涂上飞快滑行,壮美夕阳与拉网小调相得益彰……
每年的5月和9月是三沙滩涂最美的时节。不过要拍摄到稀有美景,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海岛摄影看起来很风光,其实挺遭罪,为了找一个好的摄影点,摄影师必须不断地上山下海,还经常需要乘船来回折腾。最好的拍摄时间是清晨和黄昏的片刻--还要受潮汐影响,你的动作必须够快,才能抢占到好时机。
为了拍摄到日出时朝霞洒满滩涂的景色,我曾在凌晨3点起床,简单收拾了一下便出门。这时天色尚黑,璀璨的星空下,微微有些带着咸湿味的海风,吹得人有些冷意。到达早就勘察好的拍摄点,忍受寂寞和海风静静地等候东方泛白。1个多小时后,当看到海天交接之际出现一缕红色,我的“禅机”才到了--迅速地调整好相机,按动快门,“咔嚓,咔嚓”的声音令我无比愉悦,是的,对于我而言,那一刻的快门声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
黄昏也是拍摄的黄金时段。我为了拍摄三沙夕阳下的滩涂,在一座小山上爬上爬下多次,才最终选到一个满意的角度。支好脚架,剩下的任务是等太阳落山,夕照余热让我满脸汗水,直到太阳坠入海里,光线才开始变得柔和起来--等待多时的我像打机枪一样按着快门,透过镜头我看见,渔民三五成群,有的正在讨小海、走海马;有的正在浅水港湾中推网、围缣、放帘;有的正在划着小船去料理水中的紫菜和海带……火热朝天的劳作景象都被我尽收在镜头里,我相信,这是三沙海天之间入镜的最美风景。
闽东小普陀
台风中屹立的石厝
行走在古镇的街道上,两边都是具有当地特色的居民屋:屋子从墙基到墙体都是用石头砌成的,屋顶也是用条石砌平的。三沙人管这种独特的房子叫“石厝”,闽南语里,“厝”就是家的意思,顾名思义,石厝就是用石头建造的家。
居住在三沙的陈长春老人至今记得,1991年的那个夏天,台风艾美席卷三沙,不仅毁掉了滩涂上养殖用的竹竿和鱼排,还摧毁了不少木头渔屋--但他一家四口人躲在石厝内,平安地躲过了台风的侵袭。如今,他的大儿子因为养殖赚了钱,在村里盖起了小洋楼,想把老人接过去住,但老人与老伴铁了心依旧要住在石厝内--在老人看来,石厝就是最温馨与安全的避风港,不仅寄托着他们的回忆,还包含了那些一起历经风雨的患难真情。
三沙最大的一座石厝是天然形成的,叫作“留云洞”--石厝位于三沙镇旁的东壁山上,由一块巨石盖在两块石头上构成,它被视为“石厝之祖”,据说三沙镇最早的民居石厝就是仿照它建成的。因为曾经有人从海上眺望,见这里有祥云盘踞,“留云”之名因而得来。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讲的神话故事总离不开留云洞的碧云仙姑,如那“寻仙”与“幻尘庵”的传说。我曾多次拜访留云洞,印象最深的是洞口的楹联:“幻里尚求真,水月镜花空色相;尘间难免俗,烟霞泉石托精神”--字迹苍劲,刻在布满侵蚀痕迹的石壁上,很有禅味。
大概是由于留云洞过于神奇,不少佛教信徒认为留云洞的存在让东璧山焕发了灵性,于是在此大兴土木,留云洞周围相继修建了留云禅寺、观音苑、弥勒园等建筑,信徒们还利用山上的石头雕塑了众多的佛像,这里到处弥漫着浓郁的佛教文化气息,因此被誉为“闽东小普陀”。
三沙许多渔民每逢要出海,或者出海归来之后,都会来这里祈福还愿。留云洞众多的参拜者中,也丝毫不乏名人足迹,譬如昔日一手遮天的陈立夫,就曾经到留云洞参拜,临走留下了“东海胜地,留云纪胜”的题刻。不过,我对于这种类似“到此一游”的题刻不太感兴趣,只喜欢那些书法大家的篆刻,如游寿的“龙沙获象骨,草原觅渔田”,郑乃珖的“流云听涛”,这些篆刻笔力雄厚又不失清雅,堪称石刻艺术珍品……
文/图/杨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