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会病了吗

  • 来源:杂文选刊
  • 关键字:晚会,表演
  • 发布时间:2014-06-21 15:2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在电视屏幕上以及剧场舞台上看到的综艺性(什锦拼盘式)晚会可说不计其数。晚会上各种各样的节目,无论其内容或形式,自然都有许多令人精神振奋或得到美的感染,以至愉快地哈哈大笑的东西,但是也常有不够佳妙、使人感到不愉快的现象。多年来,我渐感到有几种或可称之为“晚会流行病”的现象似在发展。

  所有的综艺晚会,可以说没有一次没有流行歌曲节目,而所有的流行歌曲节目又几乎没有一个是没有人伴舞的。很多年以前是有三五个人在歌手后做些轻微舞姿,烘托歌唱。观众觉得气氛和色彩都浓郁饱满了些,反应很好。而现在,舞队人数少则十几人,多则二三十人甚至更多。服装华丽,既新又异,舞姿动作复杂多变。节目明明是歌唱,而舞队却吸引了观众的眼球。结果是听唱常常被破坏,看舞又总是看不完整,两败俱伤。有时又会引出一个感想:这么多人伴舞,又只跳几分钟,每人一套舞装,要花多少钱?

  还有一种现象是:花里胡哨的布景灯光。景和光的根本作用不是独立的自我表现,而是为表演服务。比如追光,一个或几个聚光灯的光柱照着一个表演者奔跳,照得恰当、集中、准确,就是成功。现在有的追光,本身五颜六色,闪来闪去,吸引观众看光不看人,成为光的表演,那是失败。布景同样如此,台上搭台,景上加景,奇形怪状,变幻莫测,同灯光合在一起,只能制造视觉疲劳和欣赏距离。这应该是一种艺术打架和资源浪费,带有病态。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专门为儿童设置的才艺比赛。娃娃们实在可爱,人小胆大,奶声奶气,演得像模像样。但只看一两次就会发现,孩子们的表演基本上都是大人说教出来的复制品或背书,失去了儿童的天真自然。有的像是小大人,有些常上舞台的更成为小油嘴,实际上是把孩子们作为成人观众的玩具了。孩子们的天职是学知识,做游戏,不能逼他们装模作样生搬硬套以赢得成人观众欢心。我曾几次在电视上见到十几岁的孩子说着最需要社会生活经验的相声,油嘴滑舌,抬杠笑骂,实在对孩子们有害。而且这样过分挤压孩子们的才艺,要他们去争掌声、显本领,也很容易使其在家庭和学校中特殊化,可能影响其一生。孩子们在家庭中和学校里演些适合他们年龄的小歌舞或器乐演奏,可视为他们游戏娱乐的一部分,如果兴师动众,反复排练,耽误学业,上电视在全国争名夺奖,那就是伤害儿童的另一回事了。

  各种综艺晚会,各式各样的专业和业余的才艺表演和竞赛都是影响广泛的文化活动,无论表演者、主持人,还是组织者、导演、舞美设计等等,都有责任不断地力避流俗,推陈出新,精益求精。

  刘厚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