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姓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鹿姓,白鹿原,姓氏
  • 发布时间:2014-05-09 14:30

  鹿姓最早被广泛熟知,源于陈忠实的一部长篇小说《白鹿原》,小说以关中平原上的白鹿村为背景,文笔细腻地描述出村里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之后又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等多种形式。从那时起,“鹿”这个生僻的姓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事实上,鹿姓的历史十分悠久,虽不如有些姓氏能追溯到上古时期,却也是一个兴起于3000年前的周朝的古老姓氏。据史籍《风俗通》记载,周文王之子康叔建立卫国之后,康叔的支系子孙世代为卫国大夫,后代中有人被封于五鹿(今河南濮阳),其后裔遂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称“五鹿氏”,后简化为单姓鹿氏、五氏等,相传至今。

  其他渊源也有鲜卑、满、蒙等民族姓氏来源。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族中,有三字姓阿鹿桓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力推行汉化政策,阿鹿桓氏逐渐融入汉族,改为鹿姓,相传至今。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蒙古族,蒙古族的犬鹿氏经过汉化之后也以鹿为姓。

  鹿姓郡望有三:河南濮阳、河北定兴和周朝时的扶风郡(辖地是现在的陕西兴平、咸阳一带),而现今的鹿姓虽人口虽然不多,但却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因此号称“鹿走神州”。

  历史上的鹿姓名人,感性者居多,颇有特立独行之风。明朝定兴人鹿善继,少习王阳明之说,不入俗流;清朝进士鹿祐,任浙江省西安县令时,遇事敢言,不畏强暴,不避嫌怨,秉公办事,深受好评,不久便晋升为兵部侍郎。河南发大水,十多个县受灾,人民流离失所,他奉命巡抚河南,深入灾区,采取种种赈灾措施,颇得百姓赞誉。

  国人最熟悉的现代鹿姓人士,当属鹿钟麟。这位西北军的著名将领,1912年参加过广州起义,1915年归冯玉祥部,后随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他参加过北伐和中原大战,担任过南京军事委员会委员、军政部次长及代理部长、河北省主席等要职。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鹿钟麟出任第三战区参谋长,不久继调离的冯玉祥而出任该战区司令长官,后来还短暂地担任过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新中国建立后,他还担任过国防委员会委员。

  虽说鹿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如今的中国大陆姓氏排行榜上并未列入前三百位,在台湾省也仅名列第373位,在各地人数上,尤以山东省最多,河北、河南和陕西亦有一定数量。

  文/张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